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木活字修谱师用一本本族谱 记录温州人血脉传承的故事

家谱,是一个距离现代生活越来越远的词。但是,仍然有匠人在坚守着谱师的职业。

最近,一部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热播,在一集名为《东源村的修谱师》中,瑞安市平阳坑镇东源村的国家级木活字印刷技艺非遗传人王超辉,成了故事的主角。

60岁的王超辉被称为谱师,在电子排版成为主流的时代,他还在用木活字印刷技术修家谱。拣字、排字、修家谱,这就是他大半辈子的生活。

5000个常用汉字都在160字的口诀里

一个个黑漆发亮的长方形小木框里,密密麻麻排列着三号字体和一号字体的小棠梨木块。每一个小木块上,都刻着一个反写的老宋体汉字。

想在这么多木块里找到要用的字,需要拣字口诀,这也是谱师入行时首先要学的。

160个字的拣字口诀,将5000个常用汉字按照偏旁部首有序地排列,通过口诀,王超辉可以在几秒内拿到想要的字块,码入印盘内。

常年的操作,让王超辉的手指很灵活。他可以一口气在不同的木框里拿上6个字块,再依次排入印盘中。“刚开始学的时候一次只能拿一个,时间久了手指也就灵活了,一次最多能拿上6个。”

木块排版结束后,用蘸了墨汁的棕刷在印盘上反复刷涂,等着墨均匀后,再用一张宣纸轻轻覆在上面。又用另一把棕刷在纸面上轻轻扫动,直到纸背慢慢显出墨迹。宣纸揭起时,就是一张印制好的书页,飘出淡淡墨香。

将若干张这样的书页装订成册,就成了一本典雅古朴的线装书。

满是划痕的手,记录着坚守的匠心

在王超辉的记忆中,他的爷爷做得一手好家谱。因为家境富裕,并不想让子女承担谱师的辛苦,只将这门手艺传给两名同宗的侄子。但是,王超辉从小就喜欢木活字,念完小学时,师承爷爷的一位伯伯问他愿不愿意学修谱,他一口答应了。

王超辉从1973年开始学习,至今已有43年。他的双手充满了划痕,手指也被墨汁染得乌黑,这些都记录着他坚守匠心的岁月。

“木活字印刷工序繁杂,最难的是刻字,因为木块小,又要反着刻字。”王超辉说,刻字需要长年累月的练习,刚开始看反着的字不习惯,现在对他来说已经是常态。

木活字用的木头也是有讲究的,用的是棠梨木,因为棠梨木较硬,而且纹理细腻,经久耐用。“做修谱师没有捷径可走,都是一刀一刀刻下去,一步一步印出来的。”

20多人仍在传承

在温州,宗族文化氛围浓厚。木活字印刷出来的宗谱,字体隽秀、墨迹清晰,能保存上千年,因此温州人都喜欢用木活字印刷的家谱。这也是为什么木活字印刷在温州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像王超辉这样的修谱师,在东源村还有20人左右。在瑞安市曹村镇,也有一位木活字印刷技艺国家级传承人。他们,都在努力传承着这门手艺。

王超辉的儿子王建新也学着这门手艺,现在,一些需要出远门修谱的工作都交给了儿子。

2008年瑞安木活字印刷技术,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中国木活字印刷技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了让更多人知道这门手艺,瑞安市旅游局在东源村开设了一个木活字印刷展览馆,请来几位修谱师在展览馆里展示,吸引着各地的游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就是中国匠人!他在不足一厘米的木块上,一笔一划刻画信念
北京风水博物馆馆长、姓名学专家冯志亮教授谈工匠精神:他的一生平凡而传奇,却曾被赞为“一代神匠”
惊艳!四大发明中的活字印刷他们还在传承!
惊艳!手写字比机器刻的还好看!四大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他还在传承
匠人修炼40多年:他刻的木活字比机器刻的还好
一笔古宋体,五千木活字,承载祖先与未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