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上好词有很多,这五首你可喜欢(9)


诗词,是情人眼里的相思;诗词,也是壮士心中的深意。

所以这期的分享里,既有属于恋人的离歌,属于思妇的企盼,也有属于将军的感叹,属于志士的苦闷。

故人在何方,烟水渺茫茫;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1.《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欧阳修·北宋)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老实说,每每读到这首词,我都能想起我高中时的同桌来,彼时她正在班主任的严打下谈着跨班级的恋爱。

某日她让我看她在本子上写的一句诗,那时我并不知道这句诗出自哪里,但还是一见之下就记住了,而且至今难忘。对,就是这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如今细细品读的时候,才对某种心情或者说情愫,多了几分理解与感悟。

有关相爱相思的话题,在诗词作品里不胜枚举。因为离别而感伤,因为想念而痛苦,即便在离别的时刻去畅想归期,那也是浸着泪水的企盼,还有漫长无边的等待。

人的痴心与痴情源自于内心深深的爱,正如这离愁别恨,其实无关于自然界的清风明月。只要心里有所想有所思,就逃不开情绪的桎梏。

不过,词的下阕,已经在尽量在淡化那离别的悲伤。休唱新的离歌,休把泪儿落,不如趁此机缘携手同游,看尽大好春光,赏尽洛阳牡丹,然后再各自归去,淡然而平静地与春风告别。

如果离别是必须的,愿你我都能如此,学会坦然面对,让道不完的相思与不舍,藏于心间,泯于时光。


2.《阮郎归·山前灯火欲黄昏》(辛弃疾·南宋)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

最近在听有关宋朝历史的有声读物,简直要被南宋朝廷给气死了,也越发理解了岳飞、辛弃疾等南宋将领兼词人的那份壮志难酬的心声。

其实这首《阮郎归》中还是很有几分温情的,因为是在途中与故人重逢,那种他乡遇故知的欣喜不言而喻。只是,当两人相互问候、对坐叙话的时候,难免会涉及到自己的仕途经历和理想抱负,可提起贪生怕死的不争气朝廷,相信任何一个有志男儿都不禁要顿足捶胸。

所以词的下阕正是被这种愤懑、痛苦的矛盾情绪所笼罩。想想年少时也曾意气风发,羽扇纶巾,潇洒自如地指挥着千军万马。可如今宋廷主和,将士闲赋,再没有驰骋疆场的快意,更多是朝堂上防不胜防的尔虞我诈。战场不会让人颓废,反倒是没有战争的生活令人不知不觉地憔悴了,想要如宋玉那样赋招魂,自己又有多少力量呢?

对于这首词,我个人还是更喜欢上阕的意境,尤其是“潇湘逢故人”。在黄昏的灯火里,在缥缈的云朵下,在鹧鸪的叫声中,在宁静的小村庄,与朋友相遇,叙一叙旧,饮几杯酒,这种感觉也是不错的。

但正是因为心有所念、所想、所困,人才要经受那些挥之不去的苦痛与忧愁吧。


3.《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杨炎正·南宋)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以前不曾注意过,杨炎正的这首《水调歌头》其实是很美妙的,或者说是很有味道的。

也许在词史上,我们不太了解杨炎正这个人,但一定熟悉他的族兄杨万里,对,就是那个写过“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杨万里。

杨炎正与辛弃疾不但是好友,而且志向也很一致,都主张抗金收复失地。所以面对朝廷的投降政策,面对自己无所事事的境况,他才将心中的诸多苦闷与叹息倾诉在了这首词中。

词的起笔就带有一些苍凉,一个人举杯对着渐渐沉没的落日,在漫卷的西风里默然无语。当他站在江边,放眼万顷碧波,似乎心中的离愁也如这江水般滔滔不绝。这是多么寂寞多么失落的感觉啊,似乎喝醉了,可思维又是那般清醒,知道一切如故,知道愁绪仍在。

想想这一生走过的路,大江南北,千里万里,又得到了什么呢?也许这一辈子就这样了吧,不如从此归隐,学那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或者泛舟湖上,做个钓鱼翁。

然而,回首间他还是想起了自己的祖国,这大好河山怎可任金兵随意践踏,这拳拳眷恋怎能说放下就放下?

