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综合性学习

班级开展主题为“荷色香韵”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魅力荷语)

朱自清以流水写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   )的流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言有尽而意无穷。

冰心托荷叶赞母亲,以饱蘸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雨荷图,fù yǔ(  )荷叶以母性,讴歌伟大的母爱。

周敦颐借爱莲说君子,他敬仰莲花如君子般的独立人格,讲究“中通外直”,从而“香远益清”,人格从内修到传播,揭开理学人格论的wéi mù(   )。

孙中山以荷花寄期盼,1916年8月,孙中山受邀往杭州西湖赏景,远(   )一湖夏荷,他不禁感叹:“中国当如此花!”他希望中国革命者都能像荷花那样亭亭直立,         ,也寄望新兴的中国能像荷花那样香远益清,名扬四海。

1根据汉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脉脉_______       fù yǔ_______     wéi mù_______     _______

2填入上文横线处的成语,恰当的一项是(   )

A鞠躬尽瘁               B精益求精               C俯仰生姿               D不折不挠

(活动二:花中悟理)

3仿照前文,在后文横线处写一写你悟出的内容。

有一位花贩告诉我:“清晨买莲花一定要挑那些盛开的。早上是莲花开放最好的时间,如果一朵莲花早上不开,可能中午和晚上都不开了。”

人也一样,愈是年轻的人,愈有奋发的志气。

有一位花贩告诉我:“几乎是所有的白花都很香,愈是颜色艳丽的花愈是缺乏芬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咏荷吟诗)

4学校决定于2020年9月2日下午2点在校礼堂举行“荷色香韵”咏荷诗朗诵比赛,学生会拟邀请文化宫于老师来校做评委,请你以学生会的名义给于老师写一份邀请函。

二、选择题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省教育厅发布《浙江省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规范了学生在校作息时间,确保中小学生在校期间每天锻炼时间不少于一小时。

B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杭州特有剧种——“杭剧”的传承与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C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跳和儿子前进路上可能出现的困难,传递着自己的惦念。

D发展西湖教育,需要培养政治坚定、内心丰盈、专业精深的大批高素质教师。

6根据你对艾青诗歌的了解,选出不是评论艾青诗歌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长诗,用沉郁的笔调细写了乳娘兼女佣(“大堰河”)的生活痛哭……我不能不喜欢《大堰河》。——茅盾

B归真返璞,我爱好他的朴素、平实,爱读他那用平凡的语言,自由的格式,不事雕琢地写出的激动人心的诗篇。——唐弢

C他的诗”把我们从怀疑、贪婪的罪恶的世界,带到秀嫩天真的儿童的新月之国里去……它能使我们在心里重温着在海滨以贝壳为餐具,以落叶为舟,以绿草上的露点为圆珠的儿童的梦。——郑振铎

D在国难当头的年代,诗人歌唱“土地”具有格外动人的力量,而诗人那种不断转折和强化的抒情方式,当然也是和充满险阻坎坷的时代相吻合的。——孙光萱

三、句子默写

7古诗文积累,根据要求完成默写或其他相关任务。

(1)寄书长不达,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2)秋草独寻人去后,________________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3) ____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 《商山早行》)

(4) _________________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5)晓镜但愁云鬓改,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6)欲说还休,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7)君子遇穷困,则德益进,逆益进。李白虽被赐金放还,前路崎岖,却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被贬谪远地,历经浮沉,却表现出身经危难、豁达进取的坚强毅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8阅读名著选段,完成下面题目。

不觉酒涌上来,清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忽然做了一首《西江月》词,便唤酒保索借笔砚来。起身观玩,见白粉壁上多有先人题咏,A寻思道:“何不就书于此?倘若他日身荣,再来经过,重睹一番,以记岁月,想今日之苦。”乘着酒兴,磨得墨浓,蘸得笔饱,去那白粉壁上挥毫便写道: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A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道是: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摘自《水浒传》)

以上名著选段的作者是_______,文中A指的是_______(姓名),结合原著,补叙A题诗后的命运变化: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文学作品阅读。

青苔是大地的衣裳

刘青纯

小时候,老家院子的台阶下长着青苔,冒着清爽的绿,短短的,细如毛发。一场雨后,青苔为人带来一片清凉,好一个“雨滋苔藓侵阶绿”。在台阶下养一些青苔,闲暇时,(甲)推开窗子,青苔安然的身姿映入眼帘,灵魂的尘埃,仿佛都被那纯真的绿吸附了去。

那时候,土墙上的青苔将每一个院落连接起来;将整个村子连了起来;将鸡鸣狗吠以及孩子的打闹声连了起来。因了青苔的护卫,哪怕狂风暴雨的袭击,哪怕雷鸣闪电的恐吓,土墙岿然不动,一副曾经沧海的淡定。

