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背根神经节用于慢性疼痛治疗的研究进展

文章来源: Reg Anesth Pain Med 2016;41: 511519
编 译: 赵 丹 中国疼痛康复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中青年委员


   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主观感受,常由周围神经损伤引起,同时整个神经系统受累。目前疼痛治疗的方法较多,分别作用于神经系统的不同部位,常用的有口服、外用镇痛药物,局部神经阻滞或皮质醇注射,神经松解术等。但治疗效果均不佳,经过常规方法治疗的患者,仍有高达 11.2%的患者持续遭受疼痛折磨,同时承受着治疗带来的副作用。研究显示,慢性疼痛与自杀直接相关。这些均表明目前疼痛治疗的金标准并不完善,急需新的有效治疗方案的出现。
   背根神经节是外周与中枢神经连接的中继站,其在疼痛治疗的作用中一直被忽略,主要有一下两方面原因:一、解剖结构复杂,不易操作;二、人们普遍认为背根神经节在疼痛治疗中意义不大。这敦促我们要重新认识背根神经节,本文将就从背根神经节的重要性及当前相关疼痛的治疗方法两方面进行阐述。
   不管从生理学角度,还是病理生理及生化角度分析,背根神经节都与疼痛关系密切。背根神经节包含初级感觉神经元的胞体,大部分为 C 神经元的,少数为 C 神经元的。其主要由星型胶质细胞组成,星型胶质细胞包饶初级感觉神经元,当某一神经元去极化时可使临近神经元兴奋,同时胶质细胞使初级感觉神经元与背根神经节产生联系。背根神经节的伤害感受器兴奋主要由 Ca2+NMDA 受体介导,并由生长因子激活,从而使背角神经元发生了异种突触易化现象,产生触觉超敏和感觉过敏。C 纤维损伤可引起非伤害性有髓纤维的传人末梢伸入背角区域,并终止于背角的第二层,这种生长使得非伤害性传人神经纤维和背角第二级伤害性神经元之间建立一种新的突触联系, 从而出现非伤害性刺激引起的疼痛。
   目前与背根神经节相关的疼痛治疗技术主要有射频、脊髓电刺激及基因疗法。射频主要通过消融、神经调节发挥作用,分普通射频和脉冲射频两种。相比较而言,脉冲射频热损伤小,不良反应少,用于治疗慢性疼痛作用维持时间长,但对于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患者无效。脊髓电刺激主要通过调节被根神经节异常电活动达到治疗目的,激活脊髓后角的闸门控制系统,抑制痛觉的上行性传导。慢性疼痛已成为脊髓电刺激的主要适应症。基因疗法以病毒为载体,相关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慢性疼痛患者的治疗,主要用于背根神经节相关痛觉过敏的治疗。
   总之,目前背根神经节相关的疼痛治疗方法的本质均相同,即干扰背根神经节的异常电活动及调节疼痛信息的传导,今后研究的方向应是多学科之间跨学科合作,共同探索背根神经节这个靶点的优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背根神经节介入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研究进展
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治疗急性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背根神经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
盘源性疼痛研究进展(一)
学术前沿︱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表现、机制及治疗进展
【文献分享】脉冲射频治疗慢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