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下肢系列——踝关节融合手术操作


踝关节炎可以发生疼痛、关节不稳、活动度减少和功能障碍。最常见的踝关节炎是由创伤后引起,包括软组织损伤和韧带功能缺陷。目前,对于经保守治疗失败的踝关节进行性关节炎,踝关节融合术是金标准。
踝关节融合术是治疗踝关节重度关节炎的终极手术,其目的在于解决患者踝部的疼痛,以牺牲踝关节活动度(可通过踝关节周围关节的功能进行部分代偿)来换取(受限制的)行走功能。


踝关节融合术的最佳位置

屈曲0°、外翻5-10°、外旋5-10°、距骨轻度后移


踝关节融合术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  尽量形成面积大而平整的骨松质面,并且使其接触以利融合
2  用坚强的内固定来维持固定位置,必要时同时应用外固定
3  后足应该与小腿,前足与后足对线一致,使足部可以跖行

踝关节融合方法很多,显露途径也有不同,常用的有前侧显露与外侧显露。外侧显露比较充分,病灶清除彻底,且较安全;前侧显露较差,病灶清除不易彻底,仅用于融合。 

手术操作
一  外侧显露:

1、外侧切口
沿腓骨下段后下缘弧形切开,下端自骰骨前缘开始,上端至外踝上8cm处,拉开腓骨肌腱,骨膜下剥离腓骨(其下端的距腓、跟腓韧带须保留),在踝上6~7cm处切断腓骨下翻,即可显露踝关节。

2、切断并下翻腓骨下段,显露踝关节


3、复位腓骨,螺钉固定
将腓骨的胫侧面凿或粗糙面,切除距、腓骨对应的软骨面,在胫骨的外侧凿一与排骨下段相应的浅骨槽,并自其下段刮除部分小块松质骨,备作填充融合面的残余间隙。然后,由专人保持踝关节于功能位(屈曲90°、中立位,注意防止内、外翻或内收、外展)。将腓骨复位,嵌入胫骨骨槽内,在将踝关节上下加压、使胫距关节面紧密接触后,用2~3枚螺钉内固定腓骨干于胫骨及距骨上。在关节间隙及植骨缝隙中用松质骨填充。松开止血带,彻底止血后逐层缝合。

二 、   前方显露


1、 切口及浅层神经、韧带

2、找出胫前血管神经束
 

 3、踝部前外侧血管及神经
 4、显露胫骨下端、踝关节、距骨及舟骨

0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踝关节融合术
踝关节骨折分型及治疗
记忆卡片系列--胫骨腓骨
拆书笔记:解剖学操作指南——小腿后、外侧骨筋膜鞘
小禾谈足论踝---踝骨折
下胫腓联合损伤的 3 种手术固定方式剖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