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用四个故事告诉你,学会自律的四条秘籍

文/小宋老师

如果只让我推荐一本可以真正帮助心灵实现成长的书,我一定会推荐这本书——《少有人走的路》。

作者斯科特.派克是美国著名的心理治疗师,他写的这本书,靠着口口相传,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连续上榜近20年。

这本书对自律这个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且一针见血的指出——解决人生问题的关键就是自律。

关于如何自律这个主题,其他的书或文章更加偏重探讨一些方法论的东西,而这本书却强调如何通过思维方式的转变,来实现自律

我认为,方法论能够治标,而思维方式的转变才能治本。

斯科特指出,自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包含着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这四项原则。

下面,我们就通过四个故事来深入了解一下这四项原则:

1. 推迟满足感

小美和小丽在同一个公司上班。

小美见到人就会说,时间不够,自己忙的要死。而小丽却总能不声不响的把事情快速做完,并且还能抽出时间来喝个下午茶什么的。

虽然小美整天说自己忙的要死,但是早晨上班之后,她总是喜欢和别人先聊上一会儿天,然后才磨磨蹭蹭的开始做工作上的事情,通常,难度最大的工作都被她放到了最后去做。

而小丽却和小美不同,她一上班就开始做难度最大、最重要的事情,一直等到把重要的事情忙的差不多之后,才会放松休息。

其实,小美和小丽都很努力。但她们两个人最大的差别就是——是否能够推迟满足感。

小美不喜欢推迟满足感,喜欢上来先做那些容易的事情。而小丽则能够推迟满足感,喜欢做完那些重要的事情之后再去放松自己。

也许你会说,不管是先做容易的事还是先做复杂的事,最终只要把重要的事情给做完了,不就行了吗?

然而,这两种不同的做事风格会对一个人的心理产生完全不一样的影响:小美会长时间的生活在压力之下,而小丽却能够从容的掌控生活。

不信接着往下看。

假设小美和小丽一天都需要工作八个小时,而特别重要的事情通常只需要在一个小时内完成。那么,小美经历的是八个小时的痛苦,而小丽却只需要经历一个小时的痛苦。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虽然小美一直在通过拖延的方式逃避那一个小时的痛苦,但是她的心里却始终在为那件重要的事情隐隐担忧(这就是为什么她见人就会说自己忙的要死)。

在担忧了七个小时之后,小美终于决定在下班前最后一个小时完成那件最重要的事情。于是,小美整整痛苦了八个小时。

而小丽一上班就开始做那件最重要的事情。在痛苦了一个小时之后,小丽完成了那件最重要的事情。于是,在剩下的那七个小时里,小丽都可以心情轻松的去做其他的事情了。

读到这里,也许你会发现:推迟满足感——先挑最硬的那根骨头去啃,其实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买卖。

2. 承担责任

小强大学毕业已经两年了,整日在家玩网络游戏。小强觉得自己活得很失败,过得很颓废。

小强的家住在一所小县城里。他也曾想过,像身边的几个朋友一样,去大城市去打拼。但是父母揶揄他说,“看看你到现在都无法照顾好自己,也没有什么一技之长,去大城市工作,你能养活得了自己吗?”

小强担心真的无法养活自己,于是悻悻的退了下去。

有一次,小强产生了自主创业的想法——准备在离家不远的地方租一个门面房,开一家小吃店,专门卖肉夹馍和臊子面。

当他鼓起勇气把这个想法告诉父母的时候,妈妈一直摇头,爸爸说那个门面房的位置不适合做小吃生意。最后,父亲甩了一句,“如果你不害怕赔钱,那么你就去做吧。赔了钱之后,可别责怪我们当初没有提醒你。”

小强害怕真的被爸爸言中,于是就偃旗息鼓。

总之,有好几次,小强下定决心要改变现状。但是没过多久,小强又开始重新沉溺于网络游戏。

表面上看,小强是一个非常缺乏自律精神的人,整天玩游戏,不干正事。但是小强的真正问题却是——害怕承担责任。

他害怕要去承担自己失败的责任。他害怕自己去大城市打拼之后,真的无法养活自己。他害怕自己开了小吃店之后,真的要赔钱。于是,他就只好呆在自己的舒适区,不敢迈出半步。具体表现就是,整日沉溺于网络游戏,过着一种颓废的生活。

小强要想变得自律,必须要从敢于承担责任开始,哪怕是一次巨大的失败也在所不惜。而人们往往会在失败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那些像小强一样,整日抱怨父母对自己的人生干涉太多,但却又不敢反抗、听命于父母的人,其实本质上还是害怕承担责任。

