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线英语教师解读 | 新课标来了,英语教师怎么办?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 16 个学科课程标准上周出台,这几天各种解读充斥着朋友圈。其中最火的一条是《重磅!教育部:取代英语,**成为第三主科!最新课程标准发布!今年秋季开始执行!》。

仔细研读英语新课标后,笔者认为:这次新课标的出台恰恰提升了英语学科的高度。以下观点仅作抛砖引玉,欢迎业内人士一起讨论——

No.1

在分数依然是评判中高考标准的前提下,要看到承载分数的考查方式发生的变化,从而改进教学模式和语言学科的教学理念。


英语核心素养,重在素养二字。但从教学实际操作中来看,实现程度不高,因为这很难在短期内提升。这和教师本身的知识积淀、表达能力、思维模式、应变能力等密切相关,也脱离不了具体的学情。

本次新课标的出台,“应用实践、迁移创新和学习理解” 三大能力要求,再次说明通识知识的重要性和跨文化积累的必要性。未来,英语学科的考查方向将更加多元化,学生需要通过细水长流般的不断积累才能得到高分。

过去很多年,很多所谓的帮助学生从阅读材料中快速找到答案的 “得分良方” 只会越来越没有市场。一线教师们要从根本上转换思想,只靠不停刷题和传统的 “技巧式” 答题方法,将会慢慢失效。

随着阅读题型分值的进一步增加,以及阅读材料内容所涉猎广度的扩大,不论是应用文还是说明文、科普文还是论述人文思想的文章(记叙文就更不用说),只有对整篇材料进行全面阅读和深度理解,学生才能顺利完成答题。笔者相信,今后英语试卷题干中对于时间、地点、事件等表象的信息考察的比重会越来越低,会更加注重于阅读后的 “理解” 二字,需要学生推导出一些逻辑性更强,发散性更广的备选答案

这其实更加体现了英语作为工具性学科的重要性,它是连接各领域知识的桥梁,这也是我国英语教育真正应有的发展发向。因此,阅读理解答题先找“中心句”、“关键句” 的 “快速得分法” 将逐渐成为过去,真正阅读并理解语篇中的一字一句,才是学生们真正应当着重训练的能力与态度。尤其是通过上下文信息推导出结论,这样的能力考查才是英语学科评价改革的重要方向。


近些年来,老师和学生都认为成都中考 B 卷中最难攻克的难题是一空一词的对话填空,很多学生放弃,平均得分率很低。这种题目的正确答案往往很简单,但学生们就是想不到,这不是因为学生的英语知识基础薄弱,而是因为思维推导和逻辑判断能力不够。如同许多数学应用题、物理大题对题干的解读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很高,英语学科未来的教学发展方向和考查方向也会如此。当然,词汇和语法等语言知识基础就显得更加重要,只有基础掌握娴熟,才谈得上能力的运用与提升。

综合上述分析,新课标对英语学科的教与学的要求更高了。这不仅体现出国家进一步选拔人才的目的,同时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思考和更高的要求。因此,英语学科的地位其实变得空前的高,这种高体现在培养和选拔真正的语言人才、语用人才。

No.2

在课时量受到挑战的情况下,打破传统的 “用时间,堆分数” 的思想观念,对课堂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们的功底需更加全面和深厚。


从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来看,在各科目安排的课时量上,体育的课时超越了英语。从百分率占比来看,很多人的本能反应是两个学科地位的差别。但冷静下来观察和分析,对比 2001 年版国家课程方案的课程设置及比例表格,可以发现外语学科的占比始终是 6%-8%,各省市的中考英语学科的分数占比也没有变化,更没有明确的信号表明未来英语学科会因分值的减少而 “地位下降”。唯一能看到的是,随着新课标对单词量、试题难度要求的拔高,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将变得更加有挑战,家长的焦虑将变得越来越明显。

新课标对一线英语教师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新课标对单位课时内的教学产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英语教师近一步学会和时间赛跑。过于传统和保守的教学方法,将越来越不能满足新的学科要求。

尽管新课标对于各学科的课时比例有所调整,但中考的指挥棒仍在,教育中的 “功利性现象” 依然难以避免。今年开始,成都市体育中考满分达到了 60 分,超过了化学(满分 50 分),所以成都不少学校初三后期临时抱佛脚去练体育的人数大大增长。然而,英语学科不是考前突击就能猛涨分的,老师们最懂这个道理。部分学科的 “让课”,再加上各种早晚课、自习和班主任优势等因素,只要分值不变,我们很难预见各学科课时比例如何在实践中推行。


综上所述,隐形的课时量,就要看千千万万学校的自身情况了。不过,英语教师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不是简单靠时间堆积,而是在单位时间内怎样去获得更大的效果。否则,老师们花了太多时间,最后的成绩不理想,出现疲态的同时,也会影响信心,学生们也会陷在 “时间可以打败一切,除了分数” 的怪圈里。

No.3

认识到国际理解教育理念和跨文化学习意识的重要性后,需要改变 “重语言结构,轻文化传递” 的局面。

作为多年的英语教师,笔者深知传统英语课堂存在的问题,也明晰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非常欣喜和支持这次新课标的出台。然而,关于新课标的热议能持续多久?新课标能否在基层教学中激起一番实实在在的改革大潮?笔者难以判断,但自认为,在未来的英语教学中,老师们如果只停留在 “舒适区” 是比较危险的,那些能真正快速适应时代变化和课改要求的从业者,才能持久地保证富有含金量的战斗力

传统英语课堂往往在单词、课文、习题中循环往复,让学生们感到枯燥而厌倦,而国际理解教育则是传统英语课堂一种优质的延伸和辅助。笔者坚持认为,随着新中考和高考的改革、语法题的减少和文化元素的加入、口语考试的增加,学生们需要扩大文化知识面、加强阅读及口语表达能力,而这些能力恰恰是语言本身之外的元素才能带来的,需要长期积累和潜移默化的知识

要搞好英语教育,离不开多元文化,离不开国际理解教育。而未来的英语考查和运用方向,和这样的教育理念密不可分。要 “讲好中国故事”,不仅要有中国故事的知识储备,还应当站在对方的角度,尽量用外国朋友能听懂的方式去讲解。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华优秀文化,也要了解世界广博的文明。


国际理解教育这个概念,很多人都觉得遥远,但在当今时代,它和我们的英语教育恰恰是紧密结合的。如果文化意识的培养滞后于语言知识的学习,核心素养的提升便无从谈起。只有在开始学习语言的同时就接触不同的文化,才能帮助孩子有勇气和能力应对人生道路上实际的难题。

更重要的是,国际理解教育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全球文化的同时,提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用对文化的理解,增进对英语学习本身的兴趣。从长远来看,这也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英语思维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真正实现培养具有 “跨文化交流理解力” 人才的目标

遗憾的是,一些英语工作者尚未意识到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性,依然在用分数来衡量和判断英语教育相关的问题,忘记了抬头看看前路。殊不知,英语学科的发展趋势和考试方向,甚至英语教师所肩负的使命,都已经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

正如任正非先生对教育的理解——我们如果不从现在改变观念作出行动,中国的未来是令人堪忧的。衷心希望能以新课标出台为契机,笔者与广大英语教师一起思考英语教学的方向。英语学科,作为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更应该承担起改革的重任,走在时代的前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英语教学教研活动记录
小学英语学科教学基本情况调研报告
探究特色教学之路,创建名牌优质学科
高中英语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及发展探索
19条英语教师岗位职责--gnysj的blog
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如何适应素质教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