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养生

养生不仅是健康人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方法,也是生病之人的基础治疗方法。古人曾言“病非人体素有之物,能得亦能除,言不冶者,未得法也。”因而我们希望能通过各种养生之道让我中华民族更加繁荣昌盛。

祖国的传统养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她有着几千年来历代医家的实践经验的积累,凝聚着古哲先贤的智慧和结晶。

中医养生是以中草药为主调配成药膳、药茶、药酒等多种形式,但其主要精髓是方剂的配伍,但配伍是根据临床上各种状况的不同进行调配,而且这种配伍是一个整体,通过君、臣、佐、使相互配合以其达到所预期的效果,这就是中医药在养生这方面的优势。由于中医处方及中药饮片不等同于西医所用的的各种中药制剂所以中西药物是不能等同视之。

养生就是调养,调是手段,养是目的,中心思想是扶佐正气,调和阴阳,所以在本质上“不治症,只调症 ”,证者人体阴阳气血、气机升降、五脏之生克,不完全和谐时就需要进行调整,使其达到气血通畅、阴阳平衡、脏腑相和,既无太过也无不及,这就是养生。

其实所谓养生,就是对未病之前的一种防预工程,“古称未病为交病是未病已病之间相交之际”,也就是现代所提示的亚健康,亚健康就是一种由于饮食不良、气血不足、营养亏虚等一系列较为虚衰的状态,虽为人的整体机能不良,但又可区分出各个脏腑之间各自的衰弱状况的不同,因而在调养上也要根据各种状况的不同加以分别对待及轻重缓急,如:久虚缓补。

人体过于虚损,就会出现“虚不受补的现象,过补不但起不到补虚的作用,反而导致脾虚中满,气滞血郁的现象从而形成越补越虚之象。

为什么会越补越虚呢?其实道理很简单:

一、由于人的身体虚弱,就会导致脾胃虚衰,中气不足,不能运载药力,过补反而更加重了脾胃负担,使之更加虚弱.

二、机体因气血运行不良,出现气滞血瘀的现象.如果此时大力进补,就更会加重气机的淤滞,血行更加不畅,形成欲速则不达的弊端,这就是久虚缓补的基本原因.只有正确的调理脾胃功能,疏通经络气血,打通气血运行通道,然后进补才不会导致人体气机滞塞,才能促进药效的发挥.

固本养生

固本者,巩固根本也.肾为先天之本,人之根基.只有滋养肾精,鼓舞肾气,使补中有通,补中有化,才能肾精充盈,肾气旺盛.何谓通?通者,流通气血.化者;化精为气.使阴中有阳,阳中藏阴.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境界,此乃固本养生之法.

养正养生.

养正者,后天之正气,调养后天正气之本为调养脾胃之先.人的脾胃虚衰,中气不足,造成人之水谷精微的消化吸收障碍,造成人体后天不足,体质下降,因为后天失养,脏腑机能产生不和谐状态,使身体虚损,免疫力低下,引起一系列衰老退化性病变.故而养正养生是养生最为主要的方法.

乾元养生.

乾元者,先天后天之总称.生者,理念也.养正养生””固本养生都属于乾元养生的范畴.调养人体的本质机能,培养人体正气,脏腑功能.重新焕发人体活力及修复再生能力.改善人体各项功能,使其达到阴阳平衡,五脏和谐,这就是乾元养生的基本要素.

一个民族的繁荣与否,她的生命力强与不强,需要不需要进行保健或养生,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食欲,二是性欲.食欲使人体得以生存健壮.性欲使种族得以繁荣昌盛,其实医家道家提出很多养生方法.养生,养长,养收,养藏"等都是我中华民族正宗的养生方式.由于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身体的状况也不同,所以养生保健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故黄帝内经中对人的年龄变化阶段也分别作出了不同的论断.

,女子二七天癸至齿更而发长.癸水按时而下,四七筋骨坚,身体盛,达到身体最强壮最旺盛时期.但人一旦达到鼎盛时期也是老化的开始"物壮则老"这是自然规律.所以女子到了四十九岁时任脉空虚,太冲脉衰微,天癸枯竭,月事断绝,形体衰老已不再生育.

,男子二八天癸至,精满而自溢.四八三十二岁精气足达到鼎盛时期,等到了五十六岁后,肝气衰退,筋脉活动不便,肾气衰微枯竭,精气不足,形体衰极,到了八八六十四岁后,牙齿脱落,头发脱掉,天癸绝不能再生子.

古人把人进入老年的界限定为男五十六岁,,女四十九岁,基础理论是"天癸枯竭"天癸为何物,现代医学认为属于性激素一类,而传统医学认为属人体先天之元精,元气,虽然人进入老年后身体衰微,但通过后天养护还是可以延缓衰老,益寿延年的.故古人曾讲"懂得养生之道的人"能够延衰老,保形体,达高寿,老生子.这就是人为什么要养生.

人体的养生就是通过人力以补天力,让人的先天精气神得到很好的滋养,固本培元,扶正祛邪,让人享尽天年,度百岁.

养生谣

中医中药千古长

传统文明奏华章

天人合一传大道

阴阳五行统总纲

望闻问切求根本

辨症施治有良方

养生防病传今古

医道双修法自强

祛病疗伤尽人事

百年长寿保健康

调养心神靠自修

神安气定气血週

五脏和谐无疾患

六腑安康病自消

心旷神怡神仙道

宁静致远无烦恼

博爱仁心七情静

崇德爱道乐逍遥

世事倥偬人易老

起居有常顺天道

饥饱太过皆无益

动静无常易心焦

言多语失皆因酒

善念长思无噩耗

过虑过喜损心肺

忧思惊恐脾肾劳

身强全凭常调养

清心寡欲寿自高

阴阳四季万物根

调和五味食为天

地理人和不同膳

寒热温凉需细诊

春天肝胆酸宜少

补脾益胃病不沾

夏季火旺多清淡

苦凉太过胃受寒

秋金偏燥应滋润

冬令时节肾补温

四时有节应劳记

莫违天时病不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药的性保健和性治疗
顺时养生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第一
宝命全形439--450
癌症治疗及康复需要注意啥?“一扶三保”是重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