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说全球气候格局正在变化?|全球变暖|全球气候格局|地表|气候变化|海平面|降水
userphoto

2023.04.21 河北

关注

我国各地气候异常的发生,是在一个重要背景下发生的:全球变暖|来源:pixabay.com

简介

今年以来,我国北方多地水灾形势恶化,孔府酷暑日趋严峻,而这些事件的发生,都背负着一个重要的背景:全球变暖。值得警惕的是,随着全球气温上升的加剧,这些气候异常可能进一步常态化。

书面|郁蓉编(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以北京为例,出现了多次连续降水过程。截至2021年9月30日,累计降水量达860.8毫米,前三季度降水量已突破800毫米等降水线(北京多年同期平均累计降水量为554.0毫米);南方天气酷热难耐,广东、湖南等地高温值创历史新高。

我国各地的异常气候状况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都发生在一个重要背景下:全球变暖。

图11850-2020年(相对于1850-1900年)观测到的全球平均地表温度距平序列|资料来源[1]

气候变暖有什么证据?

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气象观测资料不断丰富和准确:

(1)观测内容涵盖气候系统的多个层次。随着观测技术的不断进步,科学家们通过地基观测、海洋观测、卫星反演、飞机、雷达等高层大气观测,获得了气候系统多领域、多要素的观测数据,至少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大气、陆地和海洋的观测数据形成了温度、云、风、冰、雪、洋流、海平面等气候要素的变化序列。

(2)长序列观测数据越来越准确。全球气候观测在1850年之前比较有限,直到1850年后才开始积累并不断丰富,为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通过对1850年以来的地表温度数据进行非均匀性校正和插值,科学家们对过去100年的气候变暖给出了更加明确的估计。年升温0.99°C。

(3)新的观测技术和分析方法不断提高数据分辨率。新的卫星遥感观测、再分析数据技术发展和气候模式提供了大量日益精细化的数据,如高分辨率大气再分析数据MERRA2和ERA5等,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新证据也为揭示区域气候变化特征奠定了基础。

(4)古气候研究和历史数据信息化,使气候变化认知可以追溯到更远古时代。IPCCAR6评估了更丰富的树木年轮、冰芯、沉积物、化石等古气候序列,基于上述数据重建更长、更高分辨率的气候序列(如:温度和干旱等),提供大量在超过一千年的时间尺度上理解气候变化的新证据。同时辅之以融合修正的早期观测系统,甚至是手工记录的历史资料。

基于对更丰富、更准确的观测数据的科学评估,IPCCAR6指出,自工业革命以来,整个气候系统经历了广泛而迅速的变暖,包括:

(1)大气:

●地表平均温度升高

极端高温事件增加,极端寒冷事件减少

对流层变暖

陆地地区降水普遍增加

近地表绝对湿度增加

大气环流(包括中纬度风暴路径向极移)

(2)海洋:

海面温度升高

海洋热容量增加

海平面上升

海洋酸化

·●格陵兰和南极冰原退缩

●大部分地区冰川退缩

(4)生物圈:

●陆生物种迁徙到两极到高海拔

●扩大生长北半球温带季节

●各种海洋生物物候发生变化

同时,近年来许多地区的气候状态发生明显变化,许多地区气候异常甚至极端事件频发地方,这是气候变暖在区域范围内的表现!

因此,气候系统的变暖不仅仅体现在全球平均地表温度的升高上。随着重大变化,气候变化已经以多种方式影响着地球上的每个地区。

图2气候变化的证据|出处[1]

近50年的气候变暖是千年未见的

多重古气候温度变化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着。来自不同地区的各种代用数据,例如海洋和湖泊沉积物、冰川和树木年轮,表明地球过去曾经历过较冷和较暖的时期。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定量温度变化评估的信心会减弱(因为千年尺度以上的气候要素数据一般是根据海洋和湖泊沉积物、冰川和树木年轮等代用数据推导出来的,投影时间越长,可用数据量和空间覆盖范围会减少,因此可靠性会减弱),不过,通过大量的科学评估,IPCCAR6得出的结论是,近期的范围、速度、全球变暖的程度和强度是几千年前所未见的:

