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物]信阳籍中将黄学禄:解甲不下鞍,使命仍在肩


[人物档案]

黄学禄,1938年11月出生,河南省信阳市人。1956年11月入伍,195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1985年8月任陆军二十集团军政治部主任、副政委。1990年1月任二十集团军政委。1990年6月任济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1996年1月任济南军区政治部主任,1999年5月至2002年1月任济南军区副政治委员。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1997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先后当选为中共十五大代表,第八、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十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现为河南省黄氏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

信阳籍中将黄学禄:解甲不下鞍,使命仍在肩

2014年5月1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以及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及其所属新闻网站,同时播发了这样一则新闻:一位戎马一生的老政工,退休12年来,积极发挥余热,心系国防,情暖桑梓,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并将自己在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的政治工作经验一一总结出来,先后撰写出版了《与思想政治工作者聊天》、《看家本领不能丢》、《人生有价值》及《千秋功业》等多部著作,广受基层官兵赞誉,深受社会各届的广泛好评。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年已75岁的济南军区原副政委、河南省黄氏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黄学禄中将。

从放牛娃到共和国中将

1938年的中国大地,到处是战火硝烟,民不聊生。就在这年的冬季,在河南省信阳县(现为信阳市河区)柳林乡塘埂村的一户穷困农家里,一个男孩儿诞生了。那个小男孩儿,就是后来成长为共和国将军的黄学禄。生活在那个时代,苦难是唯一的礼物。虽然他也像所有孩子一样,享受着父疼母爱,但从一出生,小男孩儿过的就是同父母一样吃不饱、穿不暖的饥寒交迫的生活。

人们常说,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饿点冻点,还能忍受,可乱一起,老百姓连最贫贱的生活也享受不了。日本鬼子进击武汉、扫荡信阳的那些日子,他和大人们一样踏上了东躲西藏的“跑反”路。穷家难舍,鬼子一来,乡亲们都往附近的大山里跑,鬼子一撤,大家又都携家带口地偷偷回到村里。在一次慌乱的“跑反”途中,他的母亲不幸在四散奔逃的人群中失踪了。他的爷爷奶奶都很早就去世了,而父亲又体弱多病,自顾不暇,根本承担不起保护他的重任。舅舅见他一个人被裹携在人群里、无助地哭泣,就用篮子把他挑回自己家里抚养。1949年,体弱多病的父亲终于耗尽了生命的最后一点心血,抛下年仅11岁的黄学禄,也离开了人世。父亲去世,母亲失踪,黄学禄成了名副其实的孤儿,好在有舅舅收留了他,给他残破的童年撑起了一把遮风挡雨的伞。

有道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人生的磨难使得黄学禄很小就懂事了,放牛、砍柴、插秧、犁田这些大人干的农活他样样都会干。舅舅和姥姥对黄学禄十分疼爱,到了上学的年龄,让黄学禄和表兄弟们一块去上学。学校对黄学禄这个孤儿很关照,每月发给7块钱的助学金,他在学校食堂吃饭免费,冬天还发给棉衣。村里的乡亲们对黄学禄也很好,没有人歧视他前不久回家乡探亲时,附近几个村子里,家家户户的饭黄学禄都吃了个遍,可以说真是吃了“百家饭”!

1956年11月,已年满18周岁的黄学禄,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报名参军,他是要以这样的行动来回报家乡、社会对他这个孤儿的厚爱。新兵集训结束后,即奔赴抗美援朝的朝鲜战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三分部战士。当时,已进入战争的尾声,作为一名后勤保障战士,他虽没有一线冲锋,但战争的硝烟还是熏染着他,寒冷、饥饿、零星的枪战,仍处处提醒他这是烽火战场。经历了战争的洗礼,他那瘦小的躯体里,一下子就充满了一个男子汉的壮志豪情。

他们所在部队,是最后一批撤回国内的。由于他是初中毕业生,是部队里少有的文化兵,回国后,先后担任文书、文印员。

回国后不久,甘肃、西藏的国民党军残余及匪徒相继发动叛乱,黄学禄又随所在部队参加了甘肃平叛、西藏平叛等战斗。在西藏3年的平叛经历使黄学禄受到了极大的锻炼,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他在战斗中立了三等功,1959年8月还在战场上“火线”入党,第二年又被提拔为警卫排长。

