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蒋的侄孙媳袁静芝,本是年轻的居家寡妇,为何要屡屡行刺少帅?

侄孙媳屡屡行刺少帅,老蒋最终帮了谁?帮张不帮亲!老蒋的侄孙媳,是个年轻的居家寡妇,为何要屡屡行刺少帅?

86年前那次发生在古城西安的事件中,被杀人员职位最高的是时任总统侍从室第三组组长的蒋孝先,他于1936年10月5日刚刚晋升为少将。西安之行,他实际上是代行侍卫长职权。

蒋孝先,浙江奉化溪口人,老蒋的堂侄孙。甬江师范学堂毕业后,曾在镇海县立中学任教。1924年春到广州,成为黄埔一期学员。毕业后,参加东征陈炯明之役,因惠州之役作战勇敢,升任连长。

北伐成功后,蒋孝先任南京宪兵第四团团长,后改任宪兵第三团团长,驻扎北平。1933年升任北平宪兵副司令。1935年调任总统侍从室高参兼第三组组长。

1936年12月4日,蒋孝先随老蒋到西安,同住在西安城外的临潼华清池。12月11日事变前夕,为了麻痹老蒋,西北军的杨将军在西安城内新城大楼为南京来的政要员举行晚宴,蒋孝先应邀出席。宴会结束后,杨将军又请蒋孝先去戏院看秦腔,看完戏又打牌,直到次日清晨才乘车赶回华清池。

蒋孝先与侍从室会计蒋和畅(老蒋侄孙)同车返临潼,途中被守在路上的东北军拦住盘问。蒋孝先不知已发生兵变,自报姓名,立即被控制。

蒋孝先后来被东北军的警卫营长孙铭久(又名孙铭九)开枪打死。蒋和畅因身穿便服,谎称自己是商人顺路搭车才幸免于难。

蒋和畅回到家乡奉化溪口老家的,向其亲属讲述了蒋孝先的遇害经过。蒋孝先的遗孀袁静芝听闻这样的结果后,将这一切都记在少帅头上,并下决心找机会为丈夫报仇。

“报仇”的机会终于来了。原来,西安的事情和平解决后,少帅自愿护送老蒋回南京,结果却遭到扣押、软禁。少帅先是被关押在南京,后又由南京被老蒋秘密转移到奉化溪口,幽禁在雪窦山。

其时,蒋孝先的遗孀袁静芝也住在溪口,得知“仇人”就住在自己的眼皮底下,便暗下决心:一定要为丈夫报仇,不杀少帅,誓不为人!

这天,袁静芝在溪口弄了个大动静——披麻戴孝地在雪窦寺的大雄宝殿里焚香祭夫。她的帮手们兵分两路,一路混在亲属队伍里,一路潜伏在山林中。

少帅夫妇在特卫队长刘乙光等人的保护下正在散步,当得知是蒋孝先的遗孀在做法事,少帅心有愧疚,决定去上炷香。少帅上香拜祭后,袁静芝假意回礼道谢,同时将手伸进衣服里面去掏枪。

这一幕被一旁的于凤至看在眼里,为救少帅,于凤至大呼一声,佯装失足,突然双腿一软,跌倒在袁静芝身上,压住了袁静芝掏枪的手。

于凤至的突然“出手”,令袁静芝无法掏出枪来,第一次行刺失败。

袁静芝不甘心失败。经过仔细观察,她了解到张氏夫妇每天黄昏都出来散步,于是,决定设伏刺杀。

不久后的一天,张氏夫妇在特卫的“护卫”下出来散步,他们过了千丈崖,登上了妙高台。而袁静芝,就藏身在妙高台下一块巨石后面,伺机而动。

张氏夫妇的身影一出现在她枪击的范围内,她立刻掏出枪来,对准张的脑袋就是一枪——“砰”的一声,枪响了,子弹呼啸着从张的身边飞过,射进了他身旁一棵大树里。刘乙光等人立刻朝枪响处扑去。

袁静芝来不及开第二枪就被抓住,气得狂叫起来。枪声过后,她的手下纷纷现身,但都被刘乙光等人生控制起来。

袁静芝的两次刺张行动均以失败而告终。老蒋知道这件事后,非常紧张。老蒋知道,发生在西安的那场变故,最想要他性命的并不是少帅,并且,关键时刻是少帅救了他一命。

为了保证少帅的安全,老蒋只能自己出面解决麻烦。他出资为侄孙媳袁静芝在上海买了一幢房子。随后,袁静芝离开奉化溪口,迁居上海。

生命危险虽然被解除,但是,自由的日子却遥遥无期。少帅一直被老蒋辗转“软禁”。结果老蒋没能熬过他的拜把兄弟,于1975年4月在台病逝,而老冤家直到他死后26年的2001年,才在美国的檀香山病逝,享年101岁。

事件的另一主人公袁静芝,解放后随女生活,后移居宁波,为宁波政协委员。晚年对祖国统一大业甚为关切,提及当年,袁静芝除了后悔当年的冲动外,唯有对于凤至的勇敢与机智敬佩之

(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江南八镇游之五——奉化溪口镇
溪口蒋母墓
1964年,周总理收到一封信,随后一女子被送往台湾,老蒋亲自迎接
奉化溪口【蒋母墓】
奉化溪口
奉化溪口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