(1)范围大

过去2000年,从年代际到百年尺度的气候变化在空间上都存在气候变化不一致,典型的是部分地区比全球平均温度高,而其他地方可能更凉爽。例如,在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之间,北大西洋地区比许多其他地区变暖的幅度更大。相比之下,全球各地最近都发生了变暖。也就是说,2000多年来,最近在全球范围内观察到的变暖显示出比其他历史时期更好的空间一致性。

(2)快

在过去的200万年里,地球的气候在相对温暖的间冰期和相对寒冷的冰河期之间波动。在末次冰期到间冰期的过渡期间,最大升温速率约为1.5°C/千年。相比之下,2001-2020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自1850-1900年以来上升了约0.99°C。根据更可靠和更高分辨率的记录,过去50年的全球变暖速度超过了过去2000年中任何其他50年的速度。

(3)缓慢、长期的降温趋势被逆转,这是数千年未见的,并且伴随着数十年和数百年规模的变暖波动。但从19世纪中叶开始,千年尺度的降温趋势被逆转,取而代之的是持续、显着和加剧的变暖。

(4)除了温度,近千年的其他变化也反映出明显的气候变暖1900年以来全球海平面上升速度是至少3000年来最快的;上个世纪全球海洋变暖是至少11,000年来最快的;近几十年来海洋的pH值至少是近200万年来的最低值。

简而言之,地球气候一直在周期性变化,但最近,全球变暖的范围和速度与以往不同,扭转了6000多年来缓慢而长期的变冷趋势,并将其转化为变暖趋势。结合观测和古气候等多重证据,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在过去50年的上升速度至少是2000年来前所未有的。

图3全球平均地表温度的演变|资料来源[1]

目前所经历的变化将随着全球温度范围的增加而加剧。通过气候模型预测,随着气温的进一步升高,北极将是最显着的升温区域,陆地将比海洋表面更显着升温,北半球将比南半球更显着升温。高纬度地区、热带和大部分季风地区降水将增加,亚热带地区降水将减少。多年冻土、冰川、季节性积雪和北极海冰将进一步减少,海平面上升和海洋酸化将继续。同时,气候变暖将进一步加剧局部地区极端高温、极端降水、强台风比重、干旱等极端事件,高温干旱等复合极端事件也将更加频繁。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变化也将随着全球气温上升的加剧而加剧,并带来更大的极端事件风险。

面对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大,一方面,我们需要大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努力实现碳中和,将全球气温上升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以减缓或防止气候系统发生变化,从根本上降低未来气候变化的影响和风险;另一方面,21世纪中叶以前,全球气温将进一步升高,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影响将进一步加大。加强防灾减灾,提高灾害风险管理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图4预估的未来全球和区域气候变化|来源[1]

参考文献:

1。IPCC,2021。物理科学基础。第一工作组对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六次评估报告的贡献[Masson-Delmotte,V.,P.Zhai,A.Pirani,S.L.Connors,C.Péan,S.Berger,N.Caud,Y.Chen,L.Goldfarb,M.I.Gomis,M.Huang,K.Leitzell,E.Lonnoy,J.B.R.Matthews、T.K.Maycock、T.Waterfield、O.Yelekci、R.Yu和B.Zhou(编辑)]。剑桥大学出版社。在新闻中。

2。中国气象局。北方雨雨雨南方热|天气展望。2021年9月27日。

3。WeatherX天气实验室。河南有大象吗?2021年9月10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气候变化的表现、影响及应对策略
[首藏作品](6772)影响跨越多个圈层 全球变暖何以“四处横行”
全球变暖的几个基本问题
全球变暖的物理基础和科学简史
Science述评:最新发布——海洋增暖加速!
《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2)》正式发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