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子路篇》13.8 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

13.8 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注释】

卫公子荆:卫国的公子荆。公子荆是卫献公之子,卫国大夫,名荆,字南楚。鲁哀公时,鲁国也有个公子荆,是鲁哀公庶子,后被立为太子。所以《论语》称卫公子荆,卫公子荆比孔子早几十年,是鲁襄公时期的人。

公子:诸侯之子,继承君位的称为世子,其余的都称为公子。

善:一是形容人品质淳厚,心地仁爱。善人,可引申为君子。二是作动词,善于。

苟:姑且;暂且;将就,凑合,差不多。

合:足。满足,充分,够量之意。

完:完备,齐备。指不缺任何必要的东西了。

美:精美,完美。指生活质量高。

【译文】

孔子评价卫国的公子荆说:这个人很好!家里刚刚有些财物时,他说:'差不多了,够用了。家里财产增加少许时,他说:'差不多了,已经很齐备了。财富又增加的时候,他说:'差不多了,已经够完美了。

【学而思】

公子荆始有的时候不羡慕少有,少有的时候不羡慕富有,正是知足者常乐。

《道德经·四十六章》:“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译文】最大的祸害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是贪得无厌。知道到什么地步就该满足了的人,才能得到永远的满足。

【知识扩展】

《资治通鉴·齐纪一·齐武帝永明元年(公元483年)》:以太尉豫章王嶷领太子太傅。嶷不参朝务,而常密献谋画,上多从之。

【译文】南齐武帝任命太尉豫章王萧嶷兼任太子太傅。萧嶷不肯参与朝廷政务,却经常暗中献计献策,武帝往往听从他的主张。

上之为太子也,自以年长,与太祖同创大业,朝事大小,率皆专断,多违制度。信任左右张景真,景真骄侈,被服什物,僭拟乘舆;内外畏之,莫敢言者。

【译文】南齐武帝当太子的时候,认为自己年纪已大,并且与高帝一起创立帝业,所以对于朝廷中大大小小的事情,一概独断专行,常常违背制度。武帝信任亲信张景真,张景真骄横奢华,所使用的衾被、衣服和日常生活用品,都超越本分,可与皇帝使用的器物相比。朝廷内外官员都畏惧他,没有人有胆量就此发表意见。

司空谘议荀伯玉,素为太祖所亲厚,叹曰:“太子所为,官终不知,岂得畏死,蔽官耳目!我不启闻,谁当启者!”因太子拜陵,密以启太祖。太祖怒,命检校东宫。

【译文】司空谘议荀伯玉,平时被高帝所亲近厚待,他叹息着说:“太子做的事情,皇上始终难以知晓,难道我能畏惧一死,使皇上受到蒙蔽吗!如果连我都不能够启奏皇上,还会有谁肯得启奏呢!”他趁太子拜谒陵寝的时机,暗中向高帝启奏。高帝大怒,命令审查太子。

太子拜陵还,至方山,晚,将泊舟,豫章王嶷自东府乘飞燕东迎太子,告以上怒之意。太子夜归,入宫,太祖亦停门待之。明日,太祖使南郡王长懋、闻喜公子良宣敕诘责,并示以景真罪状,使以太子令收景真,杀之。太子忧惧,称疾。

【译文】太子祭拜陵寝回来,来到方山的时候,天色晚了。太子准备停船靠岸,这时豫章王萧嶷由东府骑着名马飞燕东来迎接太子,将高帝发怒的情形告诉了他。太子连夜返回,进入宫中,高帝也让人别把大门上锁,等他回来。第二天,高帝让南郡王萧长懋和闻喜公萧子良宣布敕书,责问太子,并且向太子出示张景真的罪状,让二人以太子的命令去收捕张景真,将他杀掉。太子忧愁恐惧,称病不起。

太祖阴有以豫章王嶷代太子之意;而嶷事太子愈谨,故太子友爱不衰。

【译文】高帝暗中本有以豫章王萧嶷取代太子的想法。但是,萧嶷事奉太子更加谨慎,所以太子对他的友爱之情并没有衰减。

《资治通鉴·齐纪二·齐武帝永明二年(公元484年)》:是岁,诏增豫章王嶷封邑为四千户。宋元嘉之世,诸王入斋阁,得白服、裙帽见人主;唯出太极四厢,乃备朝服。自后此制遂绝。上于嶷友爱,宫中曲宴,听依元嘉故事。嶷固辞不敢,唯车驾至其第,乃白服、乌纱帽以侍宴。至于衣服、器用制度,动皆陈启,事无专制,务从减省。上并不许。嶷常虑盛满,求解扬州,以授竟陵王子良。上终不许,曰:“毕汝一世,无所多言。”嶷长七尺八寸,善修容范,文物卫从,礼冠百僚,每出入殿省,瞻望者无不肃然。

