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别让“谦虚”伤了孩子,实事求是才是教育的王道

周末带团子去游乐场玩,碰到一个比团子小一点的白人小妹妹,两个小朋友一见如故,立马玩儿到了一起。团子颇有大哥风范,带着小妹妹穿梭在各个游乐设备之间,我和小妹妹的妈妈乐得清闲,就坐在旁边,一边看着他们玩儿一边聊天。


小妹妹的妈妈看着生龙活虎的团子,由衷地称赞:“真是个勇敢的小探险家!”我几乎是本能地谦虚到:“没有没有,他有时候也怂得很。”小妹妹的妈妈似乎有些惊讶我这样评价自己的孩子,但还是说:“是吗,我觉得他已经非常棒了。如果我是他的妈妈,我一定会感觉非常骄傲。”


听了这话,我半晌没回过神。是呀,我心里不也认为团子是个敢跑敢闯的小男子汉吗,我不也是为他骄傲的吗,为什么当别人夸赞他时,我的第一反应竟然是否认呢?





有这样反应的,不光是我,还有我的朋友小A的爸爸妈妈。


小A来自一个偏远的小县城,通过读书改变命运,考学到了一个一线城市,并且留下来成家立业。三十岁出头的她现在事业小有成绩,家庭温暖幸福,按照大众对成功的定义,她也算得上是人生赢家了。老家的亲戚朋友也都觉得她是“混得好的”,跟她父母聊天言语间都满是羡慕,让她父母很有面子。


但小A却觉得,就算她通过这么多年努力已经获得了许多人的认可,她的父母对她却似乎从来没有满意过。我问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她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前段时间小A回老家探亲,跟父母和几个亲戚朋友一起吃饭。席间一位亲戚讲到了他认识的另一个女孩儿,经历跟小A有些类似,这位亲戚夸赞这个女孩儿“跟小A一样优秀”。没想到小A的父亲竟然连连摆手,说:“咱可不如人家优秀。”


小A有些气恼,散席后问父亲,自己明明各方面不输给那个女孩儿,甚至比她更强,为什么父亲会脱口而出“不如人家优秀”。父亲不以为然地回答:“那就是谦虚的说法嘛,再说,你再优秀,也肯定还有进步的空间嘛。”


小A说,父母的一句谦虚,让她内伤几十年。从小到大,每当别人称赞她的时候,父母总是谦虚地说“没有没有”,甚至会接着列举出她在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现在她在生活和工作上都不错,原以为父母终于会向别人表达对她的认可,没想到,父母却更“谦虚”了,生怕别人说他们“女儿去了大城市就了不起了”。


小A说,其实她知道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人,不喜张扬、不会吹嘘,她也知道自己已经是成年人了,不用再靠父母的评价活着,完全可以自己给自己肯定和赞扬。但即使如此,她仍然常常感到深深的委屈和不甘,觉得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父母从来没有看到过,自己所有用勤奋换来的成绩在他们眼里都是理所当然,自己再怎么优秀也都会像父亲说的“还有进步的空间”,自己做什么他们都不会满意。


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这种不被父母认可的苦涩和无奈,别人或许能理解,却无法安慰。





小A父母的这种“谦虚”,很多人应该都不陌生,毕竟,“谦虚”是刻在我们骨子和血液里的文化基因。许多父母信奉“谦受益,满招损”,在人前淡化孩子的长处,宣扬孩子的不足,在人后用打压式教育企图激发孩子的上进心。他们以为这是爱,是为了孩子好。可是,孩子真的感受到了爱吗?真的过得好吗?


“十三邀”的一期里邀请到了姜文做嘉宾。姜文,这个身负盛名的影帝兼导演,在节目中坦承自己“平常是个很不自信的人”。他的不自信来自哪里?听他谈论自己与母亲的关系就明白了。


姜文说:“我跟我妈的关系,怎么都处不好。”他考上中戏,兴高采烈地把录取通知书给母亲看,母亲瞟了一眼就扔到了一边,说你那一盆衣服还没洗呢。他赚钱后给母亲买了房子,母亲并没有多么高兴,甚至连住都不肯去住。“我不知道怎么能让她看见我做的事高兴。”说这话时,这位已到知天命年纪的功成名就的大牛人,脸上满是落寞。成功大男人的心里,住着一个不被母亲认可的委屈的小男孩儿。




