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整天摆烂,各种乌龙,啼笑皆非,他也许是中国历史上最奇葩的皇帝


朱由校长成了一个文盲,这事儿主要要怪他的爷爷和父亲。

他的爷爷,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宅男,万历。

万历其人,一生之中留给人们最大的印象,那就是皇帝一个月之中总有那么二十多天不想上班。

这位明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48年)每天最大的爱好,就是把自己关在屋里睡觉。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人都会睡觉,人也都会做梦。

有没有把梦做完的,但从来没有做梦不醒的。

将近二十年的消极怠政,封闭了皇帝的内心世界,也让皇帝不再去关心有关他的任何事情,而这其中,就包括对皇子们的教育问题。

万历的儿子朱常洛本身文化水平就不是很高,当了皇帝不到十天就得了病,没活过一个月就驾崩了,更是没有时间栽培自己的儿子朱由校。


爷爷不疼,爸爸不管,年幼的朱由校自小长在深宫之中,没有名师辅导,也没有上过一节文化课,这就导致朱由校的文化水平极低,到他登基前后,除了会写自己的名字之外,再多一个字都写不出来了。

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

江西府一带爆发匪患,当地巡抚十分尽职,短短两个月即剿灭了叛匪,平定了江西全境。

巡抚打了胜仗,当然要上道折子报告皇帝,一来汇报一下自己的工作,二来如此大胜,皇帝知道,必然龙颜大悦,搞不好还能混点赏赐。

这位巡抚写折子的时候,用了一个极为生僻的成语,即“追奔逐北”。

这个成语,出自西汉将领李陵的《答苏武书》。

“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灭迹扫尘,斩其枭帅。”——《答苏武书》

原意是指追击战败逃窜的敌人,有时候也称作“追亡逐北”。


折子由地方到中央,到内阁手里,内阁的大学士一看,并非什么咬文嚼字的申论,也并非什么蕴含道理的时政,而只不过是一封普普通通的捷报,实在用不着批注,所以直接送交到了司礼监。

结果本朝司礼监的太监们,文化水平也不是很高,宣读奏折时,把“追奔逐北”念成了“逐奔追比”。

四个字念错两个字,还把前后顺序给弄错了,那这和原本的意思可就大不相同了。

“逐奔”倒还可以理解,是追赶溃逃的敌军的意思,但“追比”不是个好词,意思是指求财,分赃。

两个词一组合,原本是江西将士们奋勇杀敌,追赶逃窜的敌人,就变成了江西将士们奋力追赶敌人,原因是因为想要获取敌人身上的财物,并且据为己有。

熹宗皇帝听来,不由得勃然大怒,结果这位倒霉的江西巡抚不仅没有等来皇帝的封赏,反而等来了自己被罚俸半年的消息。


然而,皇帝闹出的乌龙,不止这一件。

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

暹罗,流求,扶余三国遣使进贡,向大明皇帝进献宝物。

您别看当时明朝西北有匪患,辽东又有女真作乱,但是在东亚地区的影响力还是十分巨大的。

番邦各国都以明为天朝上邦,时不时就派人过来送礼。

国与国之间送礼,那就不是小礼,而是大礼。

而翻看当年的礼单,作者更是惊诧于邦国们的财大气粗。

琉球进贡的是,紫檀温木椅,上品醒酒松。

暹罗进贡的是,五色水晶屏,鎏金三眼铳。

扶余进贡的是,紫金翡翠冠,轻纱琉璃裙。


(魏忠贤 形象)

并且,为了防止语言不通,使者们献上的礼单,一早就被十分贴心地翻译成了汉文,送到了皇帝身边的当红太监,魏忠贤的手上。

魏忠贤是高级太监,太监中的战斗机,玩权谋他在行,但搞文化也是白给。

魏忠贤看来看去,看不懂,也不好胡说八道,于是又呈送到了皇帝的手上。

朱由校拿过礼单,心凉了半截,您说怎么着?

一个字也不认识。

各位,贴心倒是十分贴心,但关键是别说翻译成汉文,就算是翻译成文言文,朱由校他也读不懂啊,皇帝实在是没那个文凭。

皇帝虽然不识字,但皇帝十分乐于开动脑筋,他结合当下的场景一看,认为底下站着的既是番邦的使臣,搞不好是过来交涉领土争夺问题的。

大明到了自己手里,已经日渐式微,西北群匪割据,辽东大部失陷,恐怕这些番邦小国现在也要来趁火打劫。

于是,朱由校再一次勃然大怒,说出了这么一句话:

番邦小国,好没道理!

一声怒吼过后,皇帝愤然离场,拂袖而去,只留下三个傻在原地的番邦使者。

我想,此时这三位番邦使者的潜台词一定是这样的:

有没有搞错?我们来送礼还送出不是了?

