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颜渊篇》12.7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12.7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注释】

食:本意是粮食。可以理解为国家经济建设。

兵:兵甲,指武器,军备。可以理解为国防建设。

信:信任,指民心。

民:古有四民士、农、工、商,古代兵役制度是兵农合一制,而官员阶层大多数又来源于,因此本章的指百姓、士兵和官员的总称。

民无信不立:失去人民信任无法立足。这里的人民不单指百姓,还有军、民和基层官员。

【译文】

子贡请教为政之道。孔子说:做到粮食充足,兵甲完备,人民信任就可以了。

子贡问:如果迫不得已要缩减一项,三项中缩减哪一项呢?孔子说:缩减军费。

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再缩减一项,剩下的两项中缩减哪一项呢?孔子说:缩减粮食储备。自古人都难逃一死,如果失去了人民的信任,就无法立足了。

【学而思】

理解儒家思想,要根据时代的变迁而懂得变通,能知时宜,权轻重。足食,足兵代表了民富国强,民信代表教化有成,众望所归。这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得到了共同发展。

“去兵、去食”不代表“无兵、无食”,国防和生存永远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人民信任则是国家的必要支撑。

《孟子·离娄上》:故曰:“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

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指军备。城郭不完备,武器不充足,并不是国家的灾害。这是上文中的兵。

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灾也:指经济。土地没有开垦,财物没有积聚,也不是国家的祸害;这是食。

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指文化。上面(当官的)没有了礼法,下面(老百姓)又没有很好的教育,就会导致贼人(祸国殃民,贪污腐败,投机取巧,作奸犯科,不走正路等等都叫贼人)多,国家灭亡就快了。这是民信。

【知识扩展】

南怀瑾《孟子与离娄》:一个国家亡了不怕,是可以复国的;最怕自己国家民族的文化整个亡掉,那就翻不了身了。诸位青年同学千万要注意,将来的时代,我们的文化要你们年轻一辈的挑啊,不能使自己国家民族的文化种子断绝。所以《孟子》在这里就说,城郭不完,兵甲不多,这个不是国家的灾难,这个没有关系。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甚至于农业荒废了,乃至于国家的财经出问题了,孟子说这也不严重。最严重的是文化精神没有了,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根一旦丧失,那就真完了。

《资治通鉴·唐纪五·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丁卯,以天下略定,大赦百姓,给[gěi]复一年。陕、鼎、函、虢、虞、芮六州,转输劳费,幽州管内,久隔寇戎,并给复二年。律、令、格、式,且用开皇旧制。赦令既下,而王、窦余党尚有远徒者,治书侍御史孙伏伽上言:“兵、食可去,信不可去,陛下已赦而复徒之,是自违本心,使臣民何所凭依。且世充尚蒙宽宥,况于余党,所宜纵释。”上从之。

【译文】丁卯(十二日),唐因为天下已大致平定,大赦天下,免除一年的徭役。陕、鼎、函、虢、虞、芮六州由于转运辛劳、耗费,幽州境内因长期受战事阻隔,均免除二年徭役。国家的律、令、格、式,暂使用隋朝开皇旧制。赦令颁布后,王世充、窦建德的余党仍然有人被迁移到很远的地方,治书侍御史孙伏伽上言:可以没有军队、粮食,但不可以不讲信义。陛下既然已经发布赦令,又将人迁走,这是自己违背了自己的本心,让大臣平民以哪个为标准呢?而且王世充尚且得到宽大,何况是他的余党,应当将他们释放。”高祖听从了他的劝谏。

《资治通鉴·唐纪八·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戊申,上与侍臣论周、秦修短,萧瑀对曰:“纣为不道,武王征之。周及六国无罪,始皇灭之。得天下虽同,人心则异。”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周得天下,增修仁义;秦得天下,益尚诈力:此修短之所以殊也。盖取之或可以逆得,守之不可以不顺故也。”瑀谢不及。

【译文】戊申(二十八日),太宗与大臣议论周朝、秦朝的政治得失,萧瑀说:“殷纣王无道,周武王讨伐他。周朝及六国均无罪,秦始皇分别灭掉他们。取得天下的方式虽然相同,人心所向却不一样。”太宗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周朝取得天下,更加修行仁义;秦朝取得天下,一味崇尚欺诈、暴力,这就是长短得失的不同。所以说夺取天下也许可以凭借武力,治天下则不可以不顺应民心”萧瑀钦服不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言名句集锦
中国古言哲理经典语录大全(含注释)
品读国学经典之感悟
名著阅读题每日一练(81—90)
传统国学文化中,这四部儒家经典影响深远,2000多年来传承至今
《孟子》尽心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