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吵架中“沉默”才是最大的杀手

你的心事   我来治愈

戳蓝字一键关注 常敬情感

2017 / 10 /27 星期五


无论是在何种亲密关系里,都会遇到一种奇特的沟通方式,那就是“吵架”。这是亲密关系中的双方,在发生激烈冲突的时候,带着强烈情绪的互相沟通。

广义的吵架也包含了一方对另一方的抱怨、指责,甚至是冷暴力等等。


有时候吵架会把矛盾点放大,虽然会有恶语相向,但也能从中得到一些信息,来知道平常对方对你会有哪些不满。说出来还有得救,就怕从头到尾都只是你在说,另一方永远保持沉默。


抱怨、偏离主题、操纵、强制……都是沟通中容易产生的问题,但这些还都建立在,双方有言语交流的基础之上。比这些更严重的沟通问题其实是:对方根本不和你沟通!



“沉默式的沟通”

一方越是着急上火,另一方就越是低头沉默。


明明只想好好吵架,可对方就是不说话。听起来,问题都集中在那个“不说话”的人身上,Ta的沉默是造成双方沟通障碍的唯一问题。但实际上,沉默,就已经是Ta参与互动的方式之一。

回避型沟通模式:


双方在沟通中,一人处于不断提出要求的状态,不断指责对方: “你说句话哇” “你在逃避什么!”而另一人则倾向于回避冲突,动不动就叫别人冷静一下,然后自己消失,连架都吵不起来。


最后的结果就是,一个人越来越生气,另一个人闷着憋屈。在不断地逼迫和退让之中,双方都降低了对这段关系的满意度。


通常在什么时候,Ta会不想说话?


“要不我们先冷静一下”


对于一些人来说,在情绪强烈的时刻,是无法进行理性思考、讨论问题的。或者在气头上的时候,因为害怕自己会说出一些无法收回的话让自己后悔,所以想要通过“冷静”来解决问题。


强烈的情绪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过重的认知负担,所以一发生冲突,他们就立刻选择逃避。


但事实却是,只有你在很生气的时候,才会迫切的想要解决问题,而当情绪消失,解决问题的动机也就弱化了,但问题还是存在。


相反这个时候,如果另一方再提起问题就变成了“无理取闹”,可能还会成为引发下一个问题的诱因。



“这件事,我没法跟你谈”


在亲密关系中,最常见的禁忌话题,其实是关系本身的状态。在一项调查中,68%的受访者都承认,不想与伴侣谈及他们恋爱关系的现状或未来。


正因为觉得有些话题过于微妙,不好跟对方公开讨论,所以我们发展出很多拐弯抹角的测试,也因此有了“作”这个定义。比如:煞费苦心制造困难让伴侣来克服,看对方对自己是否忠贞;找理由暂时分开,来考验对方在欢迎自己回来时是否热情……


这一切像是自寻烦恼,也给对方增添紧张和压力,却都源于:我们不敢直接询问对方,在关系中,有太多“不能谈”的话题。



“我懒得跟你解释”


我一直很讨厌解释,懂你的人自然懂,不懂的就算了,但其实这样是不对的。很多矛盾的爆发点都是因为不解释。


这句话的背后,是想要避免沟通所引发的更大麻烦,所以干脆拒绝沟通:“你这问题太幼稚了!我解释反而更说不清。”


石墙就是指拒绝回答问题或拒绝合作,而退守到石头般冷漠的沉默中去的沟通不良模式。


当以上这些情况发生时,“沉默”像是一种保护机制。反正一说话就要吵架,还不如不说。但沉默能逃避一时的冲突,却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如何打破回避沟通僵局?”


1.对于上火的一方:

a.倾听的态度

有时候对方的沉默,是对于另一方过于逼迫的反击。也许上火的一方可以先试着放下激烈的情绪,不要试图去逼问对方“为什么不说话!”,并且先摆出倾听的态度,让对方感受到,我是可以听进去你的话的。


b.确认的力量

除此之外,当对方沉默时,不要妄加猜测Ta的想法,或者用自己的猜测去替代对方的真实想法。有时候我们容易主观预判,总是用你以为的东西去评判对方的态度,进而说出“我以为你是那样想的”、“你不说话,我以为你默认了”之类的话。对于这些“想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去确认、直接询问对方的意见。当然,提出直接的问题并不代表要以逼迫的态度。

2.对于沉默(回避)的一方:

a.现在不说≠永远不说

当双方都被情绪和压力缠住而感到疲惫时,暂时的回避确实能够让双方缓解焦虑,这是有效的回避。但习惯于沉默的人需要意识到,回避冲突,并不等于冲突自然消解。


保持表面的和平,只会引来之后更大的矛盾。因此,当关系出现问题时,直接面对,真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其实是最高效的沟通方式。习惯回避型沟通的人可以试着


b.谁也没有读心术

有时候我们总以为,即使自己不用说太多,别人也能判断出我们内心的活动。比如有时会想: “我都表现得这么明显了!Ta难道看不出来我正在生气/不想说话?”


但我们不是,不能把思维时刻准确展现给对方。所以需要依托言语,才能让别人知道我们的想法。


所以,当与他人沟通出现问题时,沉默也许是最容易的选择,但绝不是最好的选择。



共情的倾听让你们的吵架不再那么负能量。


优雅的吵架和有效的沟通都离不开好的倾听,而好的倾听就是能够做到共情的倾听。所谓共情,其实就是“设身处地”和“感同身受”,当我们在听的时候,将这句话放在对方的立场下来听。


举个小例子:

你的先生说:“我不想工作了,这份工作实在是太无聊了,我想辞职回家。”


对话的背景是,你们有很大的经济压力,必须两个人一起工作才够支撑,而他过去一年换了三份工作。


你会怎么回应他呢:

A“哦,你不想工作,我也不想工作了,那这日子也不用过了”

B “你都换过三次工作了,还不想老老实实工作,你想怎样”

C“你不想工作了,那你能不能告诉为什么呢”/“你能跟我说说是怎么样感受的,怎样想的吗?”

不难发现,只有C是共情的回应。也就是我们说的,去透过事实层面的分歧,听到对方的情感,这是共情倾听的核心。


怎样锻炼这种共情倾听?

非言语的接纳:原地不动、注视、微笑

基本共情的回应:“哦”,“恩”,“真的?”,“是这样啊”

较高级共情的回应:“给我讲讲?”,“愿意多说一些吗?”,“我很愿意听你多说一些”

吵架这件事人之常情,但有架就好好吵,不管有什么问题,只要说出来就会有办法规避的,如果一味的逃避,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



本文图片来源于花瓣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理学家解读:吵架时,为什么你越上火,他越沉默?
可怕的不是冲突,而是你回避冲突的态度
当一个人对你冷暴力,最好的回应方式
史秀雄:除了沟通,我们还能如何了解爱人?
咨询|如何疗愈家庭造成的伤害?
如何找到你所说“心有灵犀”的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