当然了,既然刚才提到了魏忠贤,那我们也必须要讲一讲他的故事。

文章的主人公是天启皇帝朱由校,但如果想要讲明白朱由校,就必须提到魏忠贤。

这位有明以来,地位最高,权力最大,势力最广的宦官在天启一朝,几乎可以说是把皇帝的风头全都抢走了。

不过与其说是魏忠贤抢走了朱由校的权力,倒不如说是朱由校亲手把权力送出去的。


原因无他,也是因为这位皇帝和明朝历史上的所有皇帝一样,有着极其浓重的个人爱好。

宣宗皇帝朱瞻基爱斗蛐蛐儿,经常上朝也带着,武宗皇帝朱厚照爱旅游,一个月有半个月不在紫禁城,而我们的明熹宗朱由校,一不爱玩乐,二不爱享受,一生之志向,只不过是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做手工。

封建帝制时代,这个世界就宛如一座山峰,山脚之下,是万民百姓,山腰之间,是朝廷百官,而山顶之上,便是王朝的帝王。

一个人如果想要牢牢地站在群山的最高处,那么他就必须学会忍受无穷的寂寞。

那些可以忍受寂寞的人,他们会把自我的意志奉献给自己所处的时代,例如,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把一生都奉献给了治贪,而成祖朱棣则把所有的岁月都留在了战场。

而那些无法忍受寂寞的,例如朱由校,则把自己毕生的精力都用到了木工活计上。

皇帝对木工活的兴趣远远大过他对当皇帝的兴趣,这位皇帝能做木雕,木刻,木床,任何和木制品有关的东西,帝王总是手到擒来。

并且,皇帝搞木工活儿, 俨然已经到了十分沉迷的地步,经常把自己关在屋里,一关就是一星期,往往这一件花了不少时间,刚刚做完,又要马不停蹄的去赶制下一件。

朱由校把自己的工作时间排的可以说是满满当当,上午画图纸,中午刨木头,下午做木刻,但就是腾不出一点时间来治理国家。

魏忠贤同志十分狡黠,他往往趁着皇帝刨木头正刨得不亦乐乎之时递上折子,请皇帝处理,而皇帝兴致正浓,哪儿有时间处理国事,所以大都粗略一看,一干事宜全都交由魏忠贤全权负责。

有了皇帝的授权,魏公公可就好办事儿多了。

关于魏忠贤,介绍他的文章太多,作者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我们只需要知道,这是明朝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奸臣,乃至可以称之为没有之一的那种。

独揽大权,操持国事,拉帮结派,党同伐异,贪腐腐败,迫害忠良......

您能想到的有关奸臣能做的事儿,魏忠贤都做过。

您想不到的有关奸臣能做的事儿,魏忠贤也做过。

可以这么说,只有您想不到,没有魏忠贤做不到的。

在作者眼里,魏忠贤是一个十分纯粹的人,当然,是纯粹的奸臣,坏人。

乃至于坊间竟然有“魏忠贤不死,大明不灭”的传闻,作者实在是大跌眼镜。

历史可以戏说,但不能胡说。

将一个误国误民的权宦捧上神坛,无疑是一种历史的悲哀。

现在,情况已经明了。

明朝内部,朝堂之上,魏忠贤独揽大权,一步一步将帝国推向深渊。

西疆北域,农民起义不断,民生矛盾频繁。

各地天灾横行,旱灾,蝗灾,时疫流行,乃至于就连北京城都发生了“王恭厂大爆炸”这样骇人听闻的历史事件。

(天启大爆炸)

而辽东一代,逐步强大的女真人蠢蠢欲动,随时有可能冲破帝国的防线,可明王朝自“萨尔浒之战”后,损兵折将,已经再也没有能力组织起行之有效的保卫力量了。

这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大明,这是一个岌岌可危的大明。

谁来拯救大明?

谁来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没有人回答。

我们听到的,只是紫禁城中传来的一声一声沉闷的锯下木头的声音。

天启七年,公元1624年,按干支纪年法,是一个丁卯年。

这一在,在欧洲爱尔兰芒斯特的一个贵族家庭里,诞生了一个健康活泼的小男孩,这个小男孩长大之后,成为了世界闻名的化学家和物理学家,即罗伯特·波义耳。

在荷兰草原,最后一头纯种野牛在本世纪灭绝,实在是生物界的一大遗憾。

也就是在这一年,久不出宫的明熹宗朱由校不知道怎么来了兴致,突然决定要到西苑划船游湖,结果游湖途中,天色大变,狂风肆虐,皇帝一个不小心落了水,救上来之后又惊又病,很快就驾崩了。

天启七年,八月二十二日,朱由校龙驭上宾,大行而去,由于皇帝无子,遂传位于自己的弟弟,信王朱由检,即后来的崇祯皇帝。

崇祯,这是大明王朝最后一位皇帝,他会将大明带向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

这个答案留给之后的文章,现在,让我们在文章结束前,为朱由校留下一句评语:

天启皇帝朱由校,他不是一个好皇帝,也算不上一个好人。

人生在世,难免沧桑,而生活万般,又难免悲凉。

有些人生来就适合做帝王,而有些人是没得选择,只能做帝王。

朱由校没得选择,又或者说,他轻于这江山。


皇帝从始至终,都没有正视过这个王朝。

在他的眼里,王朝的辉煌,抑或是一种美丽,而美对他而言,只不过是一瞬间的感觉,是缥缈不可追寻的,相比之下,自己做的那些木头玩意儿,却是真实的。

而真实的,才是永恒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朱棣亡后,灵魂去见太子,让他登基,姚广孝推算出大明有三巨变
朱厚照之死: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整个明代坐镇云南200多年的“沐王府”是个什么来头?
“纲丝”们几乎人人皆知的“定场诗”,居然是出自明世宗之手!
朱棣临死之前留下一道圣旨,足足让大明硬气了200多年!
大明的“五龙同朝”真的存在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