青苔忠诚地守卫着土墙,守卫着村庄,守卫着淳朴的人心。当一堵堵红色的砖墙在村里拓展蔓延时,人们不时听到土墙轰然倒地的声响。青苔知道它的使命结束了,坦然地与泥土融为一体。

红砖瓦房在村庄里大肆扩张,而青苔也在瓦上繁衍着子孙后代。只要有星点泥土,只要有一滴雨水,青苔就能在瓦上扎根。对于自然,村里最年长的人,都没有瓦上的青苔懂得更多。它最早聆听到第一声鸟鸣,最早觉察日出前的第一缕阳光。它夜观天象,遥望银河,琢磨北斗星四季的变化。瓦上的青苔也很务实,它吸附了过多的热量,荫蔽了屋子里的人们。它纤弱的根触摸到一处漏雨的缝隙,会生长得更密集,修补漏洞,也修复自己的人生。

一年又一年,青苔在瓦棱上体悟岁月。在它柔弱的躯体里,隐藏着强大的生存智慧,只是,人们常常忽视它,遗忘它。当人们发现瓦上的青苔郁郁葱葱时,便铲除了它。不久,瓦片上又突兀地冒出了绿。(乙)在干旱的日子里,好多草都枯死了,青苔也面目焦黄,奄奄一息。可是,只要有一点雨水,它又会施展手脚,将一个个瓦屋妆点上星星点点的绿。

青苔的骨子里是个儒家,它奉行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达而达人”,它进取、谦和、不霸道、不贪婪,既和野草共生,又能和花木相处,甘愿为花圃守护一方肥沃的土壤。渺小的它,还能和高大的树木亲密无间,长在树的脚下,或者长在树皮的裂缝里,活得踏实而自在。

青苔是旅行家。它悄无声息地攻城略地,高楼顶上有它,阴暗的墙角有它。没有一种草木比它走得更远。它的身影遍及天涯,有土壤,有尘埃的地方就是它的家,就连背着降落伞的蒲公英,也自叹弗如。

青苔是大地的衣裳。它将那些松散而毫无秩序的大地的子孙——土坷垃,通通归拢到自己宽大的衣襟里,将那些浮躁的尘埃召唤回来,重归泥土。这一身永不衰竭的绿衣,才赋予了大地延绵不尽的生机。

9细读文本,用原文词语填空。

①“小时候”青苔给人带来_________—②“那时候”青苔给村落以_________—③“一年又一年”青苔与草木_________

10有同学对文中(甲)(乙)两处划线句有疑问,请你解答。

(1)(甲)处“推开窗子,青苔安然的身姿映入眼帘,灵魂的尘埃,仿佛都被那纯真的绿吸附了去。”“安然”一词用得很好,却说不出好在哪里?

(2)(乙)处为何要写“好多草都枯死了”,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11选文⑥⑦⑧段的首句是对本段内容的概括,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

12细读文本,想一想用“青苔是大地的衣裳”做标题有什么好处?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小题。

近视漫谈

眼睛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让我们把这个美好的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知道它是怎么工作的吗?打个比方,眼睛就像一台精密的照相机,角膜和晶状体组合成了相机的镜头,眼睛通过这个“镜头”调整焦距,从而看清远近距离不同的物体。看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折射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近处物体;反之,则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眼睛近视,主要是这个“镜头”的调焦功能失灵,不能精准地将物体的实像会聚在视网膜上。近视轻则影响正常生活、工作,重则引起视觉疾病,如视力障碍、视网膜脱落等。

据调查,目前我国近视患者人数已多达6亿,其中青少年占了很大比例,视觉健康形势极为严峻。

青少年近视,除了先天性遗传因素外,主要是环境因素:一是眼睛近距离使用时间长、强度大,用眼角度不合理,加重了用眼负荷;二是缺少户外活动。当今大部分青少年学习压力大,长时间看书、写作业,有的还沉迷于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户外活动时间普遍不足。

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减少用眼负荷、每天户外活动超过2小时,能减少50%的近视发生风险。物理学中街量光照强度的单位叫做勒克司,明亮的室内环境,光照水平一般不超过500勒克司,而室外环境即便是阴天,光照水平也可以达到一万多勒克司,大晴天更可高达十几万,这是室内光线根本无法企及的。室外光照还能够刺激视网膜多巴胺的生成,而多巴胺能够延缓近视的加深。另外,户外活动时人常常会看向远方,也能帮助收缩的眼部肌肉恢复。家长、教师应引导孩子在看书学习后休息、远眺,每天进行一定时长的户外活动。

(根据相关资料编写)

13下列对文中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把“眼睛”比作“照相机”,生动地说明了眼晴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

B为保护视力,中小学生应养成良好的用眼行为习惯,参加足量的户外活动。

C如果每天减少用眼负荷,户外活动超过2小时,那么50%的人将不会发生近视。

D室外光线强并含有多巴胺,能帮助收缩的眼部肌肉恢复,有利于预防和延缓近视。

14文中插入两个图表,有什么效果?