平息叛匪的战斗胜利结束后,聪明好学的黄学禄被部队领导安排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历任团政治处组织干事、师组织科干事、军组织处干事,武汉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党务科干事、副科长,二十军政治部组织处处长。他干一行爱一行,刻苦钻研,勤思苦学,在这个极具挑战性的领域里逐渐崭露头角。

任师政治部主任时,他运用丰富多样的政治思想工作,将兵情复杂的部队带成文明之师,吸引了《解放军报》的6位部门主任前去采访,总政治部主任亲临考察并召开现场会。黄学禄也被上级慧眼识才,选拔进入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深造。

在南京政治学院学习期间,黄学禄再次引起军内外的广泛关注,由于他表现突出,尚未毕业,就被武汉军区任命为二十集团军政治部主任,成为当时全校唯一也是全军唯一的一位尚在学习时就被提拔的军校学员。不久,又升二十集团军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1990年6月起任济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1999年4月至2002年1月任济南军区副政治委员。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1997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

看家本领永不丢

2008年7月,黄学禄将军正式退休。他从领导岗位退下来之际,正值我军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发生历史性变革,大学生成为基层干部主体,普遍缺乏做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作为一名戎马一生的老政工,他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思考着应该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留下点什么?他要写一本书,一本与基层官兵“亲切谈话”的书。

给自己明确了任务后,他利用进京开会、出差期间,去北京的各大书店淘宝、国家图书馆取经,给自己充电。随后,他又先后深入100多个连队,与基层官兵促膝谈心、把脉号诊,对基层干部不想做、不会思想政治工作问题一一进行梳理,逐个“解剖麻雀”。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后,他所做的 “对139个连续6年未创先进连队的调查分析”、“对新形势下提高干部素质的调查与思考”等调研报告受到了总部领导的重视。

后来,他又在军区“老战士之家”找了间空房,寒来暑往,几乎每天都“泡”在这里。他搜集了2000多本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书籍,拜担任计算机网络工程师的儿子为师,经常上网与政工专家、学者切磋,还写下了10多万字的笔记,下载了900多万字的资料,历时3年完成了《与思想政治工作者聊天》的初稿。为了验证自己总结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有效性,他不辞劳苦深入基层作了43场辅导报告,现场征求意见建议,反复修改完善。《与思想政治工作者聊天》正式出版后,受到中央军委、中宣部领导关注,在军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被基层官兵形象地称誉为“枕头边的指导员”,并荣获第六届解放军图书奖。

《与思想政治工作者聊天》一书的写作,引发了老将军对人生及社会的更深层次的思考,多年的人生经验积淀,饱满的写作激情,让他欲罢不能。

针对社会发展多元、多样、多变给人们带来的思想冲击、价值偏移和困惑增多等问题,又成了他的下一个要解决的命题。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看家本领发挥了克敌制胜的巨大威力。在新时期,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看家本领——思想政治工作,应当给人什么形像?它应当具备哪些和以往不同的内涵和特点?

另外,对于如何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解决好社会转型时期的问题,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如何实现人生价值?怎样走好人生之路?怎样在潜移默化中树立高尚的人生价值观?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他又用了3年多时间,写出了《看家本领不能丢》及《人生有价值》两本专著。

《看家本领不能丢》用事实说话,集中了成百上千个古今中外的人物和故事,用他们的人生经验教训说服人、感化人。作者讲的是政治,我们从书中看不到令人生厌的空话、大话、套话,感觉不到作者趾高气扬的说教,好像是一位老人和你娓娓动听地谈心。

《人生有价值》同样是立足中外,涉猎今古,同时联系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寓理于事,夹叙夹议,深入浅出,亦庄亦谐,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老生常谈哲理化,让你在情趣盎然中受到感染,得到启示,思想境界不知不觉得到提升。

正是因为其“亲切、温和”的写作风格, 2012年8月,《看家本领不能丢》、《人生有价值》两本书出版后,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作为优秀图书推荐给全国各省的农家书屋,成为凝集共同理想的大众读本。

