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难以忘却的艰难岁月
 从我上小学开始,文化大革命就进入了如火如荼、轰轰烈烈的年代。湘北农村也跟全国农村一样,办起了食堂,全村的人在一起吃大锅饭,但记忆中,我们那里的食堂没有办多久就解散了。农村不再允许有私营经济,凡是私营的都是资本主义的,必须充公,名曰割“资本主义尾巴”。我爷爷遗留下来的那座土油榨也未能幸免,村上派人来拆走了油榨,安放在村委所在地,因其他人不会操作,所以还是由我父亲操作,不过是记工分了。椐父亲说这油榨充公时还是象征性地折了一些钱,由于村里没有收入,十来年才付清所折的钱。 ­

    随后知识青年开始下乡,我家由于房屋多,安排了4个知青住在我家,记得是两男两女。他们每天参加劳动,学习农耕的基本常识。晚上经常会聚在一起,唱唱革命歌曲,夏天时还会燃起一堆篝火驱蚊。我那时也跟他们学了不少歌,都不大记得了,印象最深的大概是“八月桂花遍地开”了。我现在唱歌还有些天赋就是那会儿学成的吧。那时年轻人的热情令我至今难忘。是什么让他们吃不饱的情况下还会那么激情四溢呢? ­

    知青走后,我家又来了一对接受再教育的教授夫妻,他们带着一男一女两个孩子。男的是教授,好像是师范大学的,四十多岁,1.7米高左右,方形脸,头发稀疏,戴着眼镜,脸上和额头上已布满绉纹,看起来像五十多岁。也许是做学问让他过早的显老,也许是那场运动让他忧愁的显老。。。。。。总之,他不像四十来岁的人,看着比村里四十来岁的人还苍老,不过,是那种知识分子般的苍老。教授夫人是位白白净净、略显丰满的漂亮女性,看着也就四十来岁。他们住了我家一间正房,又在正房旁搭了一间伙房用来做饭。对他们的记忆不多,除了觉得他们很好相处外,就是感觉教授文绉绉的,很有学问的样子。尽管条件那么艰苦,又要随农民劳作,又要操心一家人吃不饱,教授还是坚持读书,有时也会教我几句之乎者也焉哉之类的。对教授一家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吃地苔。那时,农村缺粮,很多农家都是一天两顿或者一顿,而且每顿吃的米饭中至少掺30—50%的各种青菜、萝卜、红薯甚至野菜等,有的农家只能以稀饭充饥,教授家也不例外。于是,除了挖野菜,教授还挖了一种祖祖辈辈都不曾吃过的野菌——姑且称其为地苔。这种地苔长在阴暗潮湿有水流过的光滑的斜坡上或草地上,颜色绿绿的,滑滑的,有点像小木耳,人走路不小心踩到地苔,多半会滑倒。因其生长在野外,且生长处一般看着较脏,当地农民都认为是像粪便一样脏的东西,绝对不会吃的。椐说这种地苔营养价值非常高,是种天然野生菌类。也许教授有这方面的知识,加之能充饥,所以采了回来吃。但究竟怎么吃法,什么味道和口感,我当时因迷信当地说法,从来没去尝过。现在想起来是终生遗憾了! ­

    生活的艰辛不仅反映在教授家,也反映到我家。由于那时计划生育政策没有强制执行,我家逐渐添了一个妹妹、四个弟弟加上父母和奶奶,一共九口人。这么个大家庭的生活靠父母挣的那点工分折算成的口粮,大概只够全家人每天吃一顿饱饭。母亲是个能干的女性,除了要挣工分外,还会在能种植物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时令蔬菜,因此,我家基本上能保证两顿干饭。但随着人口增多,吃不饱的时侯也悄悄降临。干饭里加三成左右青菜、萝卜、红薯等的时侯经常发生了,有时甚至也要吃稀饭。干饭里加青菜等现在偶尔吃一顿觉得挺香,但那时是见不到一点油水,直接将青菜等掺入大米饭中煮熟,而且每天一顿,有时闻到就觉得反胃,特别是青菜饭和萝卜饭更是如此。为了不让孩子和老人饿着,父母决定卖房,先是卖掉了左偏房两间,然后又卖掉了左偏房一间和正房一间。记得最后一次卖房,村上的人来拆房子,看着爷爷亲手置下的家业被一片瓦一片瓦的掀开、一根梁一根梁的拆掉、一根柱一根柱地倒下。。。。。。。奶奶再也忍受不住了,黯然神伤地倒在她自已的床上。奶奶不停地流着眼泪,一句话也不说,一整天粒米未进,滴水未喝。她的心也许在流血。。。。。。。是诅咒那个时代吗?还是诅咒老天不公?从来没有问过奶奶,我怕她老人家想起来伤心。谁叫那个时代有那么疯狂呢! ­

    一家人在父母的辛勤劳作和卖掉部分祖屋的帮衬下,加之添加野菜等,基本是在两顿饭加早餐一点菜稀饭中度过来的,全家没有挨过大的饿。也许是生活太艰辛了,父母也会经常吵吵闹闹。父母本身都是火爆脾气的直性子人,生活的重担又那么重,吵几句应该是可以理解的。不过父母的心地都特别善良,有好吃的一定是先敬奶奶,再让儿女,有时他们自已就是一点残羹剩饭充饥。那时我们多么不懂事啊,怎么就不能让父母先吃饱呢?但毕竟年龄太小了,想不到那么多。父母经常的吵闹让孩子们看在眼里,从小就改变了孩子们的性格。现在,我和我的弟妹们都是那种脾气直率火爆、心地善良的人。这种性格好就好在不会骗人、替别人想得多、替自已想得少,但坏处也明显,容易行事凭良心、不够谨慎、给家人受不该受的气。记得有一次半夜,奶奶到姑姑家去了,我和弟妹们都睡熟了。突然,打斗吵闹的声音把我们吵醒了,我们知道是父母又在吵架了。我们都爬起来,看见父母已从他们卧室吵闹到堂屋内,两人扭在一起,互不相让,母亲声嘶力竭,近乎疯狂。。。。。。父亲也毫不手软。。。。。。我们几个孩子抱父亲的抱父亲,不让他打母亲,拉母亲的拉母亲,让她离开躲到我住的房间,然后关上门,不让父亲进入。由于我们的努力,或许父母觉得在儿女面前吵架不好意思,他们终于停止了吵闹。那一夜,我和妹妹陪母亲在奶奶的床上度过了一夜。在婚姻生活中,女性总是弱者,孩子们都是同情母亲的,谁也没有去管父亲。或许生活的压力下,父亲也需要人安慰呢。可那时我们不懂事,谁也没有去安慰父亲。是什么让父母这么大动肝火呢?是为了不该生养我们这么多儿女?还是为了该不该卖祖屋?还是为了明天没粮了该去向谁家借?还是明天哪家亲戚要办什么事需要钱该到哪儿去凑钱?还是今天为了老的小的自已没有吃饱肚子无处发泄?不知道!那个年代的艰辛只有他们那一代人能忍受、能理解,我们也许一辈子都不能理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我和我的亲人们
女人的心:人生哲理九十二篇(一)
散文||我的父亲是农民
天翻地覆六十年 第四章 我的婴幼儿时期(上部)家庭状况
一路上有你来作伴
【砚城文苑】王金虎|老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