因为当一个人按照父母的意愿去行事的时候,即使是失败了,也不必为失败负全部责任。因为这个人可以推脱责任,怪罪于父母,说当初是父母硬要求自己这样做的。

只有敢于承担责任,才意味着一个人在人格上的真正独立。而只有敢于承担责任,才能做到真正的自律。

3. 忠于事实

我的一个学生小华,已经毕业工作好几年了。

他对自己的工作并不是很满意,同时又对心理学异常热爱。因此,他不止一次向我透露过想要考心理学研究生的想法。他想要通过考研来改变自己的境遇。只是他好像一直没有采取具体的行动。

最近一次,他又过来找我聊报考心理学研究生的事。我有点不耐烦了,于是就直截了当的问他:我感觉你有点太懒了吧,每次问完我这么多报考信息,为什么却迟迟没有采取行动?

“其实,老师,我感觉自己有点舍不得单位里那几个玩的还不错的同事。离开他们,我感觉就像是背叛了他们一样。”学生告诉我说。

“既然你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迟早要离开公司的,你们总有分别的一天。再说,现在通讯这么发达,离开公司后,你可以继续和同事保持联系。而且你考的也是本地的研究生,周末可以继续和公司的同事聚会啊。说不定没有了利益关系,你们可以比以前相处的更好呢。”我讲出了自己的看法。

“可是,老师,我觉得在任何一家单位,至少要干满五年,才能学到真正的东西吧。”学生又继续诉说他的理由。

“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的。你已经在这家单位工作三年多了,请问你现在学到了多少东西呢?你的主要问题是不适合目前的工作,而不是还能从目前的工作学到多少东西。如果你不喜欢这个行业和这份工作,学到的东西也没有办法真正的迁移,反而还有可能消耗你更多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我苦口婆心的和学生解释道。

听完我的一番话,学生陷入了一个短暂的沉默,然后告诉我说,“老师,我好像真的是被很多错误的观念所困住了。”

表面上看,小华是一个缺乏自律精神的人,一连几年想要报考研究生,最终都没有真正采取行动去做这件事情。但是小华的真正问题却是,他被自己脑海中太多的歪曲的信念所捆住,无法采取行动。例如辞职就是对同事的背叛以及一项工作至少要干满五年等等。

对于小华来说,要想做到自律,必须要学会忠于事实,用理性的思考去检验脑海中那些歪曲的观念。

只有做到去伪存真,从客观的角度去审视脑海中的这些观念,才能破除思想上的束缚,走向真正的自律。

4. 保持平衡

前苏联有个昆虫学家叫柳比歇夫。但是他真正被人们所熟知,并不是因为他在昆虫学方面的贡献,而是因为他所独创的时间统计法。

他从26岁开始,就坚持每天对自己的时间进行详细的记录。从刮胡子到收集昆虫标本,都被他一一记录了下来,并且记录了长达56年之久,一直到他去世。

在读完专门描写柳比歇夫时间管理方法的书——《奇特的一生》之后,我发现有一个观点特别吸引人:

通过长时间的时间记录,柳比歇夫发现,人们每天的有效工作时间实际上是有一个限度的。柳比歇夫保持的最高记录出现在1963年,那一年他平均每天高效工作5小时29分。

也就是说,无论你具有多么强悍的自律精神,也没有办法一天24小时都能够保持高效学习和工作的状态。

我自己也尝试过去记录时间,后来发现,一天能够保证5个小时的高效学习时间已经算很不错的成绩了。

换言之,虽然我们一直都希望自己变得更加自律一些,但是我们没有办法变得彻底的自律。我们需要及时的进行休息,需要对自己进行恢复和调整。

自控力的相关研究也发现,人的自控力实际上是有限度的。如果当你感觉非常疲惫,依然强迫自己继续工作和学习的话,这种过度的自律会削弱免疫系统或者是增加患病的概率。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当中曾经说过,过度不及都是不道德的行为,真正有德性的人,会保持一种适度的中间状态。这种中间的状态,就是自律的第四条原则——保持平衡。

前面我们讲到了自律的前三条原则,实际上我们还应当用保持平衡这条原则,来统摄这三条原则。具体来说就是:

既要懂得推迟满足感,但同时又要懂得适当享受生活,避免活得太苦太累;既要承担责任,但也要学会拒绝不属于自己的责任,避免给自己增添太多不必要的压力;既要学会忠于事实,但是在悲观绝望的时候,也应当把未来看得比实际更加美好一些,告诉自己说,事情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

我们追求的应当是,一种恰到好处的自律。

参考图书: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中国商业出版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的自律胜过你的能力!
孩子做作业磨蹭后面不为人知的秘密
《少有人走的路》精彩书摘(一)
整天说自律,你真的懂自律嘛?
《少有人走的路》【摘要】
自律很难,我把它拆成四个可执行的方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