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万人助万企】三门峡市实施“六大行动”助力“万人助万企”

核心提示

       为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三门峡市近日深入实施“六大行动”,推动“万人助万企”活动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一、深入实施产业链提升行动。坚持以企业培育、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为抓手,加快制造业、服务业提质升级,确保经济平稳增长。一是推动制造业提升。下发了《三门峡市制造业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对全市重点发展的铝精深加工、铜精深加工等10个特色(新兴)产业链提升,明确了重点事项、重点园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两图四清单”。二是推动服务业提升。围绕培育壮大现有骨干企业、引进域外服务业龙头企业、加快现代服务业项目实施、谋划开展特色活动等,制定各自的年度工作计划并抓好落实,进一步强化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三是推动重大产业项目实施。今年全市共谋划重点建设项目487个,总投资315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82亿元,其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项目246个。

       二、深入实施企业技术改造提升行动。一是加快规上工业企业“三大改造”全覆盖。截至2021年底,全市有326家规上工业企业实施“三大改造”项目543个,规上工业企业“三大改造”覆盖率77%,带动了133家规下企业实施“三大改造”项目158个。二是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全年新建700个以上5G基站,加快重点企业5G专网建设,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基础支撑。加强与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供应商的合作,鼓励本地信息服务企业参与,帮助企业制定数字化转型方案,全年完成120家规上企业、带动330家中小企业数字化提升。

      三、深入实施规上工业企业研发全覆盖行动。一是健全政府、部门、企业三方帮扶体系,加强帮扶对接,组织已有研发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采取“一带一”“一带多”方式进行企业帮扶。二是构建创新联合体、行业专家、创新平台三层指导体系,采取“龙头企业+研发机构+配套企业+要素保障”模式共建创新联合体;组建专家团队,分行业进行精准指导;组织企业对接国家、省重大创新平台,提升创新研发能力。三是强化关键技术、创新企业、产学研合作三级引领,引导企业积极申报省、市“揭榜挂帅”“重点研发专项”“重大科技专项”等科技项目;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创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各类研发平台。深入落实企业研发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财政奖补政策。

      四、深入实施工业企业对标提升行动。筛选65家企业开展对标提升,对标内容包括工艺装备、研发创新、产品标准、绿色低碳、智能制造、管理营销等多个方面。市工信局、各县(市、区)要积极搭建平台,分行业、分对标内容组织企业到标杆企业考察学习,邀请标杆企业负责人来介绍经验做法,帮助全市企业理清对标提升的方向和思路。市直各有关部门结合“万人助万企”活动,在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技改升级等方面,全力服务好企业对标提升工作。市、县工信部门加强工作调度,有序推进对标提升行动。

      五、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培优做强行动。一是抓好“四上”企业培育。截至2021年底,全市在库“四上”企业是1523家,全年新入库“四上”企业310家,较2020年增加43家。从统计部门分析看,去年新入库的“四上”企业,批发零售业有150家,工业、现代服务业偏少,分别只有77家和22家;退库企业达到217家,其中工业企业54家,现代服务业企业16家;入库企业质量有待提高,县(市、区)申报审批通过率81.4%,比全省平均水平低4.8个百分点。今年前2个月,全市共入库“四上”企业110个,较上年同期少40个。二是加大企业上市培育力度。目前,全省525家重点上市后备企业中,三门峡市有8家,其中宝鑫电子、朝辉铜业、赛诺维制药3家短期内有望达到上市辅导企业申报条件,市金融局、灵宝市、开发区将“一企一策”跟踪服务,同时,市金融局切实加强企业培训,推动企业树立运用资本市场融资的理念,引导企业参加省内项目路演、产品推介等活动。对骨干企业、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组织专家分类指导,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快股份制改造,建立上市企业培育梯队。

       六、深入实施惠企助企行动。一是抓好惠企政策落地。全面梳理国家和省市惠企政策,绘制政策办理流程图,线上、线下相结合做好政策宣讲,提高企业的政策知晓率。二是常态化开展“四项对接”。搭建金融、投资、基金、担保、第三方服务机构与企业对接平台,经常性举办政银企对接活动;用好河南省线上常态化银企对接平台、市普惠金融服务平台,每周1次常态化开展线上银企对接活动。完善公共平台服务体系,组织企业参加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持续完善落实“1+8”人才政策体系,举办招才引智大会,组织开展“春风行动”等专项就业服务活动,解决企业人才、用工需求。搭建产销平台,组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对接,帮助企业开拓市场。三是持续解决企业反映问题。坚持“点办理、批处理”,个性问题找办法、共性问题建制度。对融资难融资贵、规划用地办证难、用电用气贵、环保管控、招工难、拖欠账款等共性问题。

来源:三门峡市“万人助万企”工作专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漳州“6·18”项目对接形势喜人
河南三门峡: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何持续全省第一
怀宁招大引强提升发展质量
精准发力为中小企业赋智 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重磅】纺织“十三五”蓝图初绘,明确三个定位五大方向
武汉市壮大数字产业化规模,七大产业链推进服务业数字化提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