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父母们,请对你的孩子多些耐心~

最近我在某乎回答了一个问题,一单亲母亲对自己的不到3岁女儿的成长速度表示悲观失望的问题(觉得女儿不够优秀,有点失望,应该怎么办?),我很高兴看到大多数网友都对这位小朋友所蒙受的“不白之冤”表示了深刻的同情。提出问题的母亲是这么说的:

我几乎放弃了社交,工作也是马马虎虎,花费太多精力在孩子上了却不见成效,心里有些失落。目前,孩子只认识百来个字,只会10以内的加减法(还是掰着手指数的),只会10句简单英语会话,100来个英文单词意思,画画也不成样子,思维似乎也不灵巧(平时也没怎么束缚她啊),就只性格乖巧,喜欢看书,嘛也不会,内心有些沮丧,觉得付出得不到收获。

上面提到的那位母亲的情况其实真的很常见,她只不过是因为在网上公开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因此受到了海量的批评和指责。“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已经不知道坑害了多少中国孩子。近些年反对这句话的声音越来越大,提倡快乐教育也越来越成为网络上的主流声音,与此同时,也有文章出现开始辩证地看待快乐和拼搏。但是,总体来说,很多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态度还是处于一种非理性的狭隘状态之中,很多自认为很尊重孩子的父母也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

我们的同龄人,包括很多年轻的父母们经常会批评长辈们不懂教育,急功近利,不尊重孩子的内在天性等等。然而,时代的进步,教育水准的提升,阅读大量专家说法并没有真正使得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在教育下一代这个方面显著超越他们的父母。我就认识很多高知年轻父母,看上去对教育理解得头头是道,实际上他们只不过是太过关注于浅层次的教育,而忘记了孩子成长的真正关键,反而落得个事倍功半。

我身边有对学问极高的夫妇,他们有个可爱的儿子,我们就叫他虎头吧。为了虎头的教育,这对并不富裕的夫妇买了昂贵的学区房,父亲做科研挣不了多少钱,母亲还为了孩子在家做全职母亲。他们从小就严格照着先进的各种理念养育和教育孩子。他们的孩子明明是极其敏感的,他们却让他遵循严格的睡眠训练程序,因为书里说了啊,睡多了孩子才会聪明;书里说了婴幼儿不能吃盐,他们家的饭菜那叫个寡然无味啊;他们认为隔代抚养对孩子不利,孩子从未和爷爷奶奶外公姥姥有过亲密的接触;他们认真研究书里谈及的各项敏感期,说话敏感期的时候恨不得一天到晚给他讲故事,认字敏感期就不停地给他呈现文字刺激;为了能让孩子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从一出生开始,他们就为孩子制定了严格的作息表,完全不能够打乱一点;说是电视会让孩子变得被动接受信息,游戏容易上瘾又伤眼睛,虎头都三岁多了还没看过一次电视,玩过一次pad。

优良的基因加上“先进”的教育理念,虎头怎样了呢?虎头成长了为了一个极为乖巧的孩子,不过他在语言和数学等方面的能力和同龄人比并无明显超越。当然,在我们看来,虎头是遗传了他父母的聪明的,只是早期优势并不明显而已。但是,他的父母可不这么想,他们对虎头是失望的,他们经常会谈及虎头同龄的孩子拥有怎样虎头所不具备的技能。为了能让虎头赶上同龄人的步伐,他们即使资金紧张,也不惜花很大成本让虎头参加一些昂贵的早教课程,只是虎头不开窍的现状依旧没能好转。

很多父母的一大矛盾便在于,他们能够接受成人世界的“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但却不能够接受孩子世界的“一山更比一山高”。和我家阿宝同一天出生的他的小女朋友,早期智力水平起码领先阿宝一年时间。现在阿宝刚会说一些句子,而他的小女朋友早就已经会讲故事了。这还不算什么,小女朋友的学校里还有两位互相较劲的“神童”,一个会把乐高按照自己的设计理念搭成大城堡,另外一个会因为嫉妒把搭成的城堡一脚踹飞——你们想想,这都是什么级别的动手能力和心智发展水平。当然,后一个小男孩很显然是需要一定的心理辅导了,不过我不相信这样的孩子父母会认为自己的孩子需要这种帮助。