15国外某眼科学会推荐保护视力的“20—20—20”法则,即每看20分钟电脑或手机,至少看20英尺(6米)远的物体20秒。请结合上文知识解释该法则的合理性。

六、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猫说

[明]刘元卿

齐奄家畜一猫,自奇之,号于人曰“虎猫”。客说之曰:“虎诚猛,不如龙之神也,请更名曰'龙猫’。”又客说之曰:“龙固神于虎也,龙升天须浮云,云其尚于龙乎?不如名曰'云’。”又客说之曰:“云霭蔽天风倏散之云故不敌风也请更名曰'风猫’。”又客说之曰:“大风飙起,维屏以墙,斯足蔽矣,风其如墙何!名之曰'墙猫’可。”又客说之曰:“维墙虽固,维鼠穴之,墙斯圮矣,墙又如鼠何!即名曰'鼠猫’可也。”东里丈人嗤之曰:“噫嘻!捕鼠者固猫也,猫即猫耳,胡为自失其本真哉?”

(注释):①号 :名号。这里作动词,即取名号。②尚:超过,高过。③倏:极快地。④飙:暴风。⑤东里丈人:丈人,老人家。东里丈人是作者假托的人物。⑥胡为:为何。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之曰                    (2)虎

(3)名曰'龙猫’            (4)龙神于虎也

17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云霭蔽天风倏散之云故不敌风也请更名曰'风猫’。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龙升天须浮云,云其尚于龙乎?

捕鼠者固猫也,猫即猫耳,胡为自失其本真哉?

19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东里丈人的话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七、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相关练习。

(甲)行香子·树绕村庄

[北宋]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莱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乙)行香子·述怀

[北宋]苏轼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知背景)

甲词略

乙词:元祐元年(1086)苏轼被召还朝,任翰林学士、知制诰的重位,此后受到政敌朱光庭、黄庆基等人的诬陷和排挤。

(赏写法)

20甲词上阕,运用白描,写“桃花”“李花”“菜花”竞相开放的场景,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醉人的田园春景。乙词上阕,运用_____,写“隙中驹”“室中火”“梦中身”,以说明____________

(析诗情)

21甲词下阕词人走过山岗、信步田野,见莺歌燕舞的大好春光,内心无比喜悦,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乙词下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作文

2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选自塞林格《麦田守望者》)

根据你的生活体验,选择上面四个分句中的一句,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也可抒发感想。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自选;(2)不少于600字;(3)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参考答案

1    mò mò    赋予    帷幕    tiào   

2D

3    人也是一样,    愈朴素单纯的人,    愈有内在的芳香。   

4示例:

尊敬的于老师:

您好!

为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校园文化全面建设,我校将于2020年9月2日下午2点在校礼堂举行“荷色香韵”咏荷朗诵比赛,届时希望您能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担任本次朗诵比赛的评委。

特此敬邀!

校学生会

2020年8月20日

【分析】

1

注音。脉:多音字。脉:(mài)本义指人体中的血管;脉脉:(mò mò)原指凝视,后多用来形容深含感情的样子。

眺:(tiào)形声字。从目,兆声。本义:斜视。

汉字书写。注意“赋予”笔画易写错,不要多笔画;“帷幕” 的“帷”偏旁易写错。

2

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鞠躬尽瘁: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精益求精:好了还求更好;俯仰生姿:无论俯视还是仰视都会形成美好的姿态;不折不挠: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顽强。句中形容中国革命者的精神,“不折不挠”恰当。故选D。

3

本题考查仿写。根据文段可知,由花引发对人的感悟。“几乎是所有的白花都很香,愈是颜色艳丽的花愈是缺乏芬芳”,“白花”引发感悟,可以联想到人的纯洁质朴;“几乎是所有的白花都很香”让人联想到朴素纯洁的人心灵美好,散发馨香;“愈是颜色艳丽的花愈是缺乏芬芳”,“颜色艳丽的花”让人联想到妖艳轻浮的人;“缺乏芬芳”让人联想到人的浅薄庸俗。据此仿写。示例1:人也是一样,愈朴素纯洁的人,愈有内在的芳香。示例2:人也是一样,愈妖艳轻浮的人,愈显出内心的浅薄庸俗。

4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邀请函,是邀请亲朋好友或知名人士、专家等参加某项活动时所发的请约性书信。结构包括标题、称呼、正文、落款。写作时注意写清被邀请者的姓名,写明邀请参加的活动主题、举办活动的具体日期及举办活动的地点。本题具体写作时注意:1.被邀请者“于老师”;邀请目的为“做'荷色香韵’咏荷诗朗诵比赛”的评委;时间“2020年9月2日下午2点”;地点“校礼堂”。注意表达得体,落款,邀请单位为“校学生会”,在上,时间在邀请单位下行。

