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甲午速射炮八:江南局临时改用英式炮,德国人用低报价格获得订单

#甲午大海战##历史冷故事##国防科普#甲午速射炮八

和喜欢克虏伯火炮的北洋不同,江南局对阿姆斯特朗公司的火炮更加偏爱。在1890年要仿制新式速射炮的时候,他们一开始要仿制的是克虏伯35倍120毫米早期速射炮,但是后来,实际却是选择了成熟的阿姆斯特朗管退炮进行仿制。

从克虏伯变成了阿姆斯特朗,这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这个弯儿转得不可谓不大。那么,这个戏法究竟是怎么变的呢?这次仿制型号的变化,又对江南局速射炮的前途,有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一、江南局仿制型号的变化

在刘麒祥1890年的这篇呈文中,江南制造局一开始提到的是仿制德制克虏伯120毫米35倍径速射炮,这也是后来李鸿章实际外购的型号。也是在这期间,北洋给威海卫炮台采购了8门同型火炮,福建船政局也给为广东水师制造的广乙广丙号鱼雷巡洋舰采购了6门。可以说江南局只要顺利仿制该炮,那么在限购令的影响下,接下来威海卫、烟台、胶州湾后续炮台,以及广东水师后续军舰的火炮,很有可能都会采用江南局仿制的同型克虏伯炮。

但是接下来问题却出现了,在实际仿制的时候,江南制造局并没有按照呈文中的承诺,从德国克虏伯引进火炮样品,而是转向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引进了一门120毫米40倍径的管退炮,并作为样品开始着手仿制。

这就直接导致了其后北洋、福建、广东面对国产速射炮的尴尬局面:已有的速射炮都是克虏伯的,一旦采用江南局的阿姆斯特朗炮,需要重新建立起完全不同的弹药和零配件供应体系,这无疑是大大影响这些客户的采购欲望的。那么,江南制造局是出于什么考虑,突然改弦更张,最终换用阿姆斯特朗炮呢?


二、阿姆斯特朗和克虏伯孰优孰劣

其实这倒不是南洋闹别扭,非要和北洋不一样,而是江南局技术人员在仔细对比英制火炮和德制火炮性能后,慎重得出的结论。

1.克虏伯早期速射炮其实是架退炮

英国当时是世界的海军霸主,他们在速射炮技术上是独步天下的。英国人早在1885年就开始研发出4.7英寸管退炮,并于1887年正式推出。而德国人直到1889年才开始着手研发半速射炮,他们1890年推出的所谓35倍120速射炮,其实还在使用英国1882水平的“瓦维萨尔”炮架,实质上是一种加强版的“最强架退炮”,比英式“管退炮”整整差了一代。德国人的真正成熟的管退炮,那是要到1892前后才能研制出来的。

2.克虏伯早期速射炮射速慢

克虏伯120早期速射炮其实是用旧的35倍120身管,加上“瓦维萨尔炮架”的伪速射炮,它的实际射速自然也就远不如英国40倍径管退炮。在理论射速上,克虏伯120只敢号称“每分钟发射四五出”,比起理论射速8-10发的阿姆斯特朗管退炮整整慢了一倍。

虽然克虏伯后来奋起直追,利用自己锲式炮闸的优势,在采用自动击发技术和整装弹的情况下,很快在1892年推出了完美版管退炮,把射速提高到了十发每分,但是在1890年的当时,克虏伯确实在射速上是落后的。

3.克虏伯速射炮炮弹较轻

如果只是炮管炮架落后一点、射速慢一点,那其实也不是不可以容忍的。但是当时的克虏伯速射炮其实还有个致命的缺点——他们的炮弹较轻、装药量较少。与英式速射炮的弹丸药包分装式不同,克虏伯速射炮为了追求射速,采用了一体装填的整装式炮弹,这不仅意味着每发炮弹都要配备昂贵的黄铜整体弹壳,会导致炮弹的成本非常昂贵,而且整个炮弹也不能太重。

当时阿姆斯特朗120炮虽然号称40磅,但是发射的却是45磅重炮弹,比克虏伯120的40磅炮弹威力大得多。克虏伯射速本来就是人家一半,弹重再小的一些,这整体投射量就差大了。英式120每分钟理论投射量45*8=360磅,德式早期120投射量只有40*4=160磅,只是人家的44%。

4.克虏伯速射炮装药量较小

而除了射速较慢、弹重较轻之外,德国炮的装药量也较小,这种情况其实到了克虏伯完美型速射炮的时候还仍然没有改变。相比英式152速射炮装药6.01公斤的45.4公斤炮弹,德制150速射炮弹只有40公斤,早期榴弹装药量更是只有区区1.6公斤,后期也不过3公斤,每发威力只是英国人的四分之一到一半。从装药量来看,德式150炮弹威力仅相当于装药量3.1公斤的英式120炮弹。

