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钢琴协奏曲中的皇帝丨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完全赏析

齐默尔曼演奏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



钢琴协奏曲中的皇帝

——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完全赏析


 钢琴协奏曲是古典音乐题材中最常见的协奏曲,众多作曲家留下了很多优秀的作品。然而,其中最受听众喜爱、知名度最高、流传最广的应该算是乐圣贝 多芬的这部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所以我们将之成为“钢琴协奏曲中的皇帝”也是毫不为过的。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近距离接触这部不朽的古典音乐名作!

一、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简介

   降E大调,第五号钢琴协奏曲《皇帝》是贝多芬所有的钢琴协奏曲作品中,规模最为庞大的一部,故常被人称为《“皇帝”协奏曲》。而事实上,本曲也确实具有堂 堂王者风范。但是“皇帝”这一标题并不是贝多芬自己命名的,也不可能和某一位特定的“皇帝”有关,公认的说法是由于本曲在当时被誉为无可争议的“协奏曲之 王”,故此得名,并沿用至今。在本曲中,作曲技巧炉火纯青的贝多芬,又设计出众多崭新的思路,整部作品在工稳的结构中蕴含着壮阔的波澜、变化无穷的旋律, 尤其以主奏钢琴的花奏开始的第一乐章,一开始便给听众以极端宏伟、华丽的印象。 

  • 全曲共分三个乐章,其中第二、三乐章连续演奏: 

 第一乐章 快板,降E大调,4/4拍子,协奏风奏鸣曲形式。 主奏钢琴即以花奏方式弹奏出分解和弦,进而引出了管弦乐部分演奏的乐章主题,非常简洁而又华丽绚烂, 此处可以看出贝多芬的作曲手法之精致。乐章经过高潮之后,在极强的兴奋状态中结束本乐章。 

 第二乐章 稍快一些的慢板,B大调,4/4拍子,自由的变奏曲形式。和传统的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一样,本乐章同为优美的徐缓乐章。乐章的主题似牧歌般悠扬、恬静, 经过管弦乐部分对主题的充分演绎之后,主奏钢琴像编入万千光彩的绵绵音乐一般,持续奏出这一祈祷性的、淳净恬美的主题。 

  第三乐章 回旋曲,快板,降E大调,6/8拍子。在第二乐章逐渐减弱之时, 主奏钢琴就开始反复轻轻提示出第三乐章的主题,突然主奏钢琴以爆发般地,以无比猛烈的威力奏出辉煌的主题,标志着全曲进入了第三乐章。旋即由管弦乐对这一 主题予以反复。主奏钢琴继而导出曲折的新主题,交响曲和协奏曲交相辉映,手法精致绝伦,充分反映出贝多芬超人的写作技巧。乐章结尾时速度再度转快,作最后 冲刺的主奏钢钢琴猛然跃起,最后由管弦乐部分强而有力地结束全曲。

二、来自Pianosheep的原创评论

 紧接着,我们还是邀请我们的特约音乐评论员Pianosheep,来看看他对这部作品的独到见解——

 从这一期开始,我们将与古典音乐论坛(www.网站已过期yue.com)合作,如果有兴趣进一步欣赏古典音乐和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光临此网站,本人是热心的斑竹和编辑,我和网站的同事们将对你们的一切问题鼎立相助!

  对于今天所要介绍的这部《皇帝》,我想每一个爱乐人都应该仔细聆听一下这首脍炙人口的钢琴协奏曲。“边听边入门”以前曾经介绍过贝多芬的《c小调第三钢 琴协奏曲》,反响却很平淡,但这次您不能再错过了!贝多芬的头四部钢琴协奏曲在最早演出时,都是由他本人担任独奏。贝多芬最早在维也纳的成功,是以一个演 奏他自己作品的音乐家的身份获得的。但到了1809年,完成这部第五钢琴协奏曲时,他的耳聋已使得他无法继续演奏钢琴。这可能就是为什么第五协奏曲是他最 后一部钢协的原因。

