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MG34我的梦中“情枪”

先驱者往往站立在两个时代的交汇处,它既有开创新时代的创造性设计,也不可避免带有旧时代的落后印记。

MG34 枪管拆解方式示意。错开枪身拆装枪管的方式非常独特,但却一点也不方便,甚至是非常反人类

MG34是我的梦中“情枪”

某年某月某日,某厂要销毁一批杂七杂八的试验枪械。当时我正在该厂出差,被一位负责现场登记的师兄紧急叫到了现场。到了现场我才明白,师兄要带我见某款枪“最后一面”。当时的师兄一改平日的高冷,不厌其烦地给我讲解这款枪的身世故事与内部机构,言语之中充满了不舍与遗憾。

MG34 的散热筒与机匣盖。散热筒是一个典型的薄壁深孔圆筒,加工成本必然很高

当时我还无法理解,为何师兄会对这款破破烂烂的试验枪械如此不舍。后来我才明白,枪械就像人一样,确实能培养出感情。有的枪械,你可能只在网络上见过一面,就算再喜欢,感情也是有限的。而有的枪械,你和它共处过,它镌刻着你的青春,你铭记着它的样貌,相互投入的感情最为真实、绵长。

德国最新的MG5 通用机枪。如今通用机枪都在追求轻量化,而德国人对轻量化毫无反应。MG5 重11.2 千克

MG34是这樣一款枪:我本来就爱它,也接触了很多次。记得第一次“发现”MG34时,它就躺在柜子的角落里,浑身都是油。我和师弟一起把它抬到教室,一边擦油一边拆解。然而拆解过程中出了点小意外。由于油实在是太多了,被油封住的管退簧无法把枪管前推到位。于是,枪管就一直卡在机匣和散热套之间,导致两者无法错位拧开,枪管也拆不下来。

MG34 没有设计提把,射手只能扛枪,而不能提枪。但MG34 外形比较圆滑,整枪又长,一点也不好扛

正当困惑之际,我突然灵光一现,想明白了其中的端倪,于是连拉带拽把枪管推到前方。这次,机匣和散热套顺利被拧开了,枪管也顺利拆下来了。兴奋之余,我一个走神,没能拿稳油乎乎的枪管,“咣当”一声,枪管砸在了地上,也砸进了我的心里。在那个时刻,我在恍惚中感觉我爱上了它。

当最初的新鲜感过去后,你才能真正认识恋爱中的对方。随着接触的时间越来越长,我惊讶地发现,原来MG34有这么多的设计问题。当然,先行者身上旧时代的印痕,并不能影响MG34的伟大。

M240 机枪的枪机框滑轮与“U”形截面大杠杆。在机枪的供弹机构上,滑轮是一个很常见的设计

坑爹的管退式

讲解美国M2机枪时我们提到过,机枪的枪管最好“站似一棵松”,而不应该动来动去的。管退式枪械的枪管偏偏是个“散装”活动件,和散热筒之间存在一定的运动间隙。为了减少枪管活动时的晃动,管退式枪械必须“掐头吊尾”,对枪管进行相对精确的超长引导。对于MG34而言,负责“掐头吊尾”、酷似糖葫芦垛子的超长散热筒不仅加工复杂、成本极高,还大大增加了全枪重量,前移了全枪重心。

MG34是一款能够轻、重两用的通用机枪,这一点人人皆知。但我个人十分怀疑MG34在轻机枪状态时的效能——它实在是太长、太重了。

一般而言,在不考虑三脚架的情况下,5.56毫米、5.8毫米、7.62毫米口径的机枪,一个人就可以扛着走,而12.7毫米的机枪必须双人抬。MG34的实际手感介于7.62毫米和12.7毫米机枪之间,是货真价实的大号机枪。由于枪太长、重心太差,单人携行MG34的难度很大——射手很难扛得稳,枪械容易钩挂或者撞到什么东西,至少我本人扛着MG34时感到“压力山大”。一款太重、太长的轻机枪,必然是失败的轻机枪,从这角度看,MG34多多少少有点纸面“通用”的感觉。

但话说回来,我的一位师弟并不认同我的观点。尽管他扛着MG34时也感到“压力山大”,但他认为德国男性平均身高较高,可谓是典型的人均壮汉,MG34太长、太重的问题可能并不突出。师弟说的话也有道理。即使是如今,德国人对机枪的长度、重量一直相当宽容,哪怕是最新研制的MG5机枪,也依然是死沉死沉的。

有BUG的输弹机构

在机枪历史上,MG34有很大的贡献——它成功推出了一套经典的德味单程输弹、一次进弹机构。这套德味机构由大小杠杆、拨弹滑板、拨弹齿、阻弹齿等一系列零部件组成,成为后世机枪供弹机构的模板。苏联的RPD、美国的M60、我国的88式等一大群枪械的输弹机构都深受MG34影响。