与姜文恰恰相反的,是另一个在自己的领域同样出色的人:莫文蔚。有人说,莫文蔚是好看的皮囊和有趣的灵魂兼备。有人喜欢她的歌喉,有人喜欢她的大长腿,而最让我着迷的,是她身上那种仿佛与生俱来的自信。


有一次,一位记者在群访莫文蔚时,开口就说:“虽然你长相普通”,结果莫文蔚马上打断他,说:“对不起,我认为我非常漂亮!”不同人的审美标准固然千差万别,但有几个人能像莫文蔚这样如此自信地为自己的颜值打call?这已经超越了对自己美貌的信心,是骨子里对自己的认可和肯定。


莫文蔚的这份自信从哪里来?同样,在她的原生家庭可以找到答案。莫文蔚的父亲莫天赐是作家,出身名门望族。她的母亲莫何敏仪曾任香港政府高级新闻官,也是香港第一代电视人。她的父母培养出了一双优秀儿女,莫文蔚的哥哥莫斯理是英国剑桥大学法律博士。


莫文蔚自曝与母亲关系非常好。在一次节目中,莫何敏仪也与大家分享了她教育子女的理念。她说:“为人父母,最重要是身教,凡事以身作则,千万不要像现在的虎妈,逼孩子学东学西。”她还表示,孩子做什么,她都支持,孩子参加各样比赛,她都抽时间打气,甚至做啦啦队。可以想像,莫何敏仪在儿女的成长过程中一定是对他们不吝称赞。给了莫文蔚自信的底气的,不是“谦虚”,而是“妈妈为你骄傲”。





著名的亲子婚恋专家林文采博士提出,正如孩子的身体成长需要营养一样,孩子的心理如果要健康发展,同样需要“心理营养”,而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心理营养”就是来自父母的肯定、赞美、认同。


林老师认为,父母的肯定、赞美、认同,可以帮助孩子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也就是说,如果父母经常、反复地向孩子传达他是好的、被爱的这个信息,孩子就会将这个信息内化为自己的信念,他会深深地相信自己是好的,相信自己具有父母说的那些美好品质和能力,相信自己值得被爱。日后别人怎样的非议都不会伤害到他,因为父母种在他心中的这个信念就是他的定海神针。


林老师举了自己的一个例子。她小时候家里是做金器的,在她四岁时,有一天,父亲拿了一些金圈子,教给她做手工设计,她就非常认真地做了起来。期间,她听到父亲在门外的窗下对另一个人说:“你看我这个女儿,她才四岁,她是非常聪明的,你看,她能把东西做的又好又快,这是个聪明的女儿。”从那时起,她就坚信自己非常聪明,日后有人捉弄、嘲笑她,说她笨,她一点都不肯相信,因为父亲的话已经在她心里生根,成了她的护身盔甲。果然,她凭借着自己的聪颖和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帮助了很多人。


林老师的例子让我想起了自己的成长经历。我在读书时期学习的是英语专业,现在从事的也是与英语相关的工作,我一直都认为自己英语很好,在这个学科上相当有悟性。我的信心是从哪里来的?我想就是来自我的父母。




从小,父母就夸赞我在语言上非常有天赋,六个月就会说话,两三岁后更是“金句频出”。等我开始学英语后,他们就常常赞叹我悟性高,学英语又快又出成绩。所以我一直坚定地相信我在英语方面的天赋和能力。


大学选择了英语专业,刚开始听英文广播时,同学们都觉得很难,听不懂,但我就迷之自信地认为自己一定可以很快攻克这个难题,果然,两个月后我就基本可以无障碍听各种英文广播了。后来,我一路读到了最好的外语院校的最好的专业,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到现在都享受着英语好带给我的益处。


其实,我在英语方面真的那么有天赋吗?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在初中一年级刚开始学英语时,我的第一册英语书上密密麻麻全都是汉字标注的读音。但是,相信的力量就是这样强大,你相信什么,什么就会实现。


相比之下,我的朋友小A的信念就消极得多。她的父母一贯秉承“谦虚”的做人原则,极少给她肯定赞美认同。所以,她一直没有机会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对自己总是充满了怀疑:我做的对吗?我足够好吗?就算她现在取得了那么多成功,仍然无法驱散根植在心里的自卑感和无价值感。而且,因为自我形象没有建立,所以她对自己的认知非常容易受到别人评价的影响,情绪和心态都由别人掌控。更心酸的是,她直到现在都在拼尽全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希望能获得父母的认可,但她心里也知道,这份认可可能永远都不会到来了。