 这部作品完成于1809年,就是奥地利在瓦格兰姆失败的那一 年,拿破仑围攻并且占领维也纳的那一年。当市区的炮火轰鸣声响得太甚的时候,贝多芬就跑到他弟弟卡尔的家中,躲到地窖里,用枕头把头捂起来——但这不是因 为胆小,而是要保护他的耳朵,以及仅剩下来的一点听觉。不久,拿破仑占领了奥地利的首都,贝多芬表现出极为对抗和愤怒的情绪。一位朋友总见他在一家咖啡馆 里对着一个法国军官的背后挥舞着拳头说:“如果我是位将军,并且懂得战略像懂得对位法一样多的话,我会给你们这些家伙点颜色看看。”

  可能因为战争的缘故,这部协奏曲等了两年才首次上演,演出的日期大约是1811年11月28日,有一位叫做斯纳德的人担任独奏,由舒尔兹担任乐队指挥。 听众反应非常热烈。德国一家报纸《音乐大公报》在1812年1月欢天喜地地报道说:“毫无疑问,这是一部最富于独创性、想象力和最有效果的,但也是现有协 奏曲中最难演奏的一部。”三个月以后,2月12日,在维也纳第一次上演的时候,贝多芬委托他的天才学生车尔尼担任独奏,但这次演出未获成功。期刊《女神》 的编辑把这次失败归咎于“骄傲的和过分自信的”贝多芬不肯迁就听众的水平。“他只能被一些行家理解和赏识”。然而,我们听到一种传说,并非不足凭信——在 维也纳首次演出的听众里,有一位法国军官听了他的音乐后,深受感动,欢呼这部作品是“协奏曲中的皇帝”。现在所熟悉的这个“皇帝”的称呼就来源于此,抑或 是早期的出版商和钢琴家所加,我们将永远无法知晓。 

  • 这首协奏曲的特色是:第一乐章以即兴的钢琴影子作开端,华彩乐段是作者自己写定不让独奏者随意即兴演奏。第二、第三乐章一气呵成,不予间断。 

  第一乐章,快板,开始的时候,乐队首先奏出一个强烈的和弦,钢琴随即以即兴式的姿态奏出一串短小精悍、流畅明亮的引子,具有贝多芬特有的刚毅特质。之 后,乐队随即奏出庄严而崇高的第一主题。这个主题雍容华丽,热情奔放,尽现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接着仍由乐队奏出活泼的第二主题。这个主题乐观自信,充满 欢乐。不久乐队重复一次第一主题之后,又加入新的素材(第三主题)以带引钢琴进入。钢琴进入之后,仍然捕捉第一主题并加以发展。钢琴出神入化的演奏表现出 温柔优雅,宁静安详,把呈示部的气氛转变为具有抒情性的特质,极富于感染力。以后乐队有把各个主题予以重复之后,便转入展开部。展开部材料大多来自主题、 副题,由于主题、副题非常适合展开,因此组织起来便顺理成章,得心应手。展开部比呈示部活跃得多,在某些部分起到一些对比作用,但又没有失去抒情的素质, 显得秀丽而完美。再现部基本上是呈示部的反复。有强烈的和弦和引子反复,然后由乐队奏出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仍然是气象万千和充满活力。但主体、副题作了 一定程度的浓缩,使乐曲平添了一些匀称美。当乐队重复第一主题之后,迎来了一段简洁而精彩的华彩乐段。这个华彩乐段是贝多芬刻意安排的,并有如下的指 示:“不是作为华彩演奏,该乐段与下面互相衔接。”表示这些小节必须遵循速度,华彩乐段的后八节,钢琴以微弱轻巧的音调,引出和衔接乐队的第二主题,轻盈 巧妙、高雅欢乐。继而乐队又重复一次第一主题和第三主题,情绪渐渐的趋向于激烈,最后在热潮澎湃的气氛中结束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稍 快的柔板。这个乐章是一首抒情曲。单纯简洁,朴实无华,比第一乐章简短得多。第一乐章有五百七十八小节,而第二乐章只有八十二小节。短小精干,富于抒情 性。隐伏于第一乐章的宁静和谐的情调,至此发挥得淋漓尽致。开始时纯弦乐部分以柔弱的音调奏出虔诚庄严的第一段主题,仿佛超脱的心灵,达到了净化后的境 界。第一主题终止之后,钢琴马上接入第二主题,并以精炼的手法予以发展。这个主题柔情似水,充满幻想性,使人陶醉于美的遐想。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反复,现在 不再是第一段纯弦乐部奏出,而是以钢琴奏出的简单和弦做修饰,使曲调更加抒情优美。第二乐章的结尾,把第三乐章开头第一小节的旋律巧妙地用,不间断地带入 第三乐章。 