但客观而言,MG34的拨弹机构存在很多BUG。一般而言,采用德味单程输弹、一次进弹机构的枪械,枪机框的顶部会设计一个可以减小摩擦阻力的滑轮,滑轮卡入大杠杆的“U”形滑槽中,驱动拨弹滑板左右运动。滑轮和滑槽表面还要进行镀铬处理,以进一步减小摩擦力和抗腐蚀能力。

MG34 的半剖图,膛口、枪管、自动机、复进机都处于同一轴线上,彻底贯彻了棍子枪设计理念。

而作为这套德味供弹机构的“祖宗”,MG34居然是反其道而行之的——它的大杠杆截面是一个“T”字形,枪机框上设计了一个斜槽,“T”字形的“脚尖”卡入枪机框的斜槽中,和今天的滑轮+“U”形滑槽设计完全相反。我第一次看到MG34的供弹机构时没有感觉到异常,事后很久才感觉不对劲:滑轮呢?标志性的滑轮哪里去了?

毫无疑问,MG34的T形截面大杠杆+枪机框斜槽的设计非常不科学。幸运的是,在MG42上,德国人终于意识到了他们犯了一个低级错误,这个BUG也迅速得到了纠正。

极度复杂的结构

除了重量大,管退式枪械还有一个很严重的BUG——射速太慢。为了提高射速,管退式枪械必须设计加速机构——这是一个不为人知的神秘机构。加速机构能够大幅度提高枪械的射速,是管退式机枪的必备设计。但加速机构也是一个“傻大个”,会让自动机、机匣形状变得奇形怪状。

MG34是一款很瘦的枪,MG34的机匣更是瘦瘦长长。这么细长的机匣,庞大的加速机构又能设计到哪里去呢?后来我才发现,德国人把加速机构设计在了枪机和枪机框之间,依靠枪机、枪机框之间的螺旋面实现加速。

棍子枪的设计理念还影响了后来的M16 步枪。总之,大家千万不要看不起棍子枪啊,这可是妥妥的高设计水平体现

螺旋面加速机构的体积十分小巧,但加工难度却很高。对于二战前后的加工水平而言,加工异形螺旋面往往需要专用的特殊工装,还需要对机床做一些DIY改造。别忘了,除了加速用的螺旋面,MG34枪机框上还有开闭锁螺旋面呢。一个枪机框有2对4个高加工精度的螺旋面,枪机框的加工难度必然直线上升了。

除了螺旋面,MG34的自动机还有很多复杂的设计。比如MG34设计了平面带动机构,为了能够解脱平面带动,枪机头上长出了两个大凸起,凸起上还设计了滑轮,枪管尾端则设计了启动螺旋面。总之,MG34自动机结构之复杂让人印象深刻,以致于有师弟吐槽:德国人是不是不喜欢没有加工难度的东西?

MG34 的著名场面。我估计现场的地面太硬太滑,脚架无法支撑稳定,不得已之下,副射手选择了人肉稳定

相比之下,MG42以复杂、难加工而闻名于世的的滚柱闭锁简直是简洁无比的设计。

棍子枪

有一次,央视制作了一期介绍95式步枪的视频。视频中,主持人把95式倒立起来,并对着金鸡独立的95式步枪猛夸了一番。然而这个视频遭到了网友们的群嘲。部分网友表示:木棍、矿泉水瓶也能倒立啊,能倒立就能说明枪好吗?

其实,能像棍子一样倒立起来可是枪械的硬功夫,它意味着枪械的重心和枪管完全同轴,内部机构也实现了高度配平,这可是高设计水平的极佳体现。

我们可以把枪身比作一条船,膛口装置、枪管、自动机、复进机等机构就像是船上的乘客。其中,自动机、复进机还是“不安分”的乘客,会在船上来回高速跑动。乘客跑动时,船身必然会产生一定的颠簸。减少颠簸的最好办法,就是把爱跑动的乘客安排在船的最中央。

枪械的内部结构不可能像木棍、矿泉水瓶一样对称而简单,比如导气系统就是一个“偏心眼”。设计师只能想方设法把自动机、枪管、复进机这些重要零部件设计在枪械的最中央,盡可能做到严格同轴。否则,偏心布置的组件就会在射击时造成枪身偏转,恶化枪械的射击精度。

总之,棍子枪理念是各国设计师的共同追求。而MG34很可能是最早的一批棍子枪。虽然管退式自动方式比较落后,但也保证了所有运动部件的完全同轴——自动机、复进簧、枪管、枪口装置、加速机构、枪托,你能想到的几乎所有的运动零部件都是严格同轴的。这种严格的同轴必然能够减少枪械射击时的偏转,对射击精度大有裨益。

但话说回来,棍子枪的外形多多少少都有一点奇怪,MG34也不例外。它的枪托大致为鱼尾形,而枪身又过于细长。每次我看到MG34时,都会联想到鱼骨架。这样的外形在机枪大家族中,也算是独树一帜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天入地,横扫德日的“收割机”——M1919机枪
世界名枪排行榜及介绍,加特林连名次都排不上
- MG42机枪
外国各类枪械官网介绍(第一期):H&K军用系列
西班牙 赛特迈阿梅利机枪
枪械的供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