这种情况下,德国35倍早期半速射炮的实际威力,其实是远不如英式管退炮的。江南局想仿制的是世界第一流的新式管退炮,可不是克虏伯的这种旧炮管的“最强架退炮”。德国人的宣传伎俩可以哄倒南北洋的旧官僚,甚至骗过北洋陆海军官员,但是却瞒不过江南制造局的专业技术人员。而当时江南局的技术人才还是很有气节的,用朝廷的大笔银子来仿制落后产品这种事,他们真的做不到。

于是,在仔细分析技术数据以后,他们果断放弃了1889年刚刚研制成功的、在当时不好找样品的克虏伯120早期半速射炮,直接购买了一门英国阿姆斯特朗40倍管退炮,并且进行了拆解仿制。而这种型号上的重大变化,他们甚至没有给不懂技术的上级官僚一个明确的解释和报告。

这就导致了江南局总办刘麒祥明明上报仿制的是克虏伯,结果实际制造的却是阿姆斯特朗。而这种以技术为先的“书生意气”,很快就造成了很大的后勤混乱,也给江南局速射炮的应用前景,蒙上了厚厚的一层阴影。


三、南北洋的速射炮制式之争

在当年的大清国,一开始其实是没有什么统一制式概念的。李鸿章在创建淮军之初,因为不懂技术,五花八门采购了各种口径的枪支火炮,在后来吃了很多的亏。

所以他在后来组建北洋水师,和构建北洋各陆地炮台的时候,都非常注意武器的标准化,其主要陆海火炮多是克虏伯式,而且应用最多的,是陆海通用的克虏伯210.150.120.105口径。可以说在当年的清廷,特别是北洋水师之中,已经形成了初步的兵器标准化概念。

可是当时在南洋,却完全不是这样。与克虏伯相对应的,江南制造局主要自产的火炮品种,选择的是阿姆斯特朗800磅(305毫米)、250磅(229毫米)、180磅(203毫米),如今再加上100磅(152毫米)、40磅(120毫米)的速射炮,已经形成了独特的阿姆斯特朗的口径体系。

事后诸葛亮角度来说,这种北洋用克虏伯305.240.210.150.120,南洋却用阿姆斯特朗305.229.203.152.120的配置,简直就是后勤的噩梦,也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而如果两者能够统一,那么战时在弹药和零配件供应上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最基本的,如果江南局仿制的305巨炮是与定远级同型的克虏伯炮,那起码在战时缺乏炮弹的情况就不会发生。定镇主炮被打坏5门以后,也有备炮可以替换。

但是很可惜的,是直隶总督和两江总督谁也不服谁,南北洋水师更是互别苗头,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说服对方,让对方采用自家的口径,那用官威甚至命令压人是不好使的,就只能让克虏伯和阿姆斯特朗各自拿产品性能说话了。而在这方面,选择了英式速射炮的江南局技术人员,无疑是自信满满的。

为了说服北洋采用自家的火炮,在刚刚生产出120速射炮之后,江南局立刻就在1892年调拨给了北洋海防军械所一门,让他们试用。按照江南局的想法,当时正在户部“限购外洋炮械两年”期间,见识到江南局速射炮的优越性能之后,财力充裕的北洋自然肯定大为动心,大单不日就将滚滚而来。

可是问题是这门炮调到北洋之后,却如石沉大海,直接就不知去向了。有非常大的可能,是北洋陆海军将领压根没见到它,而是直接被海防军械所放入库房,就此不见天日了。目前我们已经知道的是,就在江南局这门120速射炮调到北洋前后,德国人直接出了重手,万里迢迢运了一门35倍120速射炮到刘公岛,用眼见为实的实验取得了北洋海军上下的认可,直接拿下了北洋和广东的订单。

而这14门的数量,已经超过了从1890-1892江南局所有的10门速射炮的总产量了,这到嘴的肉居然它跑了!我们今天虽然不知道当时江南局上下是如何懊恼和痛惜,但是随后他们立刻亡羊补牢,也学习了克虏伯的现场打靶推销的办法。就在1893年6月,江南制造局有样学样,邀请了不少国内外人士,也进行了一次对新制造火炮的公开测试。

当时公开测试的火炮有两种,分别是“八百磅子后膛大炮”和“四十磅子全钢快炮”,前者是阿姆斯特朗305毫米35倍后膛炮,后者就是120毫米40倍管退速射炮。我们可以毫不怀疑地认为,这两者的竞争对手,就是克虏伯公司的同型号产品,目标订单就是后来卖给赵北嘴和胡里山的280毫米克虏伯巨炮,和北洋海军后来购买的120毫米克虏伯速射炮。

应该说从性能来说,阿姆斯特朗的这两种炮,绝不次于克虏伯的同类产品,甚至在速射炮性能上还是有所超出的。而不出意外的,这次测试也取得了完全的成功,曾经有过出访欧洲经历的薛福成这样描述新式120毫米管退炮:

