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养老金冒领现象严重致缺口扩大 堵漏试点推广难

养老金冒领现象严重致缺口扩大 堵漏试点推广难

2013年05月03日 11:38  新华08网  我有话说(251人参与)

  核心提示:记者近期在黑龙江省采访发现,由于缺乏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及现代化的监管手段,近年来利用虚假资料非法套取养老金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为防止养老金被冒领的“堵漏”试点工作则因各地积极性不高,遭遇推广难题。

  新华08网哈尔滨5月3日电 (记者梁冬 王子辰)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压力逐步加大,被称作“养命钱”的养老金使用和发放越来越受到关注。记者近期在黑龙江省采访发现,由于缺乏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及现代化的监管手段,近年来利用虚假资料非法套取养老金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为防止养老金被冒领的“堵漏”试点工作则因各地积极性不高,遭遇推广难题。

  ——人员多、流动大 养老金“跑冒”现象严重

  “随着离退休人员的增加,养老金发放的压力正逐年加大,传统的'面对面’的认证方式已无法堵住养老金流失的'黑洞’。”黑龙江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当前养老金的管理难题。

  据了解,近年来养老金的发放已逐步过渡到通过银行等代理机构进行委托发放,在有效保障了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同时,社保机构却很难像以往一样了解相关人员生存状况,死亡人员家属继续冒领养老金的现象时有发生。

  为此,黑龙江省自2011年下半年开始采取信息化手段在齐齐哈尔市进行了“堵漏”试点。截至2012年底,全市共有8104人未通过认证,养老金账户被自动冻结,月节约金额达1200余万元。这只是齐齐哈尔一地的情况,如果范围扩大到省内所有13个市(地),这一数字无疑更为庞大。

  齐齐哈尔是国家老工业基地、黑龙江省第二大城市。上世纪末,由于国企改制等原因,大批离退休人员脱离企业管理进入社区、乡村,使这里成为黑龙江省社会矛盾纠结、养老压力较大的城市。

  齐齐哈尔市劳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局长纪勇滨告诉记者,2012年,齐齐哈尔市城镇企业离退休人员近37万人,共发放养老金约60亿元。同时离退休人员每年约以6%的速度增加,初步测算2013年养老金发放将增加到73亿元,发放压力越来越大。与此同时,这些离退休人员80%左右处于“无单位”的社会化管理状态,居住地分散,且很多人并不常住本地,很难准确掌握离退休人员的生存信息和真实身份。

  纪勇滨说,为堵住漏洞,该局也曾采取过和公安户籍、民政户籍信息比对、异地居住协查等办法进行资格认证,但由于有的死亡土葬不报、有的户籍迁移、有的异地协助认证手续繁琐以及不方便、周期长、缺乏真实性等原因,致使养老保险基金流失问题难以从根本上控制。“传统的管理方式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变化,急需创新手段破解养老金流失难题。”

  ——“堵漏”试点效果初显 推广面临难题

  为完善“堵漏”工作,黑龙江省去年在齐齐哈尔市探索采用外接指纹仪来实现指纹认证功能,通过互联网实现指纹远程采集和上传,经与信息库内指纹比照,让退休人员在任何地方都可自主完成认证。

  据了解,齐齐哈尔市在实行“堵漏”试点前,主要采取社保大厅直接认证、街道社区协助认证、登门认证等传统的生存认证方式,都需要离退休人员本人到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的指定地点或经办机构上门“面对面”进行生存认证,但这些传统的认证方式不仅效率低、人为因素大,难以彻底堵住养老金流失的“黑洞”,还给身体状况不好的退休人员带来不小的麻烦。

  齐齐哈尔市劳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社会化管理服务科科长吴永怀告诉记者,常规的“面对面”认证方式往往要求老人们在同一时间集中在指定地点,对网点的服务能力产生巨大压力,平时可以正常服务网点在集中认证时凸显场地狭小、服务人员有限,时常出现老人因长时间排队、拥挤而出现情绪焦躁、身体不适,争吵时有发生。

