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四军第四师供给工作概述》(4)
《新四军第四师供给工作概述》


第三章

八路军一部南下,第四纵队成立


        1940年3月,党中央、毛主席为了支援华中地区抗战,以“发展华中”,待机“夺取中原”,决定从八路军中抽调一部分部队南下。6月20日,由第一一五师第2纵队政治委员黄克诚同志率344旅和新2旅共五个团12000余人,越过陇海路,到达豫皖苏边区和新四军第6支队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彭雪枫任司令员,黄克诚任政治委员。第6支队的司、政、供、卫成为纵队的领导机关。从7月1日起,由纵队供给部负责统一实施供应。全纵队达到3万余人,而且要统一按照八路军的供给标准供应,即: 零用费每月战士1元,营以下干部3元,团以上干部5元。此外,还要准备保证大兵团的作战费用。供给部的任务,突然增大了。

第一节

相互交流经验,提高供给工作水准


        第四纵队合编工作就绪后,黄克诚政委找谢胜坤和南下部队的供给部长刘秉华同志谈话。一开始就明确指示: 胜坤同志仍任部长,由他负责全盘工作。由秉华同志把南下部队的供给工作情况,向纵队供给部汇报。行军途中的开支帐目向纵队供给部报销。还向刘部长介绍说,胜坤同志在红3军团4师时就做供给工作,是一位老供给干部。最后,询问谢,纵队实行统一标准供应,经费有无困难? 谢胜坤将边区税收情况作了简要汇报,并说能够保证部队供应。黄政委表示满意。

        6月27日,纵队供给部召开部务会议,由部领导和各科长参加。刘秉华同志带领所属各科长作了汇报。主要是: 八路军的供给标准,分配给南下部队的各项指标,带来的经费数额和开支情况等。接着由谢胜坤介绍了豫皖苏边区和原新四军第6支队的主要情况,并对尔后纵队供给部的工作提出了设想。着重讲到: 八路军、新四军都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现在两支部队成了一家人,要加强团结,互相学习,特别要向南下的老部队学习。他们具有老红军的光荣传统,供给工作的优良作风,值得原第6支队的供给干部认真学习,以提高军事政治和业务水平。我们要共同努力做好部队供给保障工作。南下部队经过长途跋涉,体力消耗较大,纵队首长决定,需要休整一段时间,改善部队生活,恢复体力,迎接新的战斗任务。会后,双方各科长又对口进行交谈。从此,统一了两支部队的供给标准和制度,为做好从游击战向大兵团运动战转变的供给工作奠定了基础。

第二节

进军淮上,赶制棉衣


        不久,黄克诚同志根据党中央指示,率新2旅和第344旅687团越过津浦路到达苏皖边区,组建八路军第五纵队。第五纵队东进时,除7月份的经费开支向第四纵队供给部报销外,彭雪枫同志指示,要发足两个月的经费,按2万人计算,供途中使用,并从供训队学员中抽调20余人,前往该纵队工作。第344旅及其所属的第688、689团留在豫皖苏边区,编为第四纵队第4旅,该旅供给部长是肖志贤同志。原6支队的各总队和各团,除了在苏皖边区的第四总队编入八路军第五纵队以外,其余分别整编为第5和第6旅。第5旅供给部长是白辛夫; 第6旅供给部长是王青锋同志。全纵队辖三个旅,加上师直属队、特务团、抗大四分校、4个独立团,共计17,000余人。

        1940年8月,第四纵队离开涡北,第二次进军淮上,驻在蒙城、怀远之间的界沟,南临涡河。地方政府在龙亢成立淮上行署,雷明任专员。雷明同志原是第6支队司令部的副官长,善于理财,对部队十分关心,故在部队供应方面多方支援。纵队供给部仍留在涡北的穆寨。当时,新组建的军需工厂已初具规模,陆续开工,生产被服和手榴弹、掷弹筒和翻修子弹等正在研究中,主要困难是缺乏技术工人和机器设备。

        由于国民党顽固派掀起反共高潮,不断制造摩擦事件,日益向我边区进逼; 日寇也不断对我边区进行“扫荡”。因此,军工厂和各税所,都以战备姿态进行工作,时刻做好行动与战斗的准备。11月上旬,纵队首长指示,要供给部留守处各工厂东移到淮上。中旬开始转移,当到达曹市集附近的张庄时,获悉从蚌埠、宿县据点出来的日伪军约5千余人、坦克30多辆,向蒙城、涡阳方向“扫荡”。进到板桥、王集时,遇到我第5旅第13团和特务团的阻击。经过激战,杀伤了一批敌人,击落敌机1架。打击了敌人的凶焰,迟滞了敌人的进犯。纵队供给部警卫连和机关干部以及全体职工也以战斗的姿态,掩护满载物资和工厂设备的牛车转移。大张庄的群众主动积极地帮助掩藏物资和伤病员。当时的会计科长吾纪元同志生病发高烧,行走不便,被群众隐藏在高梁桔垛里,未被敌人发现,后来安全脱险。由于部队的掩护与保卫,供给部和后方工厂的人员及物资,于当天黄昏后安全转移,未遭到伤亡与损失。随同供给部行动的还有纵队司令部的印刷厂(印地图)、司号连和供训队,所有人员都成了战斗员,一面行军,一面准备战斗,数日后到达淮上邵家圩子,稍加休整,即开工突击生产。由于时已初冬,天气日益寒冷,部队急需棉衣御寒。当谢胜坤到司令部向彭司令员汇报转移情况时,因人员无伤亡,物资安全无损,受到了彭的表扬和鼓励。雪枫同志说: “穆寨的老百姓为我军保存物资,被敌人杀害了几个人,我们很痛心! 这主要是由于汉奸告密。这笔血债,我们一定要牢牢记住。要动员全体职工积极工作,努力生产,支援前方多打胜仗,为遇难的老乡报仇。”并指示说: “你们工厂赶制棉衣,如不能按期完成任务,可以动员附近的农村妇女手工缝制,就可以提早缝好,迅速发到部队御寒。对部队战后的消耗要很快补充。损坏的武器要修理。战利品要收集起来,加以利用。这些工作要抓紧时机进行,大的战斗还在后面。你回去要向全体职工传达,继续发扬大无畏的英勇奋斗精神,以战斗的姿态完成任务。”

        谢胜坤返部后,立即召开职工大会,传达了彭司令员的指示和对职工的亲切关怀,号召各厂职工掀起生产竞赛热潮。同时,请地方党组织和当地区、乡政府派干部协助,动员驻地附近的农村妇女,帮助缝制棉军服,终于在12月20日完成了棉衣缝制任务,立即分批发到各部队。同志们第一次穿上了统一制式的灰色细布新棉军服,无不兴高采烈,欢欣鼓舞,显得精神焕发,斗志昂扬。部队行军和操练中,整齐划一,军容风纪庄严,不再是五花八门的便衣游击队了。彭司令员看到部队的新着装,高兴地说: 我们部队走上正规化了。今后要加强军容风纪教育,每人还应发给皮带、绑腿,着装力求整齐壮观,克服散漫松垮现象。

该书封面题词:张爱萍

封面设计:袁鹏飞

更新于 2019-08-07
来自作品集新四军四师供给...
打开美篇,查看更多内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炜华将军:曹甸战役与黄克诚的建议
黄炜华回顾曹甸战役
黄桥决战:粟裕指挥7千人打赢3万人歼敌上万!
八路军第三五九旅有没有归建过新四军编制序列?
行程两万纵横八省的八路军120师359旅南下一支队征战记实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挺进苏北与黄桥大决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