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代人写春联,为何不能写“五福临门”?学问大了!

清代人写春联,为何不能写“五福临门”?学问大了!东莞原名宝安,因何改名东莞?与安禄山有关!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辞旧迎新之际,为增添喜庆气氛,家家户户贴春联,已延习了近千年。春节贴春联除了喜庆外,另一个就是讨吉利,所以,春联使用的都是趋利避害的好词,比如中国最早的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即是。

另外,在民间的春联表达中,“三阳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畜兴旺”等等吉祥短语,更是万家追捧的“网络红语”。但是,生活于清朝乾隆年间的先人们,在写春联时,就不能随意任性地写“五福临门”这样的吉祥话了,因为,乾隆帝发话了,这五个字不能连写,否则就是犯上与大不敬。

乾隆为什么会下一道如此令人费解的圣旨呢?原来他这是在拿“避讳”做文章。所谓避讳,是封建时代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而定下的规矩,主要内容是,说话写文章遇到君主或尊亲的名字时,不能直接说出或写出,以避免冒犯君主或尊亲超然的地位。

在说话与写文章时,如果遇到有与上述人物名讳相同的字怎么办呢?这得要改用其他字或其他方法代替。这种习俗起源很早,据《公羊传》记载,孔子作《春秋》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后来,这种习俗经过长时间的应用,不仅需要避讳的地方越来越多,而且不少朝代的皇帝还规定了避讳的范围和方法,让人们必须遵照使用,否则就会被治罪甚至杀头。由此,避讳变成了一种法律,让人不得不极为重视。

比如,秦始皇名嬴政,将“正月”改叫“端月”;东汉光武帝名刘秀,“秀才”被改成了“茂才”;唐太宗名世民,“民部”改称为“户部”,就连“观世音”被迫改称为“观音”。汉文帝刘恒当上皇帝后,因避讳不仅把恒山改名为“常山”,改恒山郡为常山郡。还把“姮娥”改名为“嫦娥”。刘恒这一改,嫦娥一直延至今,而“常山赵子龙”也非同凡响。

据说袁世凯篡权后,忌讳“元宵”二字,因“元”与“袁”同音,“宵”与“消”同音,“元宵”听起来像是要消灭袁世凯,于是在1913年元宵节前,袁世凯下令将元宵改称“汤圆”。虽然这样做并没能挽救袁世凯,但“汤圆”这个名称却因此而流传下来。

皇帝之外,普通人也是如此,比如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其父名“杜闲”,为了避“闲”字的讳,杜甫写了一辈子的诗,却没在诗中用过“闲”字;他的母名海棠,《杜集》中无海棠诗。再如宋代文学家苏轼,其祖父名“序”,所以,三苏的文章从不写“序”字。而因名气太大,东坡先生常常受邀替别人的文集作序,这可让东坡先生犯难了,若是用“序”字便是对祖先的大不敬。好在苏东坡足够聪明,他将“序”改称“引”或者“叙”,又间接给“序”这一文体创造了两个新名字。

再如,我们非常熟悉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也是源于避讳一事的。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故语云:‘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本此。”

陆游的这段话讲的是,北宋时,常州的太守名叫田登,为人专制蛮横,因为他的名字里有个“登”字,所以不许州内的百姓在谈话时说到任何一个与“登”字同音的字。于是,只要是与“登”字同音,都要其它字来代替。谁要是触犯了他这个忌讳,便要被加上“侮辱地方长官”的罪名,重则判刑,轻则挨板子。不少吏卒因为说到与“登”同音的字,都遭到鞭打。

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即将到来。依照以往的惯例,州城里都要放三天焰火,点三天花灯表示庆祝。州府衙门要提前贴出告示,让老百姓到时候前来观灯。这却让出告示的官员感到左右为难。怎么写呢?用上“灯”字,要触犯太守;不用“灯”字,意思又表达不明白。想了好久,写告示的小官员只能把“灯”字改成“火”字。这样,告示上就写成了“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告示贴出后,老百姓都气愤万分,忿忿地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民谚的由来。

其实,古人的这种思想也很好理解,因为,在先民的心目中,一个人的名字是非常神圣的,不唯君主,就是普通人家的长辈姓名,外人也是不可以随便喊的,否则,在当事人看来,也是对自己与家人的大不敬。记得中小学时代,如果有同学直呼自己祖、父辈的名讳,那是会激人奋起反击,与之干上一仗的。

古时不但要避皇上和名人的讳,还避恶人的讳,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憎讳”。唐肃宗最看不起安禄山,以其为国仇恶闻其姓,把当时有“安”字的城市名一律改掉,一口气就改了几十个城名。比如,唐朝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宝安县被改称为东莞县,东莞县得名至今,已有1263年的历史了。

那么,不让世人写“五福临门”的乾隆,这是谁避谁的“讳”呢?他这是在避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清世祖顺治帝的“讳”。清世祖顺治帝就是清太宗皇太极第九子爱新觉罗·福临,“五福临门”中间的两个字就是“福临”,正好是顺治帝的名字,所以,作为玄孙的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才下诏全民回避“五福临门”的。

其实,“避讳”之举,也是劳民伤财的陋习,一字之改,影响的可是全天下,比如地名之改,所有的公文档案都得随之更改,那可是一笔不小的投入啊。当局者也知道此举的不当,所以,有些皇帝即位后,主动将自己的名字改为生僻字,以减少与民间常用字的冲突。清世祖福临入关后,为了缓和民族矛盾,曾下诏布恩,特许臣民可不避讳福字,诏曰:“不可为朕一人,致使天下之人无福。”

但是,顺治这样的“初心”并没能保持下去。到了乾隆朝,政局已稳,满清统治者再无顾忌,于是,“五福临门”这种常用的吉祥语终遭禁止。不仅如此,有清一代骇人听闻的文字狱,其中就有许多是涉及避讳内容的。

比如,康熙年间,因明大学士朱国祯生前在经清人庄廷鑨冒名出版的《明书》中曾直书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名,辗转株连冒名的出版者以及修订、校阅、写序、署名、刻字、印刷、卖书、藏书、官员等达数百人,处死刑者七十余人。

再如,雍正年间,主考官查嗣庭摘用《诗经》中的“维民所止”作为试题,经人告发说题中“维止”二字是暗示将“雍正”砍头示众,病死狱中惨遭戮尸枭首,儿子处斩,兄侄流放。

避讳本是源于古老的语言禁忌,但最终演化为维护封建政治架构的工具。它不仅体现了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性质,而且给人的思想造成了极大的戕害。随着封建社会的灭亡,避讳制度也理所当然地成了历史的陈迹,但它所体现的封建等级观念至今仍有一定的影响,它所代表的“人名合一”的迷信思想也仍有一定的市场,这与现代文明是格格不入的。

(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跟陈国昭一起写《兰亭序》集字春联:五福临门
何谓'只许州官放火, 不许百姓点灯'?
【每日一典】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是出自陆游笔下的一个故事
“只许州官放火”其实是件大乌龙,州官表示心里苦
只许州官放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