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摘要:只有充分调动起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才能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关键词:课堂教学 主体自主学习

语文教学是工具性和思想性的统一,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实施素质教育贯彻新课标的主要阵地之一,可是,长期以来,老师讲学生听,甚至不听,满堂灌似的教学现象占据着整个课堂。久之,学生就慢慢地丧失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其本来富有美感、生动活泼、充满诱惑力的教学变的呆板、单调、乏味。结果是老师苦恼,学生不满。穷其原因:在于老师只从自己的个性特点和教材分析出发,忽略了教学中的主体——学生的自主参与因素。造成了“教”和“学”两者脱节。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教育理论的学习中认识到:只有充分调动起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才能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一、把学生当做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任务主要是激励和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完成特殊的认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也是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过程,由于语言教学的特点,知识前后关联密切使学生有可能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达到对新知识的认识,用新知识来激活旧知识,唤起内心的体验,自然而然地完成这一过程。只有当学生遇到认识上的障碍时,才需要教师给予有力的帮助,教师的作用应当是“不启不发”。因此教学中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即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可是,由于我们过去的教学中仅仅漫步于教哪些知识,没有把主要精力迁移到探究主体如何愉快地接受知识上,因而满堂灌,枯燥乏味,多分析少提问的后果。答案也仅仅以教参为本,学生很少有独立的见解,学生的思维深度难以介入,情感的投入也很少渗透,大多数学生是迫于被动的应付,几乎少见参与意识,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贯彻实施素质教育,实施新课标,在课堂教学中,要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待,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大大地承认学生具有独立的人格和个性,承认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一名教师只有树立了以学生文本的思想,完全树立起学生是主人的观念,在备课、授课中关注学生。才能根据受教育者——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方案。只有这样教师才不是一人唱“独角戏”,而是“合唱团”在的指挥员和领唱。如此课堂气氛才能活跃,才能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的个性差异,决定了教学中既要因材施教又要注重整合课堂资源。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有思想、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教育就不可能用一个标准、一把尺子去衡量千差万别的众多的学生,而应当我帮助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个性特长,从某种意义上讲,语文教学就是师生在平等的基础上心与心的交流与沟通。而正是这种充满“民主平等”色彩的教育中,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从而有所感悟,有所提高。可以说这种学习与提高是在不自觉的状态下进行的自由个性的发挥。当然,语文教学绝不是漫无边际的“撤啦”,还是受到一定限制的,交流中,教师知识其中的“一员”,教师的见解只是其中的“一种”,教师如果用所谓的标准答案来规范他们,势必会抑制学生的积极性。须知学生对未来世界充满了好奇和疑问,这正是他们认识世界的内在动力,是一种最难能可贵的品质。教师只有因势利导,保护和鼓励学生的这种好奇心,这就是老师引导他们走向成功的关键。不断满足学生的这种质疑心理,也是教育的基本任务,因此应该允许他们“各抒己见”“百花齐放”。在信息时代,学生接受知识途径和知识量也不少,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大的资源库,因此应该给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培养他们主动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习的“苦”当作自我需要的“甜”,把全部精力和情感集中到课堂上来。把个体学习演变为集体学习,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三、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当今的时代继往开来、竞争激烈、优胜劣汰、蓬勃发展,时代对人才的要求绝对不仅仅是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掌握高科技而已,而且还要求具备心理上及社会文化的高素质,语文教学不是单单追求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某些能力的提高,而是同时着力培育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培育学生的创造能力。站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度进行语文教学,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只有这样,才能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发展需求的人才,在教育史上,我们一贯主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在共同探究中产生共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整合学校生活中,各种因素、各种媒体交互向他们渗透,在这种情况下,对教师的素质、教师的课堂要求是相当高的,教师在具备宽广博厚的文化知识基础上,最主要的还是要始终实实在在、诚心诚意地把学生当中学习的主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四、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积极开展合作式学习。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学校教育再不说人们接受知识与信息的唯一途径,教师“传道、授业”的地位正受到巨大的冲击,学生能够借助于现代技术手段多渠道、多方面、立体地获取各种信息。应当承认我们在许多方面确定不如学生,许多方面还应当向学生学习,“弟子不必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教学过程也是互相学习、互相提高的双向交流的过程。一方面,学生潜在的能力发挥出来,反过来会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和学生紧密配合,适时引导学生,尽量让学生观察、思考、探索、表述、发现问题、质疑问题,甚至允许学生标新立异。如此乏味、枯燥地教会变得轻松愉快,师生关系也变得和谐。在新课改中,我做了以上几点有益的尝试,衷心希望广大同仁能给予我批评指正。

参考书目:

1、《中国教师最需要的新理念》,管向群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2、《新课程怎样教》,吴效峰主编,沈阳出版社。

3、《中学语文 新课程教学法》,郭根福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什么样的课是好课
课改背景下“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建构结题报告 - 精品课题 - 课题研究...
中学语文界四大名家教学风格与理论述评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让课堂充满活力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新探索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