是啊,“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承载着多少的无奈,又饱含着多少的热爱。


4.《江城子·画楼帘幕卷新晴》(卢祖皋·南宋)

画楼帘幕卷新晴,掩银屏,晓寒轻。坠粉飘香,日日唤愁生。暗数十年湖上路,能几度、著娉婷。

年华空自感飘零,拥春酲,对谁醒?天阔云闲,无处觅箫声。载酒买花年少事,浑不似、旧心情。

这是一首春怨词,写于临安。在古代,临安就是现在的杭州。作为南宋的都城,临安正是一个歌舞升平的地方。

诗人林升在他那首著名的《题临安邸》中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

而在这首《江城子》里,虽也提到了美酒流连、美景相伴,但更多的还是对韶光易逝的感叹。

一句“年华空自感飘零”,很容易将人们带入某种虚空的境界,迷茫间,属于回忆的东西已慢慢浮现出来。

那时还年轻,似乎整个世界也都是美好的。有心情买一捧花,有意趣打一壶酒,更有雅兴泛舟湖上,看青天映白云,听碧波吻双桨。就那样随心所欲地在西湖上来来往往,不知过了多少年,又邂逅过多少美丽佳人。若是心意相投,或听她抚琴放歌,或与她同欢共醉。

人世美好,不知不觉中我们似乎都忘记了时间在奔跑。

可如今画楼依旧,花香依旧,但某种叫愁绪的东西却不请自来。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老了,所以更喜欢怀旧,也更多愁善感。

在春天里喝着酒,醉意朦胧的感觉似乎也很好,没有谁可以交谈,也不用对任何人清醒。而无边无际的天地,却再也逢不着那记忆里的箫声,正如买花载酒的时候,早没了旧时的心情。

都说走得最急的总是最美的风景,有时细细地咀嚼着这句话,任回忆漫上心头,会感受到又甜美又忧愁。


5.《生查子·秋来愁更深》(杨无咎·清)

秋来愁更深,黛拂双蛾浅。翠袖怯天寒,修竹萧萧晚。

此意有谁知?恨与孤鸿远。小立背西风,又是重门掩。

伤春悲秋似乎是古诗词中很常见的题材,而当词作中的主角是女性时,这种情绪便更加明显。当然,词人本身并不是女性,这只是出于他笔下的一首闺怨词。

南宋词人吴文英曾写过“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离别,让秋天显得更悲凉;秋天,也为离愁更添几分深意。

这首词中的哀婉与思恋深入字里行间,却又带着些许清幽辽远,让人读来时而愁上眉梢,时而凝神沉思。

很喜欢这句“翠袖怯天寒,修竹萧萧晚”,想像着那样一个柔弱的女子,满心都是对心上人的想念与牵挂,对周遭的一切好像都心不在焉,连天气变冷了都仿佛没意识到,竟还穿着夏天的薄衫翠袖。这是相思中很真实的状态,它化用了杜甫《佳人》中的最后一句“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秋天的竹林会更显翠寒的凉意,秋天的孤鸿也更让人心生悲伤。这样一首简单的小词,里面却有着化不开的愁绪,也许真的跟秋天的景致有关吧。

另外顺便说一下这首词的作者杨无咎,是明末清初学者,而看似如一首婉约宋词的《生查子》,其实诞生在清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词丨宋·杨炎正《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苏轼经典词九首词,休对故人思故国
观宋填词183|南宋遗民朱嗣发,借弃妇词抒发故国之思
腾讯看点
今日元宵:蒋捷元宵词五首赏读(杨景龙)
他是末代进士,一首虞美人五十六字,却道尽了人世沧桑,让人感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