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岩茶审评用盖碗,而白茶审评则用评审杯

随着岩茶春茶季的结束,岩茶即将进入漫长的焙火精制环节,在两个环节中间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毛茶审评。

审评并不是岩茶的专利,六大茶类里都离不开审评。

最近Y老师跨界玩了一阵子白茶,发现了一个小细节,同样是审评,岩茶和白茶用的道具是不一样的。岩茶用的是盖碗,白茶用的则是审评杯。

带着这个问题,Y老师特意拜访了几位茶学界的专家,这才知道这不仅仅是岩茶和白茶的区别,而是乌龙茶类和其他六大茶类的分别,简单的说乌龙茶审评用盖碗,而其他茶类的审评一律使用审评杯。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今天Y老师就来给大家八卦一下这个茶叶评审里的冷知识。

首先要给出场的两位选手先正个名,我们俗称的盖碗在审评的时候有个专业名词叫“倒钟形杯”,它的三围是有严格的限制的,高52mm,上口外径83mm,容量110mL,具盖,盖外径70mm。

这个三围尺寸目前也是我们茶友家里应用最广泛的,所以看上去特别眼熟,在岩茶审评中,这样的标准盖碗投茶5克,泡三轮。

审评杯则是我们茶友很少用的,它也有个专有名词,叫“柱型审评杯”

它的三围也有严格限定,高6.6,口径6.5CM,容量在150ml。杯口有锯齿,在白茶审评中,这样的评审杯投茶三克,通常只泡一轮。

我们观察这两个标准器形的细节就会发现,盖碗的口径比评审杯大的多,这样对于条索较大的岩茶而言,使用起来就方便了很多。

其次对于岩茶而言,香气是非常重要而丰富的一个指标。

岩茶的标准审评至少要冲泡三次,分别闻盖香、水香和叶底香。白茶审评则只需要冲泡一次,泡够5分钟,而且在绝大部分的白茶审评中,只要闻叶底香和观看白茶颜值即可,而乌龙茶则强调盖香。

盖碗中杯盖拱形的设计也更容易将茶叶的香气聚集到一起,让审评香气变得更加直接。

平常我们用盖碗泡岩茶时,盖香也是岩茶的魅力之一,盖碗的设计让我们能够更容易明显地感受到不同款岩茶之间的香气差别和嗅觉享受。这一点是评审杯很难做到的。

在乌龙茶的审评中有一个刮沫的动作也是其他茶类所没有的。

注满沸水后要用杯盖刮去液面泡沫,这是因为乌龙茶的揉捻工艺让更多的茶皂素聚集在茶叶表面,冲泡后容易形成泡沫,对滋味有影响,刮沫的动作虽小却是重要的,而刮沫这个动作盖碗做起来则明显要比审评杯方便很多。

当然,审评杯用起来其实也是有它的优势的。

首先就是使用起来方便,用盖碗是要学的,很多老师傅双手出汤的绝招,要是让Y老师来秀是会演砸的。而审评杯就方便的多,把他往碗里一扣就好啦。

其次审评杯最重要的优势还在于它精确,注水到杯口的缺口处就是准确的150ML,确保了每一杯的茶水比是一样的,盖碗在这一点上,则随性了一些。注水多一点少一点,据很多老师傅说她们学茶的第一年做的就是冲水和刮沫的基本功。

今日互动

这些评审的细节就像是不同茶区的方言一样,除了评审道具的不同,你还知道哪些评审时好玩的小细节,留言区中欢迎和我们八卦。

-  E N D -

另外,关于任何需求

请找性感撩人的学习委员

都看到这了,点个在看再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为绿茶、白茶、黑茶、普洱茶、岩茶挑选一款合适的盖碗?
六大类茶的冲泡大全,不论绿茶,红茶,黑茶,白茶,收藏就是赚到
黑茶、绿茶、红茶、白茶、乌龙茶就该这么喝,你喝对了吗?
绿茶、红茶、白茶、黑茶、乌龙茶怎么冲泡,一篇文章教会你!
绿茶、普洱茶、白茶、黑茶、红茶,细数紫砂壶与六大茶类的渊源!
请收下这份泡茶指南,绿茶、白茶、黑茶、岩茶、普洱茶全都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