【译文】这年,武帝颁下诏令,命令将豫章王萧嶷的封邑增加到四千户人家。刘宋元嘉时代,亲王进入宫内的斋阁内,可以穿白色便服、裙子,戴高帽拜见皇帝,只有到太极殿四个厢房时,才穿正式官服。元嘉以后,这种制度也就取消了。武帝对萧嶷极其友爱,凡在宫内歌舞饮宴,都允许萧嶷按照元嘉时代的制度穿戴。萧嶷坚决辞谢,不敢这样做。只有武帝来到他的家里时,他才敢穿上白色便服,戴上乌纱帽陪宴。他将自己平时的衣服、器具的标准,连同自己的一举一动,全都向武帝汇报,从不独断专行,开支都务求节俭。武帝对萧嶷的做法并不赞成。萧嶷一直担心自己的地位太高,权势太大,多次请求解除他扬州刺史的职务,改授给竟陵王萧子良,武帝始终也没有应。武帝说:“扬州刺史这个官你要当一辈子,不要再多说什么。”萧嶷身高七尺八寸,他很善于修饰仪表,他的仪仗和侍从们的礼节规范,都远远超过了其他官属,每次出入殿堂,在旁边观看的人,无不肃然起敬。

《资治通鉴·齐纪三·齐武帝永明十年(公元492年)》:辛丑,豫章文献王嶷卒,赠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丧礼皆如汉东平献王故事。嶷性仁谨廉俭,不以财贿为事。斋库失火,烧荆州还资,评直三千余万,主局各仗数十而已。疾笃,遗令诸子曰:“才有优劣,位有通塞,运有贫富,此自然之理,无足以相陵侮也。”上哀痛特甚,久之,语及嶷,犹欷流涕。嶷卒之日,第库无见钱,上敕月给嶷第钱百万;终上之世乃省。

【译文】辛丑(十五日),南齐豫章文献王萧嶷去世,武帝下令,追赠萧嶷假黄钺和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丧礼规模仪式,完全和汉东平献王刘苍的一样。萧嶷生性仁善、恭谨、廉洁、节俭,从来不追求金钱,不接受贿赂。他自己家的库房发生火灾时,将他从荆州带回家的资产全都烧光了,当时估计约有三千多万,但是,他最后不过责打了库房负责人各几十棍而已。他病得很厉害时,立下遗嘱,命令他的几个儿子说:“才能,有优劣好坏之分;官位,有亨通受阻之分;运气,有贫穷高足之分,这是自然而然的道理,你们所处的位置还不足以让你们仗势欺人。”萧嶷去世,武帝万分伤心,直到很久以后,一提起萧嶷,还是抽泣流泪。萧嶷去世那天,他家里没有一点儿现钱,武帝下令每月接济萧嶷家一百万钱,直到武帝去世,这种接济才停止。

《资治通鉴·唐纪六·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丁酉,隋汉阳太守冯盎[àng]承李靖檄,帅所部来降,以其地为高、罗、春、白、崖、儋[dān]、林、振八州,以盎为高州总管,封耿国公。先是,或说盎曰:“唐始定中原,未能及远,公所领二十州地已广于赵佗,宜自称南越王。”盎曰:“吾家居此五世矣,为牧伯者不出吾门,富贵极矣,常惧不克负荷,为先人羞,敢效赵佗自王一方乎!”遂来降。于是岭南悉平。

【译文】丁酉(十八日),隋朝汉阳太守冯盎接受了李靖的檄文,率领部属降唐,唐在冯盎的辖地设置高、罗、春、白、崖、儋、林、振八州,任命冯盎为高州总管,封爵耿国公。此前,有人劝冯盎道:“唐才平定了中原,还无力顾及边远地区,您所管辖的二十州的范围已超过汉代的赵佗,应当自称南越王。”冯盎说:“我家在此地定居已经五代了,此地的长官都由我家的人担任,已极尽富贵了,常常怕承担不起重担,使先人蒙受耻辱,怎么敢效法赵佗自己称王一方呢?”于是前来投降。从此岭南地区全部平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子谓卫公子荆(13-8)
#每日学论语#13.8【2017-5-21】
国学经典之《论语》原文·译文(1)
【儒】论语·子路篇(8)历史上最完美的皇子是卫公子荆
一起学《论语》13.8 子路篇——子谓卫公子荆
樊登讲《论语》·《子路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