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巫山“庙党的突围之战

记者 李朋 

特约通讯员 彭勇

——记重庆市巫山县红椿庙党技术协会理事长王文辉


“庙党”是“川党参”典型代表

眼下,巫山县红椿土家族乡田间地头处处飘散着浓烈的“参气”,巫山“庙党”已悄然进入采挖季节。巫山庙党属桔梗科党参属多年生缠绕藤本,中文名“川党参”,以根入药。巫山庙党作为中国四大名党参之一,主产于红椿土家族乡海拔1500米以上的深山丛林之中,自明末清初从野生转为家种延续至今,在当地已有300多年的种植历史。

“截至目前,全县庙党种植面积已达到5万余亩,年采收面积达到1.8万亩,年产值超过亿元。协会中的农户成员户均年收入8万元以上,基本实现稳定致富。”巫山县红椿庙党技术协会理事长王文辉告诉记者。

巫山县红椿庙党技术协会成立于2016年10月,现有固定会员50多名,流动会员300多名。协会自成立以来,采用“协会+政府+农户”的运作模式,推动巫山庙党规模化种植、科技化管理、品牌化营销、工业化加工,打造巫山庙党全产业链,先后带动200余户贫困户脱贫增收,助推巫山庙党产业大发展。

村民正在采挖“庙党”

“庙党”的种植之道

红椿乡大坪村地处秦巴山腹地,海拔近1700米,山高坡陡,使得当地不宜种粮却适合种中药材,是庙党(党参)的核心产地。

大坪村徐永福说,他家祖祖辈辈以种植庙党为生。“这东西,好是好,就是费事。”徐永福介绍。据了解,庙党育苗需要两年,一亩苗子能种4亩。育苗时间长,见效时间也不短。按照徐永福的说法,庙党从种下去至初见成效要5年,对于完全依靠土地为生的农民来说,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而且市场行情时好时坏,收入很不稳定,价格起伏很大。”徐永福说。2014年,党参的收购价是每千克16元,基于此,不少人扩大了种植规模,没想到第二年收购价就陡降到每千克6元。

这折射出巫山庙党的现实:种植规模不大,科技含量不高,受市场影响价格波动大,使得这一百年产业迟迟没有成为村民的致富法宝。

“要不是这里确实不适合种粮,我相信大多数人都坚持不下来吧。”李德魁坦言。

“庙党”属桔梗科党参属多年生缠绕藤本,以根入药

巫山县红椿庙党技术协会针对药农种植技术问题入手,从道地药材种苗供应、道地药材技术培训、道地药材产地初加工设施设备支持、道地药材分类分级、道地药材品质控制、道地药材饮片加工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技术、资金、政策支持,极大地推动了党参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2017—2019年,协会组织药农开展各类技术培训300人次以上,培养巫山庙党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推广人员50名,开展巫山庙党增产提质关键技术研究5项以上,新增科普试验示范基地200亩以上。

在协会的帮助下,大坪村庙党种植大户徐斌一家就种植庙党300余亩,今年能够采挖的有100多亩,可收获鲜党参110吨左右,纯收入110万元左右。根据协会的指导,徐斌在党参地里套种了黄柏、杜仲、厚朴等“三木药材”。

“庙党生长周期一般为四至五年,采挖又是按年份分地段进行,这样,土地就可以保持常绿状态。如果党参地里套种'三木药材',既绿化、美化、香化了环境,保持了水土,又有很好的经济收入。王文辉介绍说。

药农正在晾晒“庙党”

“庙党”的品牌崛起之路

“品牌文化和品牌意识,是中药材产业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利益最大化的关键环节。”王文辉特别指岀。

在品牌创建和品牌保护方面,庙党有过切肤之痛。位列“中国四大党参”的巫山庙宇党参,曾因各种各样的原因,沦为湖北板桥党参的贴牌产品。庙宇党参每年能采挖的面积为4000余亩,每亩产量为200千克左右,全年总产量接近100万千克,而80%以上的庙宇党参都被湖北药商以每千克40余元的价格收购,然后贴牌为湖北板桥党参,以每千克100余元的价格在国内外市场销售。

与巫山庙党的名气相比,整个庙党的销售却是“钱途暗淡”。缺乏叫得响的品牌,缺乏市场知名度,缺乏市场话语权,优势资源未能转化成优势产业。

反观湖北板桥党参产业,板桥党参在外的名气却大得多。当地政府连续举办11届“中国板桥党参节”,吸引全国众多药商参与,还制作了《板桥党参之歌》,极大地扩大了产品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得到了全国各地药材市场的广泛认可,去年党参产业的产值就近亿元。

痛定思痛,在品牌创建和品牌保护方面,巫山正奋力直追。

巫山县红椿庙党技术协会与重庆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建立了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聘请研究院的邹江硕士为技术顾问,先后合作参与承担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技术与示范市、县有关药材产业发展的科技攻关项目并取得丰硕成果。目前,协会自建科普及试验示范种植基地47亩,引导会员及会员中的本土专家建设技术创新试验示范基地200余亩,为新品种引进及推广试验、新技术引进及推广试验、自主创新试验、增产设施试验、提升品质试验等奠定了基础。协会确定的试验示范基地,统一进行挂牌管理,不得喷洒农药、除草剂、膨大剂、生长素等药剂,不得随意使用化肥,确保协会确定的试验示范基地为周边的巫山庙党种植户展现良好的形象。

2012年,庙宇党参成功注册《巫山庙党》地理商标;2014年,巫山被授予“中国庙党之乡”荣誉称号。目前,该县还打算将红椿乡的庙宇党参传统手工工艺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提升庙宇党参的品牌竞争力和市场知名度。

“庙党”种植基地

“庙党”的未来之路

虽说过去巫山的许多农民也种庙党,但都是零打碎敲,种植技术落后,产量上不去,市场销路打不开。

庙党近年被确定为巫山县精准脱贫的主导产业,由于贫困户大多身居大山,缺乏种植及烘干技术,加上气候条件恶劣,导致春天播种时幼苗生长不良,秋天采挖时阴雨绵绵,大量腐烂,烘干了保存容易发霉变质。

巫山县红椿庙党技术协会重点从春天播种、秋季采挖烘干、干货库存等方面对农户进行培训指导,培训过程中,授课老师结合实际耐心讲解,贫困户积极参加,认真听讲,细心做笔记,积极与老师互动交流,培训效果良好。

协会还邀请县农业农村委庙党种植专家一行到红椿土家族乡红椿村、大坪村进行庙党种植技术指导。2018年以来,协会为会员中的贫困户争取道地药材种苗1000余万株,建成巫山庙党烘烤房2座,与各级饮片生产企业签订订单合同5份。

目前红椿实现庙党种植1.8万亩以上,带动156户贫困户脱贫增收,助推巫山庙党产业大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神“国”巫溪
巫峡南岸野山谷,大山深处有人家
风物 ‖ 莫负红椿
巫山县全套机械化播种马铃薯
贵州省遵义市阳溪镇:一味中药开出“致富良方”
往事 ‖ 忆巫山(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