5B

【详解】

A.共用主语不当,应在“明确”前加“该方案”;

C.搭配不当,“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跳和儿子前进路上可能出现的困难”应改为“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跳,关注着儿子前进路上可能出现的困难”;

D.语序不当,应把“大批”放在“政治”前;

故选B

6C

【详解】

C.是对泰戈尔诗歌《新月集》的评价,翻译者郑振铎在《译序一》中说,《新月集》有一种“不可测的魔力”,《新月集》是泰戈尔50多部诗集中的一部,用英文写成,是泰戈尔在个人生活中不幸的时期写的,他的妻子和一双儿女相继去世。诗集以“新月”名之,意在新月将会圆满起来,饱含着美好的理想,代表未来、代表希望……由于这部诗集的问世,作者被誉为“儿童诗人”。诗中对美丽无邪的儿童世界的描述,没有贪婪只有纯真、没有罪恶只有自由:“孩子在纤小的新月的世界里,是一切束缚都没有的”。故答案选C

【点睛】

《新月集》:诗中描绘了儿童日常生活的各种情景,或在摇篮中安睡,或受抚于妈妈怀中,或游戏玩耍,或听故事童话,或与大人对话,或模仿大人做事情,等等,构思巧妙,语言清新自然、优美、风趣,真实细腻地描绘了天真无邪的儿童世界和伟大深沉的母爱,创造了一个梦幻般美好、真挚的境界,无不唤起孩子色彩斑斓的梦幻、对美好世界的向往。

7况乃未休兵    寒林空见日斜时    鸡声茅店月    溪云初起日沉阁    夜吟应觉月光寒    却道天凉好个秋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详解】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文学常识要记住作者、作品等。本题中的“茅、寒、破浪、济沧海、侧畔”等字词容易写错。

8施耐庵    宋江    朝廷鹰犬黄文炳认为“要赛过黄巢”的宋江是个反叛人物,便怂恿蔡知府杀了宋江,于是有了闹江州、劫法场的故事,最终把宋江逼上梁山。   

【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文学常识以及故事情节。根据“血染浔阳江口”判断A是《水浒传》里的宋江。宋江怒杀阎婆惜后,吃了官司,被发配江州,结识了戴宗、李逵、张顺等好汉。一日,宋江寻友不得,独自来到浔阳楼上欣赏江景,自斟自饮。触景生情,感恨伤怀,在墙壁上题下反诗两首,还留下姓名。被通判黄文炳发现后,告到蔡九知府处。蔡九知府下令捉拿宋江,宋江装疯未遂,被下到死囚牢中。于是有了闹江州、劫法场的故事,最终把宋江逼上梁山。

9    清凉    护卫    共生   

10(1)拟人,写出了老家院子台阶下的青苔悠闲自得的状态,也体现出作者当时内心的宁静。

(2)对比,通过青苔和其他植物在极度干旱环境下不同的表现,突出了青苔“给点阳光就灿烂”的不屈形象。

11三个自然段的首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概括本段大意,写出了青苔不同的特点;结构清晰,层层递进,文末点明主旨。

12比喻,吸收读者阅读兴趣;关联文章内容,青苔用自己的绵薄之躯为大地遮风挡雨,给了大地以绵延不尽的生机;暗示文章主旨,赞美青苔顽强的生命力以及像青苔般的普通大众默默奉献自己的力量。

【分析】

9

本题考查内容提炼。根据题干提示,筛选出关键语段,然后抓住重点语句进行提炼作答。从①段“小时候,老家院子的台阶下长着青苔,冒着清爽的绿,短短的,细如毛发。一场雨后,青苔为人带来一片清凉”提炼“清凉”;从②段“那时候,土墙上的青苔将每一个院落连接起来;将整个村子连了起来;将鸡鸣狗吠以及孩子的打闹声连了起来。因了青苔的护卫”中提炼“护卫”;从⑥段“它进取、谦和、不霸道、不贪婪,既和野草共生,又能和花木相处”提炼“共生”。

10

(1)本题考查赏析词语。“安然”,形容没有顾虑,很放心。句中形容“青苔的身姿”,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青苔悠闲自得的状态。联系上文“闲暇时,推开窗子”可知表现了作者此时内心的悠闲、宁静。

(2)本题考查写法。“在干旱的日子里,好多草都枯死了”与青苔“只要有一点雨水,它又会施展手脚”进行对比,突出了“青苔”在极度干旱环境下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

11

本题考查写法。⑥⑦⑧段的首句是对本段内容的概括,采用段落中心句,在形式上,结构清晰,层层递进,便于读者把握内容。“青苔的骨子里是个儒家”“青苔是旅行家”“青苔是大地的衣裳”,三句话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概括出青苔不同的特点。“青苔是大地的衣裳”赞美青苔默默奉献的精神,点明文章主旨。

