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保协25%小偏置碰车辆结构设计策略

长期以来,车辆保险安全分级作为车型定价的最重要依据,国内一直没有建立对应的体系,直接制约了不同车型定价的精细化发展。为此,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与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在中国保协行业协会(简称“中保协”)的指导下,在充分研究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汽车保险与车辆安全技术现状,经过多轮论证,形成C-IASI测试评价体系。

C-IASI从消费者立场出发,从汽车保险视角,围绕车险事故中“车损”“人伤”,开展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车内乘员安全、车外行人安全、车辆辅助安全四项指数的测试评价。最终评价结果为汽车保险保费的厘定提供数据支撑,为汽车安全研发和消费者购车提供参考。

正面25%偏置碰撞试验作为车内乘员安全指数的一个必考察的试验工况,是所有新增考察项中比较薄弱的项目,其评价分为约束系统和假人运动、假人伤害、车辆结构三个方面。本文主要对车辆的结构设计及其解决策略进行详细描述。

表 车内乘员安全指数—25%小偏置碰撞试验

碰撞试验方法及等级评定

车内乘员安全指数-25%小偏置碰撞试验方法如表、图1所示。所有测量点被划分为两个区域:乘员舱下部和乘员舱上部。乘员舱下部包括A柱下铰链、左侧搁脚板、左侧足板、制动踏板、驻车制动踏板和门槛;乘员舱上部包括转向管柱、A柱上铰链、上仪表板和左下方仪表板。乘员舱侵入量等级评定如图2所示。

25%小偏置碰测试的行业现状

图1 车内乘员安全指数-25%小偏置碰撞重叠率

图2 乘员舱侵入量等级评定

图3 25%小偏置碰单项测试结果

C-IASI确定实施后,截至2016年底对市面上现存的16款车型进行了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及车内乘员保护的测试,车型涵盖A级车、B级车、SUV和MPV,有自主和合资品牌,价格集中在6~20万元,出险频率在30%~50%。其中若仅从25%小偏置碰单项测试结果看,因比以往测试要求严苛,碰撞难度系数高,测试车辆中无一款车型达到优秀水平(图3)。

25%小偏置碰解决策略

一个优秀的碰撞结果,离不开一套优秀的碰撞策略。

首先,整车架构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受力传递路径(图4),较深的腔体截面(如A柱和门槛的截面)和较高的传力件强度(如可用patch板等加强),可以保证碰撞力可以稳定地在规划路径上传递和分散,最终可以将碰撞力传递到A柱和门槛。

图4 受力传递路径

其次, 因整车在于壁障碰撞的过程,碰撞重叠量仅为整车宽度的25%,原本应该起主要缓冲、传导、吸能作用的前纵梁,此时与刚性壁障并无接触,起不到明显作用。而此时前部相应的传力、吸能部件就变为shotgun总成,故shotgun本身的截面、结构强度,尤其是shotgun和前纵梁之间的连接就显得尤为重要(图5)。

通过图6所示连接结构,不仅加强了shotgun和前端框架连接,起到缓冲、吸收撞击能量的作用,也可以起到对整车碰撞后的偏离导向作用(图6箭头),使整车在与刚性壁障撞击后,整体发生斜向分力的位移,促进偏离X向冲击路线,最终缓解了刚性壁和整车之间的硬-硬碰撞。

图5 shotgun和前纵梁之间的连接

图6 整车碰撞后的偏离导向作用

图7 通过前副车架的特意优化加以辅助

再次,因碰撞要求过于严苛,除了通过车身自身架构和零件结构外,还可通过前副车架的特意优化,来加以辅助,如图7所示。我们可适当弱化图示A点,强化C点,同时保证横摆臂B的自身刚度,使轮辋收到刚性臂章挤压时,不会X向直接侵入到A柱、门槛和前地板,而是通过绕着C点的旋转,使轮辋Y向撞击门槛,大大减小侵入量。