既然知道了做人,尤其做父母,不能太“谦虚”,那怎样才能姿势正确地“不谦虚”呢?我认为尹建莉老师说的“实事求是”就是最好的方式。


尹老师说:“实事求是,这四个字如此朴素,朴素得宛若空气,常常叫人淡忘,却是人生中无时无刻不能离开的东西。我们几乎可以从一切值得尊敬的人身上看到这四个字,也可以从一切人格缺损者身上感觉到他们在这方面的缺失。”


那怎样才算做到了实事求是呢?尹老师说:“人在针对自我做一件事时,也必须要实事求是,做什么事情‘不是为了做给人家看’,这就是人对自己的真实,也是对自己的善待。”


在对孩子的肯定赞美认同方面,我认为“实事求是”就是看到孩子真实的闪光点,给他真诚的赞赏。其实,“谦虚”在很多时候就是一种不够实事求是的表现,是“为了做给人家看”的,是为了让别人认为我们有修养、懂礼貌。而另一个极端,如果孩子做了一点小事我们就惊呼“宝贝你真是太棒了,你是世界上最棒的宝贝!”这种夸大其词的表扬同样不是实事求是,这不会让孩子感受到被认可,只会扰乱孩子的心智,让他的行为变得虚浮。


那具体应该怎样对孩子进行真诚的赞美呢?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在看到孩子好的行为的当下,给他及时的反馈,反馈内容最好包括两个要素:哪里做得好,这体现了哪些优秀品质。也可以再说一下孩子的行为带来的积极影响,并且表达自己的感受。




举个例子:妈妈看到孩子把自己的零食分给了没吃早饭的朋友小明,就可以这样说:孩子,妈妈看到你把零食分给了小明(哪里做得好),他肯定很开心不用饿肚子了(积极影响),妈妈觉得你真是个善良体贴的孩子(优秀品质),妈妈非常感动(家长的感受)。


当然,这里的几个要素只是个参考,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每次夸赞孩子的时候都数一数自己说了几个要素。只要是发自内心对孩子的赞美,哪怕什么也不说,只是一个拥抱、一个微笑、一个竖起的大拇指,孩子也能感受到我们的认可和肯定。相反,如果我们只是为了夸而夸,或是希望通过夸奖让他以后有更多类似的优秀行为,那就算我们的要素说得再全,孩子也感受不到我们的爱,只会感觉到控制。


现在还有一个流行的理论,说夸孩子不能夸他聪明,要夸他努力,否则孩子会只有小聪明而不肯努力。我个人认为并没有这么绝对。如果我们真心觉得孩子聪明,为什么不能夸呢?聪明和努力并不是对立的。这次孩子想到一个机智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可以夸奖他聪明,下次孩子认真做事勤勤恳恳,我们可以赞赏他努力,这两者并不矛盾。


如果孩子就想知道“我聪明吗?”,我们却坚持教条一定要对他说“你很努力”,那孩子听到的潜台词就是“你不够聪明”,长期下去,他就可能朝着父母暗示的方向走去,变得越来越不聪明。所以,想姿势正确地“不谦虚”,“实事求是”才是王道,真实、真诚、真心才是真理。


而面对他人对孩子的赞赏,“实事求是”就是:如果我们也这么认为,就大大方方地接受,不谦虚,也不贬低孩子。这是对孩子的尊重,也是对真实的尊重。


所以,下次如果再有人夸赞团子勇敢,我想我会微笑着说:是的,他是个非常勇敢的孩子,我为他骄傲。



其实没有谁天生就能做好父母,都需要不停学习并自我成长,暑假开始余额不足,已行万里路的亲们,开启读万卷书模式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把女儿逼上本地热点新闻后,我才知道,父母太谦虚是一场劫难
不现实的期望
从小培养孩子自信的28种方法,孩子需要不断的认可和鼓励
这句话对孩子的杀伤力最大,几乎每个父母都在说
教育孩子的王道,是执着地栽培自己!
英语启蒙:如何学好英语,简单才是王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