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

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

【摘  要】学生的各种阅读能力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言语交际能力的基础。因此,应该把“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增强对字、词、句、篇的理解,让他们在阅读中不断丰富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达到了应有的目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培养

阅读能力的培养最容易体现效果的是语文课。《初中语文新课标》中规定“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因此,语文学习的主要功夫在于“读”。好的词语、优美的句子、精巧的构思等等,这些都离不开读,在读中去感悟、品味,从而吸收和借鉴。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觉得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组织学生多彩阅读

    让学生在默读、自由朗读、展示性朗读之后,充分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古人云:“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读”是吞食,咀嚼,是最简便同时也是最有效的阅读训练方法。“读”是语文教学的根基,也是品位式探究最基本的形式。在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篇章,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默读、朗读、吟咏、背诵,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增强对语言,语法,表达方式,思想感情的感性认识,并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言语形式的内化。以教读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为例,这是一篇声情并茂的春之赞歌,如果去句句分析、字字讲解,不知会怎样的支离破碎。所以上课时,以诵读为主。第一步让学生闭目静听,感受那轻柔、舒缓的配乐朗读。听完之后,让学生回忆在文章中作者都写了哪些春景?第二步是打开课本,再听录音,并小声跟读,在这样的情境中,不用特别强调,学生自然把握住了课文的感情基调,本课首要的教学目的已达到。第三步分组分段朗读,揣摩研究文章中的重点词汇。第四步全文朗读,通过反复朗读,对作者“盼春——绘春——赞春”的思路一目了然,五幅绘春图也了然于胸,其优美的文字,片断也能够当堂背诵,脱口而出,这样三课时,贯穿于朗读背诵中,让学生品味了这篇脍炙人口的美文,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本课的教学目的。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的语文教育方式单调乏味,教师满堂灌,学生的思维跟着老师转,以致迷失了自己,丧失了阅读的渴望。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就要把大量的时间交给学生,激发学生自主体验,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体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在阅读中都有或多或少、或精彩或粗陋的体验,老师要引导学生把体验说出来,然后进行讨论,那么就会出现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体验的碰撞,在碰撞中体验得到交流,思想得到沟通,这时,学生会通过自己的再思考,获得更多更精彩的体验。

    三、养成有目的阅读的习惯

有目的阅读主要包括选择读物和阅读文本的目的性强。培根说:“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阅读书籍,可以开启人们的心灵之窗,可以逆造人的灵魂,改变人的性格,引导人积极向上,但无奈书的种类实在太多,而且中学生的时间也非常有限,所以阅读一定要有目的性。如果漫无目的在书海闲逛,甚至是苦读,恐怕也没有多大意义。有些书可以使人增长知识,有些书可以使人从中得到乐趣或刺激,有些书却可以使人获得思维品质上的飞跃。书本的价值各不相同,我们中学生不但要根据自己的兴趣,更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目的选择不同的读物。中学生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思维理解的形成时期,思想波动比较大,急需一些好书来给大家指明前进的方向,来培养稳定的思维品质。所以中学生应该多读一些历史著作来丰富个人的人文内涵,多读一些人物传记来激励自己的思想、历练自己的品格,多读一些世界名著来丰富自己的情感,多读一些基础哲学和美学方面的著作来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四、阅读要与写作训练相结合

正在使用的新教材采用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双线结构,但以读促写,以写助读的思维很明晰;在阅读的过程中安排片断作文,在写作指导的同时又顾及课文。编者意图是很明鲜。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用读写结合的方法来促进读促写。“写”对“读”有着重要意义,无论是模仿性的写还是创造性的写,它的前提都是认真审读原文、段,弄清原文的所用的表现形式与主旨意图,之后才能加以仿写。仿写,能有助于把握总--总的行文结构。与此同时,仿写还能引发学生对作者写作心态和运思的揣摩,促进对课文和写作两方面的感悟。

    五、指导学生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开放型阅读教学,要超越“封闭性”的阅读教学,既要继承以提高文学鉴赏水平为目的传统,又要开拓文学鉴赏领域。教学上不能够再“以本为本”、“以资料为资料”,应该以课本为主干,以资料为繁枝,以学生见解为茂叶。我们要允许和鼓励学生有多角度、多层次的见解。总目标第二条提到: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中华文化之博大,任何一种课本都只能精选极少的一部分来介绍,单靠课本去体会它,是很困难的。同样,不管是哪种文化现象,资料中的见解都是因人而异的,要让学生知道,只能拿来作为参考,拿来启发个人思维。教师本身更要知道,拿别人的见解强加于别人,在开放型的教学中是吃不香的。

六、阅读方法要有科学性

学生课外阅读是随意的、自由的,但决不是“放羊式”的阅读,教师要正确地把握方向。一般来讲,学生的课外阅读可分为自主型阅读和指导型阅读,自主型阅读是完全按照学生自己的意愿进行的,指导型阅读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通常情况下,教师要给学生布置阅读的目的、任务,提出要求,推荐一些书目,学生则根据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还要对价值的材料及时笔记,及时获取有用的文字信息,然后把摘录的笔记进行整理,去粗取精,保留有价值的信息资源。我一般会要求大家从文体、文题、层次、中心、写法及现实社会意义等诸多角度去考查阅读文章。

第一,文题。要读懂一篇文章要先审文题。文章题目在读懂文章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它往往是文章中心的集中表现,或者是一条线索等等。明白文题在文章中的作用,才能顺藤摸瓜,读懂文章。如《济南的冬天》题目就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个特定环境的冬天,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冬天,一看题目便明白文章的中心,一目了然。

第二,理清文章的层次可帮助我们掌握文章的脉络。阅读一篇文章,先明白文章叙述、描写或说明对象,再看围绕这一对象分几个方面来写,即文章层次。

第三,中心是阅读文章时对内容方面的又一要求。读一篇文章总要明白文章说了些什么,哪些是对文章内容的精练概括即文章中心。抓主笔阅读,能产生认识上的飞跃。主笔一般是主旨的体现,抓住主笔,可牵一发而动全身。

第四,阅读时要注重阅读速度。阅读分浏览式的快速阅读和字斟句酌的研究式阅读。快速阅读要求能尽量在短时间内完成阅读内容。在对内容的把握上要求能了解课文大意,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概括了解。字斟句酌的研究式阅读要求对课文内容理解比较透彻,包括对一些小问题的探究。当然,这种阅读所用时间相对于快速浏览式的阅读所用时间要长得多。毕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要透彻得多。这两种阅读各有针对性。

总之,要提高阅读能力,要有正确的阅读方法,养成好的阅读习惯,拓展阅读领域,通过品读和交流,更好地领悟文学作品蕴藏着的灵性与思想,感受那充满魅力、充满人性的语言美,在心灵上受到震撼,在人格上得到熏陶,从而产生巨大的人文价值,并内化为一个人的情感,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培养学生的悟性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朗读教学策略的研究》实施方案
初中语文学习方法视频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工作计划,学科教学方案大全
浅谈初中语文朗读教学(方法运用)
近十年语文朗读教学研究述评 >>小语论文>>论文>>63语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