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土著农耕简介


土著农耕简介

 

一、名称定义

“土著农耕”是一套蕴含华夏千年农耕智慧的、顺应生态规律可永续耕种的农耕理论和技术体系

二、“土著农耕”的核心特点

不杀虫、不除草、不施外来肥,采集繁育当地优良老种子,尽最大可能的顺应当地生态链系统,合理发掘蕴含于自然界的能量,强调人类与自然共生共荣、尊重四时更替的运转规律,恢复土壤活力,让农作物汲取充足养分、让农产品饱含自然能量、让土地保持永续生发的耕种能力。

“土著农耕”是一套“活”的农耕标准,体现在“土著”二字,在不同地域环境中应用时,会结合当地的生态链特性,因地制宜演化出一套当地特有的土著农耕理论技术体系和农产品组合体系

三、发展脉络

“土著农耕”一套全新农耕理论与技术体系成型于2012年,张家界老童在汲取华夏千年农耕智慧,多年践行研究自然农法、朴门永续和活力农耕等农法基础之上,逐年摸索创立的。发展到2016年,已在湖南张家界、东北五常、粤北连南三地建立水稻基地,研发梳理适用于东北、华中、华南三个区域的“土著农耕”理论技术体系和农产品组合体系

四、土著农耕五大特点

1土壤改良本地化

通过在地农作物自制酵素、光合菌,采集耕地周边土著微生物,用于优化改良土壤,加强土壤和农作物之间的生命力和谐联动。除了给予动植物繁衍生发的养分,给予人类健康生活的食物同时也保护着地球的肌体健康,促进生态环境活力的恢复,避免因农作活动而耗竭地力,保持水土环境健康、永续发展。  

2种子本地化

土著农耕致力于当中国各地原生老种子的收集选育、提纯复壮、保护存储和共享。藏种于粮,自行繁育,种子与土壤间通过一代代的能量交换,确保种子本地化、口味自然化希望拯救慢慢消失的原生种子,为物种的延续、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古老食谱的记忆留存,尽绵薄之力。

3肥源本地化

通过秸杆还田(稻草、油菜杆、油枯饼、麦杆)、绿草(紫云英杂草)还田,增加有机质,滋养改良土壤,丰富微生物;恢复地表植被多样性,可以固水,固土,固氮,不用任何外来肥源(包括人粪便商品有机肥更不用化肥),本地自然肥使水稻扎根更深,抗旱抗灾风吹不倒,虫害抵抗力更强。

4轮作翻耕不除草

采用“水旱轮作、收种两次翻耕”的耕种方式,水稻油菜或水稻小麦轮作,通过浸泡和曝晒有效破坏害虫卵和杂草种;一次翻耕将闲置期杂草深埋肥田,二次翻耕抑制新生杂草,通过插秧、抛秧的水稻生长优势抑制杂草,完全不用人工除草,更不用除草剂。

5生态平衡不杀虫

充分营造生物多样性环境,遵循每一块土地原有生态链的平衡规律,发挥植物,昆虫和禽畜可以除害虫、除杂草的功能,不用人为打药、施肥、除草,实现“土壤、种子、植物、昆虫、微生物菌”多元化立体生态系统的和谐共处,让益虫平衡害虫,让水稻平衡杂草,稻田里虫鸣鸟飞,鱼游蛙跳,孕育原生态安全营养稻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个农民10年收集了100多种水稻老种子,别人嘲笑,他却上了央视
一辈子,只为一碗最好的米饭
传承农民自留种,复兴梯田农耕文明——众筹一口好粮,让后代再见璀璨农耕文明
童米简介(2017年版)
自然农法基本要点----读《一根稻草的革命》
【启蒙教育】看了这些,孩子就会节约粮食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