最后,除以上策略外,类似前防撞梁端部适当加宽、碰撞盒加长、A柱内部空腔加强、门槛前端腔体加强,均是需要留意和保证的条件。

结论

作为未来趋势的C-IASI测试评价体系公布后,主机厂势必会对在产、预产车型(2年内上市的车型)进行摸底计算和测试,并进行相关可能性的优化。而本文旨在浅谈对车内乘员安全指数-25%小偏置碰的解决方法,帮助新车型明确改善和优化方向。

我们在实际开发过程中面对25%小偏置碰问题时,也不能局限于本文所述策略,亦可另辟蹊径。比如通过提高安全配置(气帘延长、安全带预紧时间调整),或者控制焊接质量、装配质量等生产质量和零部件的质量,或者保证生产车辆安全性能的一致性等方法,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

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测试评价体系公布后,正面25%小偏置碰撞试验为车内乘员安全指数的一个必考察的试验工况,是所有新增考察项中比较薄弱的项目,为积极应对,保证好的碰撞测试得分,必须有一套25%小偏置的碰撞策略加以参考。

来源:《汽车制造业》

作者:余欢 张琳

公众号后台回复:“原文”可获得PDF原文件

注:文中观点仅供分享交流,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您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活动推荐

新能源汽车是我国重大发展战略,也是国内外汽车工业发展大趋势,为打造新能源汽车用材重要国际的交流与对接平台,推动新能源汽车材料领域技术交流和产业化合作对接,中国汽车材料网将于2020年5月21-22日在苏州举办“2020年(国际)新能源汽车材料技术研讨会暨展览会(INAMT)”

会议时间:2020年5月21-22日 

会议地点:江苏·苏州 

会议议题

围绕新能源汽车用材体系,邀请国内外专家,分享和交流新能源汽车用材产业化政策、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发展趋势,探讨其前沿技术、用材体系,打造成为新能源汽车用材国内外重要交流与对接平台。

主会场议题:新能源汽车新材料产业发展

邀请政府领导、国内外行业专家、汽车企业分管领导等,分享新能源汽车用材产业化政策、技术路线、前沿技术和汽车企业用材体系、企业材料管控流程等。

分会场主题一: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材料

重点分享新能源汽车领域车身、底盘、内外饰和三电系统与轻量化及安全性有关的先进结构材料,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超高强度钢、高强高韧钢、低密度钢等先进高强度钢的成形与应用技术;

2)高性能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玄武岩增强复合材料和内外饰用先进工程塑料及其先进的工艺;

3)挤压型材、半固态成形、高性能铸造铝合金、锻造铝合金底盘件、高性能铝板、耐蚀镁合金等先进轻质合金及其成形工艺;

4)先进连接技术,如铆接、激光焊接、搅拌摩擦焊等。

5)动力电池包壳体新材料新工艺方案

分会场主题二:电池、电机和电控新材料

邀请国内外重要的电池企业和高校等单位专家,分享离子电池、金属空气电池(锂空、铝空、锌空、镁空等)、氢能与燃料电池和新能源汽车用电机、电控、充电桩等系统的用材及其先进加工工艺和评价技术。动力电池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材料等。

分会场主题三:智能化与环保性用新材料

智能化用材:主要是结合汽车智能化发展,分享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用光、电、热、磁等整车智能化用材理念和产业化技术,涉及智能表皮、新型玻璃、皮革、新型光学材料。

精致感知用材:主要围绕视觉、触觉等感知材料及其成形工艺和评价技术,如低光泽、高光泽、多纹理、软硬度、软触感等材料和工艺。

环保性用材:主要分享低VOC、气味开发与管控、可阻燃、低噪声、可回收等用材理念,如内饰环保及低VOC材料、阻燃与绝缘材料、高性能吸音隔音、生物材料等环境友好型材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5%偏置碰撞,到底撞醒了谁?
C-IASI公布的最新碰撞测试成绩,两款特供车撞惨了!
没有反转,皓影的C-IASI成绩终于公布!帕萨特也来凑热闹 | 聚闻
诠释高品质安全 比亚迪汉碰撞成绩出炉
【图】《真相》:“中保研”碰撞测试调查
25%偏置碰撞电动车会怎样?中保研测试小鹏G3结果来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