12

本题考查文题作用。首先,“青苔是大地的衣裳”,写出青苔的特点和作用;其次,结合“它将那些松散而毫无秩序的大地的子孙——土坷垃,通通归拢到自己宽大的衣襟里,将那些浮躁的尘埃召唤回来,重归泥土”“赋予了大地延绵不尽的生机”可知,标题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将“青苔”比喻成“大地的衣裳”,赞美了青苔顽强的生命力以及默默奉献的精神,暗示了文章主旨;再次,题目新颖,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3B

14内容上,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我国青少年近视防控形势严峻:图表一显示我国青少年各阶段近视率高并呈上升趋势,图表二显示我国青少年用眼行为习惯的各项数据均不达标。形式上,图文结合,使文本呈现方式有了变化,给读者良好的阅读体验。

15文中介绍用眼时间长会增加用眼负荷,法则明确了用眼时长,到了20分钟就要休息;文中说明休息、远眺能帮助收缩的眼部肌肉恢复,法则规范了用眼后的休息时长(20秒)和远眺距离(20英尺)。该法则具有合理性。

【解析】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信息的能力。仔细阅读文本,辨析各个选项,分析作答。

A.有误。结合原文“你知道它是怎么工作的吗?打个比方,眼睛就像一台精密的照相机”可知,把“眼睛”比作“照相机”,说明了眼睛是怎么工作的;

B.正确;

C.有误。此项说法与原文不符,原文是“减少用眼负荷、每天户外活动超过2小时,能减少50%的近视发生风险”;

D.有误。原文是“室外光照还能够刺激视网膜多巴胺的生成,而多巴胺能够延缓近视的加深,另外,户外活动时人常常会看向远方,也能帮助收缩的眼部肌肉恢复”,故D项“室外光线强并含有多巴胺,能帮助收缩的眼部肌肉恢复,有利于预防和延缓近视”是断章取义,表述不准确;

故选B

14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阅读中插入图表作用的能力。文本中插入图表,可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分析。内容上,图表使要表达的内容更直观,便于读者一目了然地了解所解说的内容,说明的效果更突出。通过图表中的文字内容和数据分析,可知图一通过具体的数据说明我国青少年各阶段近视率高,而且年龄越大上升比例越高;图二通过对青少年用眼行为的比较,说明我国青少年用眼行为习惯都不达标。形式上,一篇说明性的文章,有文有图,图文结合,使文本呈现方式显得灵活多变,能给读者良好的阅读体验。

15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能力。根据文中“眼睛近距离使用时间长、强度大,用眼角度不合理,加重了用眼负荷”可知,用眼时间过长会增加用眼负荷,造成眼疲劳,从而形成近视,因此法则明确了用眼时长20分钟,到了这个时间就要休息;根据“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减少用眼负荷、每天户外活动超过2小时,能减少50%的近视发生风险”可知,有规律地休息、远眺能够帮助收缩的眼部肌肉恢复。故法则规范了休息20秒的时长,远眺距离20英尺。综上分析,这项法则合理。

16(1)劝说(2)的确,确实。(3)更改。(4)确实。

17云霭蔽天/风倏散之/云故不敌风也/请更名曰“风猫”。

18龙升天必须浮在云上,云它比龙更高级吧?

捕鼠的本来就是猫,猫就是猫,干嘛要自己失去本来和真实啊?”

19事物的本来面貌是怎样就是怎样,要看重其本质,不要失去本真。为人处事亦是如此。

【分析】

16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作答此题,在平时积累的基础上,注意词类活用现象及通假字、古今异义。(1)说,动词,劝说;(2)诚,古今异义,古义“的确,确实”,今义“诚实”,这里取古义;(3)更,更改,改变;(4)固,本义是结实,牢固,这里是“确实”的意思。

17

本题考查文言句读。作答此题,先翻译句子,在了解句意的基础上句读。这句话的意思是:云雾遮蔽天空,风倏的一下就把它吹散了,云所以是不敌风啊,请改名“风猫”。据此正确的断句为:云霭蔽天/风倏散之/云故不敌风也/请更名曰“风猫”。

18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作答此题,要遵循“字字有落实,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注意特殊句式及词类活用。

须,必须;浮云,两个词,浮在云上;尚于龙,比龙高级。

固,本来;猫即猫耳,猫就是猫;胡为,为什么;自失其本真,自己失去本来和真实。

19

本题考查主旨。本文写面对齐奄养的一只猫,众客人不停地为其更名、取出各种奇怪的名字,最后竟失去了猫的本质特点。对此,东里丈人说“捕鼠者固猫也,猫即猫耳,胡为自失其本真哉”,意思是捕鼠的本来就是猫,猫就是猫,干嘛要自己失去本来和真实啊?告诉我们事物的本来面貌是怎样就是怎样,不要失去本质。为人处事也是这样。