说句实在话,我和阿宝的母亲都是学习能力极强的人,阿宝在学习具体的东西方面,比如语言、数学之类的,和我们当年的水平差距是很大的(我们的父母都可以作证)。作为一个三岁零两个月的孩子,阿宝只会简单的句子,不会成段叙述,数数都数不到五。阿宝平时呆呆的,不过有时候也给人感觉他心里很有数的样子。很多不明真相的人夸赞他大智若愚,我们却经常调侃他会不会是大愚若智。话虽这么说,我们可以说是从来没有因为阿宝这些所谓的“落后”而产生半点焦虑。首先,我们根本就不在意阿宝早期的这种落后。很多研究都表明,孩子在幼儿时期的这些差距并不能决定孩子所能够达到的最终高度。其次,稍微对智力有所理解的人都应该知道,遗传对智力的贡献有多大,我们对阿宝的自信源于对自己的自信,就算阿宝的绝对智力比不上我们,我们相信我们给他提供的教育环境也会把他提升到一个不错的水准。再者,阿宝目前的情商已经超越了我和他的母亲,对于这点我俩很惊喜,要知道成功人士需要的是不错的智商加上很高的情商哦。最后,就算抛开世俗世界的成功不谈,我们看到阿宝每天那灿烂的笑容,那种对他人的感染力,以及他倔脾气背后那善良的内心,这些东西使我们相信我们应该知足了。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该去打拼的是父母,而不是孩子。事实上但凡给孩子早期教育施加高压的父母往往都过早地放弃了在成人世界中的昂扬斗志,转而把这种斗志强加给了自己的孩子身上。现在网上有一种新的说法,说孩子的起跑线并不是孩子的早期教育,而是孩子的父母;父母的能力和水平,决定了孩子从何处起跑——我非常赞成这种观点。只要父母足够爱孩子、对孩子足够负责任,父母为孩子提供的物质支持和无形的影响的教育作用远远大于对孩子刻意的精心雕琢。

之前曾有调查研究表明“家中有很多书”的孩子,要比“父母常给孩子读书”的孩子学习成绩更优秀,因为教育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而不是填鸭式的灌输。所以希望大家能够记住,父母是怎样的人,要比父母花了多少精力去教育自己的孩子,更加重要。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个自己都坐不住半个小时读书的父母,边打麻将边骂自己孩子不好好学习,你们觉得这种教育有用吗?就算情形没有这么极端,比如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位经常给自己孩子读书的母亲——麻将倒是没有打,可是她放弃了社交,工作马马虎虎,和所谓的“成功人士”相去甚远,大家觉得她目前的做法真的能为孩子提供一个好的教育环境吗。

父母为孩子的教育之路铺得太过细致还有个很大弊端,就是导致孩子失去了为人的主动性。从小就被逼着去参加战斗,这样的孩子就会失去学习为自己而战的机会。孩子越是被父母逼着学,就会越需要被父母逼着学;孩子越是自力更生,他越能够在长大后为自己负责。这些基本的道理,大家都听过,但是很多人就是抑制不住心中那种替孩子“拔苗助长”的冲动——要知道啊,根都拔坏了,怎么可能在今后的漫长人生中领先别人呢?

话说回来,给了孩子足够多的耐心,真的能够等到父母们想要的东西吗?

我们先不急着回答这个问题,我先简单列举一些事实:

1、没有智力正常的人在成年之后还不会说话的。

2、很多演说家在幼年时期并不是口齿伶俐的人。

3、没有智力正常的人在小学之后掌握不了早教中使用到的所有数学、图形和逻辑概念。

4、早期的神童在成年后依然能够保持智力领先地位的少之又少。

5、能够背诵圆周率后很多位并无助于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

父母们想要的具体技能,孩子早晚都会学会;父母想要的孩子早期的相对排名,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那都只是虚荣心在作祟。

再说说我们家的小阿宝,他在之前的时候一直跟着他干姥姥混,每天除了吃就是玩,胡搅瞎搞不求上进,但是实在是开心得不得了——阿宝每天大笑的时长绝对是顶级的,我们都担心他会不会笑太多缺了氧所以才这么呆。不过我们的担心似乎是多余的,等阿宝上了我们给他开的幼儿园之后,他很快就跟着老师和同学学会了所有我们认为必要的技能。他能清楚表达自己的需求,懂得体谅父母的难处,学会了妥协和谈判,没有做任何训练突然就学会了自己尿尿和排便,脾气越来越温和(可能因为理解能力上升了),能够静下来跟老师一起读半个小时书。这些东西,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该来的东西迟早会来,不必刻意强求。