“快炮重二吨有奇,长十六尺二寸,口径四寸七分,食黑色火药十二磅,食无烟火药仅五磅半(应为柯达无烟药四磅半)。一秒时可放十二尺,弹出口时每一秒可行二千零八十尺,弹里能击十八里之远”。

但是很遗憾的是,江南局这次大张旗鼓的测试,虽然在南洋自己的辖区引起了强烈反响,巩固了已有客户群。但是在其他地区客户这里,特别是主要目标客户的北洋这边,无论北洋陆军还是北洋海军,对此都是毫无反应。

他们的注意力,已经被克虏伯在1892年刚刚隆重推出的,射速高达每分钟十发的150/120克虏伯完美型速射炮吸引了过去,正打算限购令一解禁,就立刻就下大单换装整个舰队。相比之下,江南局的这区区十门国产速射炮,已经是无足轻重了。江南局花了大价钱搞的营销试射,没有溅起任何浪花,直接是俏媚眼做给了瞎子看。


四、克虏伯完美型速射炮物美价廉后来居上

那么,克虏伯1892完美型速射炮究竟有何优势,能彻底征服北洋甚至广东、福建上下呢?这就要从克虏伯完美型速射炮的性能说起了。虽然阿姆斯特朗120速射炮技术成熟,但是它毕竟是1885年的技术,因为出现的比较早,相比于1892后来居上的克虏伯完美型速射炮,在性能上自然是略有不如的。

别的不说,克虏伯120速射炮用的是整装弹,这一点在射速上就已经比阿式4.7英寸的分装弹要高了。再加上自动击发技术和锲式炮闸,就导致了克虏伯射速比较高。

特别是在6英寸这个级别,克虏伯的优势更为明显。极限条件下克虏伯150速射炮号称可以达到6秒钟一发,而阿姆斯特朗152速射炮最多也只是10秒钟一发,二者的理论射速是10:6。当然因为射手的体力限制,实际上根本达不到这个速度,实战中克虏伯速射炮最多也就是五六发一发,阿姆斯特朗速射炮也能达到四发每分,实际差距并不大,而且因为长时间的作战炮手消耗巨大,差距还会进一步减少,但毕竟人家克虏伯纸面数据,还是反超了不是?

而在至关重要的价格上,克虏伯也便宜得多!江南局120速射炮报价是11960两,江南152快炮价是22749两,按1894年汇率6.21镑一两为22749/6.21=3663.44英镑。而西方各国实行金本位制,一英镑含7.32238克黄金,一马克为0.358425克黄金,一英镑等于7.32238/0.358425=20.429323马克。也就是说,江南局152速射炮报价相当于3663.44*20.429323=74842马克。

而克虏伯150速射炮报价才61150马克,合同还列出了九五净扣(就是打个95折),实际成交价只有58092马克。74842-58092=16750/58092=0.29!

也就是说,江南局自产火炮,居然报价比克虏伯产品贵了近30%!而且江南局产能有限、性能不高、弹药不通用、国产货质量也没有保证,种种缺点之下,也就难怪北洋放弃了江南局自产速射炮,要进口德国货了。

在这以后,北洋为胶州湾炮台进口了5门40倍克虏伯150速射炮,为烟台西炮台进口了2门克虏伯40倍120速射炮,福建为福靖等兵轮进口了6门克虏伯40倍120速射炮。江南局继失去了第一批14门120速射炮订单以后,又失去了第二批13门速射炮的订单。而按照价格来算,这两批订单所花费的银子,至少也在80万两以上!

而这一切,居然都是发生在户部明令的“两年停购外洋炮械”期间。这时候明目张胆地违反朝廷禁令,宁可让江南局辛苦制成的12门120速射炮留在仓库里吃灰,也要送大把银子给洋人的行为,要说会在南洋诸公那里留下什么好印象,那也是不可能的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甲午战争中南洋的诸多消极表现,那都是有由来已久积怨的。

参考文献:

《江南制造局记》

《克鹿卜快炮图说》

《沿江沿海各省炮台图说》

《李鸿章全集》

《盛宣怀传》

《日清战争》

《明治二十七、八年海战》

《晚清北洋海军威海卫基地要塞设防考略》

《龙旗飘扬的舰队》

《北洋海军舰船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管退炮,用了100多年堪称完美,一出世就淘汰了架退式火炮
阿姆斯特朗制造——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号巡洋舰
在甲午战争的黄海海战中,日本联合舰队能够在海战中占据优势的最重要
北洋水师最大战舰触礁沉没,被拆火炮两度抗日壮烈'殉国'
甲午海战,清军巨炮为何难敌日军小炮?别太迷信炮管口径
甲午海战中,定远舰的大炮为什么打不过吉野的小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