【点睛】

参考译文:齐奄养了一只猫,自认为它很奇特,告诉别人说它的大名是“虎猫”。客人劝他道:“虎的确很猛,(但)不如龙的神通。请改名为'龙猫’。”另一个客人劝他道:“龙确实比虎更神通。龙升天必须浮在云上,云它比龙更高级吧?不如叫'云’。”另一个客人全他道:“云雾遮蔽天空,风倏的一下就把它吹散了,云所以是不敌风啊,请改名'风猫’。”另一个客人全他说:“大风狂起,用墙来遮挡,就足够挡蔽了。风和墙比如何?给它取名叫'墙猫’好了。”另一个客人劝说他道:“墙虽然牢固,老鼠在它里面打洞,墙全都倒塌啦。墙和老鼠比如何?给它取名叫'鼠猫’好了。”东里老人嗤之以鼻道:“呵呵!捕鼠的本来就是猫,猫就是猫,干嘛要自己失去本来和真实啊?”

20    比喻/典故;    万物在宇宙中都是短暂的,人的一生只不过是“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一样地须臾即逝,因此对名利的追求也是徒然劳神费力的。   

21流露了词人在政治上的苦闷情绪,“虽抱文章,开口谁亲”是一种不被知遇的感慨,名利在作者眼里如过眼云烟,建功立业的抱负难以实现,于是想到远离官场,归隐田园;但“几时归去”表明作者并不厌弃人生,只想功成身退,从中看到的仍然是他的旷达。

【分析】

20

本题考查鉴赏写法。“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运用了典故兼比喻,作者从古代典籍里找出了三个习用的比喻。《庄子·知北游》云:“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古人将日影喻为白驹,意为人生短暂得像日影移过墙壁缝隙一样。《文选》潘岳《河阳县作》李善《注》引古乐府诗“凿石见火能几时”和白居易《对酒》的“石火光中寄此身”,亦谓人生如燧石之火。《庄子·齐物论》言人“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三个典故,说明万物在宇宙中都是短暂的,人的一生只不过是“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一样地须臾即逝,追求浮名浮利,虚苦劳神。

21

本题考查词下阙的内容情感。联系写作背景,这首词写于苏轼受到政敌朱光庭、黄庆基等人的诬陷和排挤之时。下阕“虽抱文章,开口谁亲”是一种不被知遇的感慨;“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表达了词人远离官场,归隐田园的志趣。词中虽流露了词人在政治上的苦闷情绪,也表达了功成身退,归隐田园的旷达。

22范文1:

记住该记住的

我们常说:“忘记历史就是意味着背叛。”2020年初那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曾让我们猝不及防、焦头烂额。几个月过去了,我们是不是已经忘记了当初的痛苦和迷茫?

我们曾经痛苦,日记是最真的记录!

作家周国平曾在非典之后讲过一句名言:“最可怕的不是瘟疫,而是灾难之后一切照旧。”疫情刚刚好转,我就看见一些人拥挤着进入餐馆,肆无忌惮地打着喷嚏,毫无顾忌地闲话聊天,似乎这场可怕的新冠疫情从没有发生过一样。

抗疫是持久战,人民战,永不可懈怠!

记住该记住的,这是对社会负责,更是对历史负责。我们不但要记住钟南山爷爷和李兰娟奶奶当初的谆谆教诲:“低风险不等于无风险;在公共场合一定要适当保持距离……”,更要记住那些为抗击疫情而牺牲的白衣战士和无名英雄们。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守护了我们的健康,我们又怎能轻易忘记?

您是真正的白衣天使,我们将永远缅怀!

如果没有这次疫情,我们可能已经忘记了当年因抗击非典疫情而牺牲的那位女护士长——叶欣烈士,如今她的雕塑就矗立在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分院内,供人们缅怀和瞻仰。雕塑就是提醒人们不要忘记,不要忘记那些不该忘记的人,不要忘记我们曾经经历的磨难和绝望。

难忘的疫情,难忘的网课!

作为师生,我们可能永远也不会忘记这学期面对电脑屏幕的“钉钉网课”,学生第一次在网络上升旗,老师第一次在网络上答疑解惑,大家第一次闭门不出被限制自由,学生第一次上学不用背书包……这一切,是那样的刻骨铭心!学生开始想念老师和学校,老师也开始期盼正常的教学生活。这场新冠疫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更让我们记住了该记住的一切。

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四月清明这一天,网络上有一个感人的视频,名为《武汉,不会忘记》,当我看到举国人民深情哀悼,武汉市民更是跪倒在路边向回乡的白衣天使表示感恩时,泪水竟也是止不住地流了下来。一场可怕的疫情没有打跨坚强乐观的华夏儿女,全体中国人更是充分发扬了“舍小家而救大家”的精神,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终于战胜了病毒,击败了疫情!这种可歌可泣的精神是我们永远也不能忘记的!