当然更有意思的是我下面要讲到的问题——环境本身对大脑的塑造能力是很大的,你不必过于着急看到有益刺激产生的作用,只要我们给孩子提供一个先进的教育环境(游戏环境),哪怕孩子一开始不能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看到你想要的变化。

举几个例子:但凡我帮阿宝看中的儿童玩具一般都是有一些闪光点的(比如玩具很有特色的或者智力含量比较高),但是这就有一个问题——这些玩具经常是超越阿宝当前年龄段的认知水平的。比如我们有一次黑色星期五的时候帮阿宝抢回来一个很漂亮的儿童跑车,因为阿宝腿太短,每次尝试教阿宝玩,都是无功而返,最后在储藏室里闲置了快两年时间!

但是最近几个月阿宝(三岁左右开始)进步飞速,不仅突然就能够熟练地驾驶他的小车在拥挤的地下室开来开去,还会熟练地驾驶他的新拖拉机转遍农场的每一个角落——遇到了大的坡度爬不上去他会绕道,从车库出来或者遇到障碍知道倒车,而且倒车的方向盘也打得非常好。

为了给阿宝做一些科学教育,我给阿宝买了很多类似牛顿摆这种的小玩具。阿宝一开始的时候都是完全摸不着头脑,每次一玩就把一堆小球搅乱在一起,花我好多时间才能修好,怎么示范也没有用;可是最近阿宝突然提出要玩这个玩具,这回他的操作手法变得非常标准,他不仅会拉一个小球摆动,还会拉多个小球进行实验。

因为阿宝特别喜欢托马斯小火车,所以我之前成箱成箱地给他买了很多二手的火车、轨道和配件。阿宝一开始的时候不会拼轨道,每次我都得陪他花上两个小时在地上拼出一套轨道设计来。最近阿宝已经不再需要我给他提供太多帮助了,看来在之前的积累中阿宝已经学会了轨道设计的主要要领,因此他自己玩起来也越来越得心应手。
再举个极端点的例子,阿宝特别喜欢玩手机和ipad游戏,我们对此还是比较开放的,对阿宝玩游戏的唯一要求就是别把眼睛玩坏了就行。但是,玩游戏也不是那么简单的,阿宝能接触到的手机游戏一般都是我喜欢玩的有很高难度的游戏,或者是我们给他下载或者购买的教育类游戏。所以这些游戏(比如“是男人就下一百层”之类的)对阿宝来说上手是很困难的。但是即便如此,只要假以时日,阿宝总能在这些游戏当中表现出明显的进步来,考虑到阿宝还只有三岁,我们认为他以后有的是时间可以超过我。

客观地讲,我和阿宝母亲亲自给阿宝读书或者授课的时间在重教育的家庭中肯定不算是多的,但是我们在阿宝的教育上直接或者间接动用的能量肯定是比较充足的——这其中就包括我转行为了他开了一家农场幼儿园。

如果说这世界上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值得耐心等待,我觉得培养自己的孩子慢慢长大成人便是其中一样。有人可能会问了,难道看着自己不成器的熊孩子慢慢长大也很美好吗?当然不,不过我认为只要父母引导得当(显然这个“只要”用在这里显得有点轻松了),绝大多数孩子都能教得不错——我相信但凡愿意阅读此文到这里的父母们都是有这种能力和追求的。

有的时候,做父母的,耐下心来,等一等自己的孩子,多给他一下鼓励和拥抱,孩子也会变得更加自信和阳光;反之,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焦虑不已,有时候甚至对孩子一脸嫌弃,孩子便会从童年就建立起一种自我焦虑和不安,甚至是自卑——哪怕孩子因此多学了那么一点知识,那也是得不偿失的。

同时做父母朋友们的也要现实一点,一个好的园丁或许可以把一颗种子培育得枝繁叶茂,但是他不能够改变这颗种子长大后所结的果实类型,凡事一定要量力而行,这是每个父母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都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孩子的极限究竟在哪里。

如果有人说,我就是没有耐心,我就是无法接受自己的孩子落后别人一截,非忍不住要推他一把,那么方法也有一个:

好好生活,给孩子创造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带着孩子入住高档社区,从小开始就给他找到最好的学校最聪明的老师进行教育。
只此一招,药到病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文)写给浩宝孙三岁教育启示
好读 | 如何让你的孩子更聪明
孩子的智力
母亲与她的「自然之子」
大人水平低怎么教育孩子(经典早期教育)
假话百遍就成真,标签贴久影响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