将军解甲不下鞍

为了写作,黄学禄将军查阅了大量资料,在深入调查研究中,他有了一个令人担忧的发现,那就是现阶段的党史研究和党史教育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得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在些党史研究者缺乏甘坐“冷板凳”的定力,挖掘历史本来面目不全面、不准确,心浮气躁,浅尝辄止;一些影视剧、出版物和网站时常戏说和演绎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特别是境外反动势力,肆意歪曲、丑化我党历史,恶搞、嘲笑党的领导人。他深感,作为见证党的重大历史事件、亲历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高级领导干部,岗位退政治责任没有退,更有时间精力上的优势,潜心学习研究党史军史。

他决定要写一部全面系统、真实准确反映我党我军光辉历程的党史专著。为此,他访圣地、查档案、跑书店、进图书馆,请教国内党史军史著名专家和领导同志100多位,查阅历史资料上千万字,研究历史人物传记著作100多部。因为对电脑不太熟悉,所有的文字他都是一笔一划地写,逐字逐句地改,仅手写稿就有一米多高。黄学禄将军撰写的100多万字的党史书稿,正式定名为《千秋功业》,于2013年12月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千秋功业》是一部架构宏大、内容充实、十分好读而且耐读的史学类读物,它全面回溯了自辛亥革命以来的中华民族百年复兴史,客观公正而又激情迸发地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多年来领导中国人民艰难探索,屡遭坎坷,英勇奋斗,迭创辉煌的历程,既忠于史实又蕴涵清醒的前瞻性眼光,从而赋予了作品以鲜活的现实生命力。

《千秋功业》出版后,引起军内外的高度关注。中央文献研究室原主任逄先知在序言中说:“这部书紧紧扭住中化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主题,以史鉴今,体现了用民族精神教育人、用辉煌成就感召人、用成功经启迪人、用挫折教训警示人,是一部导向正确、事实准确、内容丰富、可读性强的党史教科书。”

2014年2月19日,《解放军报·内参》以《济南军区原副政委黄学禄中将退休12年躬耕著述倾尽余热为党传递正能量》为题,报道了黄学禄将军的先进事迹。随即,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中宣部刘奇葆部长、总政治部张阳主任等中央、中央军委领导纷纷批示,要在全党、全军、全社会大力宣传黄学禄同志精神。

退休后,黄学禄将军还一直关心、支援家乡建设,先后拿出的稿费并协调地方政府和有关单位,在大别山区修建三所希望小学,另有一所希望小学和一座敬老院在建,支持、协调修建河区环南湾湖公路,带动了周围5个乡七八万农民致富;修建了通往塘埂村的乡间人行小路,解决了大山深处的居民出不来进不去的问题。

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年近八旬的黄学禄将军怀着对家乡的关心、关爱和支持,于2016年9月下旬至11月18日,先后深入河南省信阳市12个县区(管理区)党政机关,12所学校,17个乡镇、办事处、社区、企业等,为干部群众作《信仰旗帜不能丢》、《弘扬长征精神》、《中美战略对决的态势及走向》为题的报告。黄学禄将军用具有代表性的红色经典故事和个人经历,为全市干群作了一场场精彩、生动的报告,广受欢迎,听课人员1.5万余人次。

作为一名退下来的高级领导干部,黄学禄一直躬耕著述,不忘一个老政工的“看家本领”,倾尽余热为党传递正能量。他在赢得广泛赞誉的同时,也有不少人劝他说:高级领导干部退了以后应抓紧发挥“余威”,为亲友、为部下多办点实事;辛苦一辈子,也应该打打高尔夫、搞点古董字画;即使出书,也可以找人把过去的讲稿整理一下,何必搞这么辛苦?但黄学禄却始终坚守自己的追求。他从不利用自己的声望到商业机构任职,不去高档会所,始终保持着一我老共产党员艰苦朴素的政治本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黄群
做实做细“五项举措” 深入推进“最强党支部”提质升级
奋斗的人生最美丽(老韩)
优秀政工干部先进事迹_事迹材料_第一范文网
黄信阳书法(7集)
献身军旅甲未解——于敬山将军传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