 第三乐章,回旋曲(快板)。他是欢乐的、洒脱的,把热情奔放和华丽温柔结合在一起。那些具有民间舞曲特点的节奏和万众欢腾 的场面,由独奏乐器和乐队交替奏出,独奏部分不少精彩主题,美妙无比。第一主题首先由钢琴奏出,乐队随即重复第一主题,并加以发展。第二主题是一个具有圆 舞曲风格的旋律,显露出载歌载舞的情调,钢琴有机地予以展开,既热烈,又洒脱。其后,钢琴和乐队交替反复第一和第二主题,特别是第一主题曾作多次的反复, 欢乐气氛达于顶点,钢琴独奏部分精湛细腻的展开,宛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惹人喜爱。在乐章的末尾有十小节定音鼓和钢琴独奏的片段,手法颇为别致。然后, 钢琴和乐队以雷霆外钧之势,把欢乐推向高潮结束全曲。 

 我想,越是脍炙人口的曲子,我说的应该越是少,所以今天我尽量参考了一些书籍和 网站给大家一些帮助。自己的感受我就不再冗余陈述了。下面来说一下我和这部钢琴协奏曲的一些故事。刚开始入门的时候,我家里还没有放CD的器材,只有一个 古老的walkman。对于这部作品,我自己买了一盘鲁道夫·赛金版本的磁带。第一次听,就爱上了这部作品。塞金,是德奥派的演奏大师,演奏贝多芬的作品 自然不在话下,这部曲子的难度也是可想而知的,没有一点点功底,无法演奏出其中的大气。塞金的表现真是无懈可击,或许一些人会说我产生这种感觉是因为“先 入为主”,但是我觉得到,至今我听过最好的版本,也许就是塞金的了。

 后来有一 次,我去上海音乐厅听音乐会,上演的就是这部“皇帝”。曹丁指挥上海歌剧院爱乐乐团,钢琴独奏,平原。但是结果很失望。好端端的一首曲子,被他折腾得我不 知道该如何形容。有些人已经有些熟悉我了,有什么地方不对我会直言不讳,但是我从来不想回避一些事实,那次音乐会演奏水平的拙劣由此可见一斑。平原年纪轻 轻,弹出来的却是完全放不开的感觉,没有一点最起码应该具备的朝气。我很想说:是钢琴太硬了。但是事实就是,他太紧张了,连基本的连音他都弹的僵硬至极。 这也许是我听过最差的版本了。 

 以后也陆续地听过一些,有女大师马格里特·朗的单音片版本,有基辛和列文的版本等等,但是总体而言,还 是没有赛金的出色。直到我发现了科瓦切维奇和科琳·戴维斯的版本!这个美国籍南斯拉夫人真是了不得,实力是全方位的,音色格外清丽,这一颗颗琴声都晶莹剔 透。其实他并不是那种很有力,很狂放的风格。但是,也许是和贝多芬有了心灵沟通,他的表现令人陶醉,我喜欢这个版本。

 大多数人都公认 肯普夫的协奏曲全集(mono)版本是最最好的,当然这也不容置疑。但是我还没有幸听过,所以,在此不变过多评论。不过,据说后来有了第四、第五的再版, 那就是立体声了。在此我推荐的正是PHILIPS的科瓦切维奇和科琳·戴维斯爵士的版本。有些唱片书上指明为贝多芬五钢的最佳版本。

热爱音乐加入巴赫欣赏群

让聆听巴赫变成生活方式

还可加入古典音乐分享群

群里每天分享资料与音乐

扫描下方微信二维码即可免费申请

助手72小时内会通过申请

如果没有通过可再次申请

音乐专业可以申请乐谱群

请告诉助手您的所在学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贝多芬- G大调第4钢琴协奏曲Op.58
貝多芬第三號鋼琴協奏曲赏析
协 奏 曲
精巧细腻,耐人寻味!4部你值得收藏的钢琴协奏曲作品
贝多芬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
无法复制的贝多芬《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