  吴永怀说,所谓的“堵漏”试点就是通过网络信息化手段,对离退休人员进行指纹采集,并在全市各主要街道社区、企业、银行部署了自助认证网点并进行指纹生存认证,还推出了可以连接互联网的自助设备,以方便异地、行动不便人员进行“居家认证、异地认证”,既推进了人性化服务,又使冒领者无机可乘。

  记者在齐齐哈尔市社保局服务大厅、铁锋区通东街道、龙湖街道办事处等处看到,前来办理指纹认证的群众络绎不绝。离休人员邢玉兰告诉记者,以往每次生存认证都要去社保大厅,不仅经办机构要派出大量人员,而且排队、拥挤现象十分严重。如今虽然六个月需要认证一次,但由于网点多、认证的时间分散,感觉比以前方便多了。

  在便民的同时,信息化认证较好地堵住了养老金“跑冒”现象,但试点工作目前却因地方积极性不高遭遇推广难题。以齐齐哈尔月冻结金额1200余万元测算,试点一年就节约养老金发放一亿四千多万元,但由于责权脱节、匹配资金难解决,地方对推广这项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虽然国家筹措养老金的压力不断加大,但来源主要集中在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上,严格审核发放资格后结余下的资金与地方没有多少关系,很多市(地)事实上对推动这项工作并没有太大的积极性。这次试点工作能顺利进行,原因在于试点的投入资金全部由企业承担,政府不需为此拿钱。”对于下一步“堵漏”试点的推广,纪勇滨显得信心不足。

  哈尔滨工业大学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哈工大为开发此系统承担了前期全部成本,为支持齐齐哈尔市的试点工作,又承担了300多万的网络设施及网点建设费用。由于试点的效果不错,目前黑龙江省的许多市(地)都与他们联系希望帮助建立当地的认证系统,但一提到钱都“打起了退堂鼓”。“我们是企业,做事要按商业规则,始终提供'免费午餐’是我们无法承受的。”

  ——完善制度设计堵住流失“黑洞”

  基层社保局工作人员建议,应提高对养老金发放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地方对审核领取资格、堵塞“跑冒滴漏”的积极性,同时从更高层面建立统筹、核查机制。

  第一,给养老金发放“堵漏”的潜力值得挖掘。公开报道显示,全国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冒领养老金现象:2012年葫芦岛市查处冒领、重复领取养老金,涉及养老基金近70万元;北京市通州区2012年1至11月追回多支福利养老金153.85万元,涉及1941人。而齐齐哈尔一个地级市严格核查后每月即冻结资金1200万元,值得引起重视。

  第二,完善制度设计,建立责权相当的养老金审核发放制度。基层工作人员反映,对于资格审核工作,目前既没有专门经费支持,也没有考核激励机制,建议鼓励地方各级部门提高工作积极性并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第三,建议提高统筹层次,增强保障能力。统筹层次太低易带来地方政府挪用、透支。吴永怀说,目前由地市各级社保部门负责发放并承担养老金领取资格审核工作,但随着退休人员的流动性不断增大,社会化管理的难度愈发突出,基层部门缺乏资格审核和信息追踪的手段和协调能力的困难凸显,建议从省级甚至更高层级,结合“金保工程”系统,整体化推进加强养老金领取资格审核工作。

  第四,建立统一社会保障信息平台,加强部门合作。吴永怀说,冒领养老金固然与传统的管理方式有关,但以往社保、户籍、民政等有关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信息不对称,既给离休死亡人员家人办理销户带来困难,也给冒领者带来了可乘之机。应协调相关部门建立社会保障信息平台,提高离退休人员的信息透明度,提高养老保险的使用效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离退休人员请抓紧时间去认证,不然您的养老金可能将会暂停发放
退休后还回老家按指纹认证,省省路费吧!
头桥社区:离退休人员赶紧来指纹认证,关乎你的养老金
华县杜绝养老金冒领现象 -华县人民政府
32个生存认证社区网点市民可就近认证
哈尔滨8.27万人通过“刷脸”完成养老保险认证,咋操作?看这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