有人说:“遗忘才能带来快乐!”可我们毕竟不是没心没肺的低等动物,或者可以像一个健忘症患者那样无忧无虑地生活。人类最宝贵的智慧就是能够传承文明,借鉴历史,不去犯同样的错误,不去走同样的弯路。

让我们永远记住那些该记住的东西,其实比什么都重要!

范文2:

忘记该忘记的

有时候,我们可以学着忘记,虽然忘记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只要我们学着淡忘,这样,但我们再次回首时,心情就变得不一样了。

——题记

小时候,常为了吃不到糖而大哭一场,常为了得不到玩具而大闹一场;懂事后,常为了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而大烦一顿;而现在,我们则常常为了一些在追求理想旅途上的挫折而大大的失望,渐渐的迷失方向……

也许是太在意了吧!小时后所烦的事只要哭过闹过后就会忘记,也许这就是小孩子的可爱之处吧,能忘记一切想要忘记的事物,他们的天空依旧阳光普照,天真是他们懂得忘记的指示剂。我想,忘记真的是一件好东西,因为忘记后仿佛自己又站在起跑线上。但我们太在意了,在意所要忘记的事情,在意忘记后是否又能得到想要的结果,在意忘记是否是唯一的选择,更在意忘记后所失去的……

我们太在意了,也太愚昧了,忘记并不代表失去,忘记只是让那痛苦降至最低,把那维美的快乐深深的埋在内心的深处,深深地埋在里面!我们很难做到,但小孩子却可以,带着他们的无知和期待……

我们常常嘲笑自己小时候如何如何的可笑,仿佛创造了本世纪最大的笑话,却又常常怀念那一段自在的生活。那是因为我们忘记了。忘记了当初的不愉快,只留下甜蜜而又美好的一面;忘记了当初被欺负的彷徨无助,只记得众人的笑声;忘了走不进这个花花世界的无奈,只记得寻找事物的好奇。真是因为如此,在我们的脑海里,童年永远是洁白无瑕的,永远是快乐的象征!

因为忘记,我们才会留下不让任何污泥所摧残童年,才会留下一片永远的圣地!或许,在忘记的过后,你会发现其实我们的青春也是过得那么令人神往的!

学会忘记,尽管忘记并不容易,但忘记该忘记的真的能给自己留下过去的美好!

范文3:

改变能改变的

幼时的我想当宇航员,是因为觉得宇航服特别好看;儿时的我想当一名作家,觉得自己能决定那么多人的命运倒也蛮新奇;如今的我想成为一名老师,教育未来的花朵,日子也过得安稳。

这算不算改变?梦想被时间一点一点地冲刷至渺小,幼时宏大的梦想,如今却变成最普通不过的职业。我改变了什么?到底又是什么改变了我?这是能改变的改变吗?这个问题一直纠缠着我,直到我动笔写这段文字时我才揭开了答案。

经历过岁月的蹉跎,时光的洗礼,有的人从风华正茂变得两鬓斑白,有的人从咿呀学语变得亭亭玉立。世间没有亘古不变的东西,大海兴许会变成高山,陆地也许会变成海,兴许太阳,月亮,星星都曾改变过。沧海桑田又沧海桑田,谁能告诉我,有什么从未改变?

时间是个有趣的玩意儿,它总能让自己变成不同的样子出现在你身边,也总悄悄的,在无形之中将你改变。有些很简单的例子。还记不记得第一次读《小王子》时的感觉,是不是只注意到了那朵娇滴滴的玫瑰花?可现在呢?还是只注意那朵玫瑰花吗?不是的,我爱上了那片金黄的麦田,同时注意到了那只守候小王子的狐狸——这就是改变。

时间让一个男孩从酷爱奥特曼变成一个散发古龙的男人;让一个女孩从芭比的世界挣脱又掉入各种色号的口红世界。改变不意味着成长,但成长却一定要改变。没办法,在这个世界,那你不改变就只能被超越,是很残酷,但更是事实。

而如今我又改变了什么?

改变是和时间分不开的,像一家人没法分家那样。你想变成什么样,会变成什么样,最终又变成了什么样,看你如何抉择。

我们没有改变春夏秋冬的能力,我们无法改变星星,月亮,太阳,我们无法改变已经发生的结局。只有改变自己,适应这个不太温柔甚至有点残忍的世界,想被温柔以待,只有改变自己。

只是希望最后,所有人都可以变成自己喜欢的模样,别一生碌碌无为,到头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黎明的曙光又照进屋子里,今天要不要试一试改变自己?这是我能改变的!

