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信口雌黄”意为张口就瞎说,雌黄是什么,为何能代表胡说?

“信口雌黄”的意思是张口就胡说,雌黄是什么,为何代表胡说?

有个成语叫“信口雌黄”,它的含义大家都非常熟悉,就是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或妄作评论。“信口”的“信”字,其义为“任凭,听任”,“信口”信口二字连在一起,人们也很容易理解,是随口说话。那么,“雌黄”又是什么?它为何可以形容是是胡说呢?

“雌黄”本身是一种矿物质(一种单斜晶系矿石),今又称鸡冠石,主要成分是三硫化二砷,颜色呈柠檬黄色,条痕呈鲜黄色。在中国古代,书写用纸多为黄色,与雌黄之色相近,如果偶有错字,就可以用雌黄将错字涂抹遮盖,其错字处又“还原”成无字的黄纸,然后又可以重写了。

馆阁新书净本有误书处,以雌黄涂之。尝校改字之法:刮洗则伤纸,纸贴之又易脱,粉涂之则字不没,吐数遍方能漫灭。唯雌黄一漫则灭,仍久而不脱。古人谓之铅黄,盖用之有素矣。(《梦溪笔谈·卷一·故事一》)

这么一解释,大家都会恍然大悟,“雌黄”原来是最早的“涂改液”与“橡皮擦”。因此,“雌黄”又有了“可以随意修改”之意,因此,在汉语环境中,“可以随意修改”字句的雌黄,又有了“胡说八道”的引申义。

“信口雌黄”是如何成为一个固定成语的呢?这与西晋大臣王衍的作派有关。王衍,琅邪郡临沂县(今山东临沂北)人。曹魏幽州刺史王雄之孙、平北将军王乂之子、司徒王戎堂弟,玄学清谈领袖。

为官之余,王衍喜欢老庄学说,好坐而论道,每天谈的多半是老庄玄理。但是,他对老庄学说又理解得不透彻,与人“唠嗑”时,往往前后矛盾,漏洞百出,别人指出他的错误或提出质疑,他也满不在乎,甚至不假思索,随口更改。于是当时人说他是“口中雌黄”。

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晋·孙盛《晋阳秋》)

出身高贵的王衍,不仅好清谈,步入仕途后,更是官运亨通,历任黄门侍郎、中领军、尚书令、尚书仆射等职。光熙元年(307年),升任司空,次年,又任司徒,位列三公。王衍虽然位高权重,却不思为国,明目张胆地为家人捞好处,他让弟弟王澄、族弟王敦分任荆州、青州刺史,遭时人鄙夷。

西晋败落时,王衍为后赵石勒所捕获,转而投降了石勒。最终,王衍不被石勒所用,而是让人半夜将他给活埋了,年五十六岁。

(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没有涂改液,写了错字应该如何修改?
“信口雌黄”怎么来的?其中的雌黄究竟是什么?跟雄黄有关系吗?
古代人写错字了怎么办,文人随身带刀,天下第一行书错字将近二十
古人写错字了怎么办?幸好有这个神器
雌字
在古代如果写错字了,该怎么办?没想到古人这么聪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