范文4:

接受不能改变的

有很多人的情绪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比如当阳光明媚时心情也就开朗,做事也有干劲;而阴雨绵绵之时便会情绪低落,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来。但是我们要明白,外界环境是客观的,而我们的心情则是主观的,我们不能改变外界环境,但是可以控制自己的主观感情。也说是说,快乐还是不快乐,选择权在我们自己的手上。 

有一个智者遇到一个失恋的女人问清情况后告诉他难过的人是他才对啊。女子听了之后深觉有理,心情慢慢开朗起来,不再像当初那样难过了。 

这个小故事可以告诉我们,心情的转换只在一念之间,而选择一个快乐的心情却可以影响我们做人的态度。无论我们心情是怎样的,客观现实都是不可改变的,天气不会因为从你的心情而选择是阴还是晴,已经发生的事情也不会因为你的心情而改变结果,我们惟一能做的就是调节好自己的心情,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人生。 

很多时候我们甚至会因为这一念之间的转换而改变自己的人生。其实每个人都想拥有完全顺心的生活,但是谁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地球不会按照你一个人的意愿来转。但是往往人们会忘记这一点,总是希望别人或四周的环境来适应自己,却不知道要主动去适应别人和四周的环境。而懂得柔与忍的做人哲学的人才知道要征服自己、改变自己,从而获得战胜一切挫折的力量。 

从前有一个国王,他统治着一个富足的国家,但是那个时候还是没有发明鞋子,所以这个国家的人都不穿鞋。有一天,国王徒步走去一个离王宫较远的地方视察民情,因为是第一次步行出远门,而且路上崎岖不平、沙石遍地,国王感觉脚底十分疼痛,于是国王下令将他要去的道路上统统铺上皮革,但是这需要成千上万张牛皮,要花费大量的金钱。而且,恐怕把全国的牛都杀了剥皮也不够用的。于是一位大臣向国王建议说:“英明的国王陛下,其实我们不需要花那么多钱,您只需要割下一小块牛皮,包上您的双脚,就可以起到同样的作用啊。”国王惊讶不已,立刻接纳大臣的建议。从此这个国家开始有了鞋子。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如果强行让外界适应我们的话,可能会花费巨大的代价,而且还不一定能取得成功,倒不如接受不能改变的更轻易些。

【详解】

本题是一则命题作文。从四个分句中任选一个成题目,进行写作。

1.《记住该记住的》2.《忘记该忘记的》3.《改变能改变的》4.《接受不能改变的》

首先审题,确定立意。四个题目结构完全相同,内容各有侧重,记住、忘记、改变、接受,这些都是构成人生态度的必需品。

记住什么?一些美好的回忆,对你好的人,你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你的欢乐,你的幸福,你人生路上的转折点或者是足以铭记一生的教训……整个人生长路,这些是等你到老去时,最值得回首的往事。

忘记什么?给你痛苦和不安,难以挽回的人,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如名利、悲伤、悔恨、怨愤等能造成负面影响的,不要给自己徒添烦恼。

人生在世,总是要有点用处的,连李白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因此,我们可以尝试着去改变什么。改变什么呢?自己的心态,社会中的不公平、不道德,愚公尚且能移山,我们不必非得移山,但可以力所能及地为这个社会变得更好而付出点什么。

不要为还没发生过的事情而烦恼,也不要对已经发生的事情而恐惧。还没发生的,不一定就会来。而已经来了的麻烦,哪怕再害怕也没用,还不如去好好面对呢。因此坦然接受现状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从文体和结构上来说,前两个题目《记住该记住的》和《忘记该忘记的》因为和学生的生活比较贴近,可以想到的事例较多,因此适合写成记叙文或散文。但不要忘记一定要有适当的议论文字来点题,做到中心突出,画龙点睛。

后两个题目《改变能改变的》和《接受不能改变的》,可以选择自己最拿手的体裁来写,可记叙自己的一段改变或接受的经历,也可以就改变和接受阐发观点,赞成还是反对,要态度明确,立场坚定,还可以抒发自己的感想,但一定要结合事例来写,切忌把这两个题目写成四不像文体,空发感想。

一株蒲公英的种子应该铭记的是风让它独立生长,应该忘记的是风让它远离母亲的温暖怀抱;它可以通过自己的一己之力,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也可能在飘飞很久之后,只能接受自己的魂飞魄散。

一粒沙应该铭记的是水将它带到海的身边,使它看见了海的辽阔,应该忘记的是水让它从巨石被分解成沙的耻辱;它可以经受万般痛苦,让自己变成美丽的珍珠;也可能永远只是大海深处的一粒普通不过的沙子,多它不多,少它不少。

做人就是这样,要么就安之若素,要么就奋勇前进,永远都不要太去强求什么。这是这四个题目共同的主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3年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主题训练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
记住该记住的
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
一日禅:记住该记住的
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