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蜂强群饲养技术

中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蜂种,它具有硪寒抗热,饲料消耗省和能利用零星蜜耪源等特点,尤其适应我国广大山区饲养。但由于中蜂分蜂性强,蜂王产卵力又较低,难以维持强群又必须饲养强群。要充分发挥中蜂的生产潜能和大幅度提高饲养中蜂的经济教益。


强群是养蜂夺取高产的根本保证,我国许多养蜂工作者对中蜂强群饲养作了太量的有益探讨,为推动中蜂强群饲养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践经验。现将笔者饲养中蜂强群的体会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采用优质蜂王


采用优质蜂王,主要应考虑选用具优良种性和生产性能的中蜂蜂种、采用新蜂王和防止所用中蜂种退化等3个方面。

采用优良特性的蜂王是中蜂强群饲养的保证。在中蜂饲养中应选用其有蜂王产卵力强、群势强大、分蜂性弱、高产、抗病力强(尤其是抗中囊病)等特性的蜂种。优良的蜂王可以通过蜂种生产部门获得,但必须注意的是,引进的蜂王应在使用地养蜂生产中能表现出其优良特性。当蜂场自己培育蜂王时,应注意选择蜂王产卵力强、分蜂性弱、能维持较大群势、高产和抗病力强(尤其是抗中囊病)的蜂群作母群和父群培育新王。

在饲养中蜂的生产实践中,中蜂蜂王一般在使用一年后其产卵力明显下降,导致蜂群群势下降、分蜂性提高,抗病力降低,生产能力下降。因此,在中蜂生产中,一般应一年换一次王,即在春季分蜂季节换王,年年采用新王。有条件的专业性中蜂场,应结合春、冬2个分蜂季节各换一次王,一年按王2状,为中蜂常年维持强群生产打下基础。


中蜂蜂种退化是中蜂难以维持强群的重要原因之一。迄今,中蜂场大都长期自行培育蜂王,蜂王近亲交配,致蜂群生滔力下降,不能维持其在野生状态下所能达到的群势。在中蜂强群饲养中应重视蜂种退化问题,要定期适当引进良种,或阁引进种作为母本,用本场所饲养的中蜂群中生产性能良好的蜂群作父本培育蜂王,以避免近亲繁殖带来的弊病.防止蜂种退化。


2、采取双王夹箱饲养或继箱饲养


中蜂群势相对较小,单王群难以维持大群,改变中蜂传统单箱群饲养的方式,常年采取双王夹箱(简称双王群)饲养是中蜂强群饲养的基本保证之一。目前较易于采用的措施是采取双王群夹箱饲养或继箱饲养。

中蜂双王夹箱饲养,可以采用朗氏蜂箱十框箱或朗氏十二框箱(宽度比朗氏十框箱大约大80mm)。方法是用闸板将箱内一分为二成2个室。每室养1群,巢门分别开设在箱前向,1个设在箱前向,1个设在箱侧向。当巢门均设在箱前向时,可采用框式隔王板替换闸板,消除蜂群偏集现象。流蜜期,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2块框式隔王板将两群的蜂王分别限制在侧壁向1—2框范围内产卵,箱内中央供贮蜜,或用囚王笼将1只王扣起来,用1块框式隔王板将另1只蜂王限制在侧向1—2框范围内产卵繁殖,箱内其他部分供贮蜜。

中蜂双王继箱饲养,可以采用中蜂十框标准箱,或FWF型中蜂箱。采用中蜂十框标准箱继糖饲养,方法是用闸板将箱内一分为二成2个室.每室养1群,巢门分 4开设在箱前向。平时平箱饲养双王群,流蜜期叠加浅继箱取蜜。

采有 F型中蜂箱双王继箱饲养,方法是用闸板(或框式隔王板)将箱内一分为二成2个室,每室各养l群,巢门分别开设在箱前向,或1个设在箱前向,1个设在箱侧向。这种蜂箱其巢框(内围尺寸宽为300mm,高为175 mm)大小只有朗氏框的一半,每个箱体容纳l2个巢框,当底箱满箱时,就要像意蜂上继箱那样,用继箱扩大蜂巢,将子脾调上继箱,并根据需要上、下调整巢脾,进行继箱饲养。流蜜期,用继箱取蜜,或同时也可将采用2块框式隔王板将两群的蜂王分别限制在巢箱侧向1—2框范围内产卵,巢箱中间也供贮蜜,或用囚王笼将1只王扣起来,用1块框式隔王板将另1只蜂王限制在底箱一侧1—2框范围内产卵繁殖,巢箱内其他部分供贮蜜。


3、保持群内饲料充足


饲料,包括蜂蜜(或糖浆)和花粉,是蜜蜂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蜂群只有在蜜粉充足的条件下得以维持强大群势。中蜂对饲料的反应极为敏感,一旦外界蜜粉缺乏,群内又无贮存,蜂王的产卵量锐碱,甚至停产。这一情况在缺粉时更为突出。“有蜜才有蜂”深刻揭示了蜜、粉对于蜂群的重要性。因此,在中蜂强群饲养中,不但应保持群内常年有充足的贮蜜,而且在蜜蜂繁殖期当群内花粉不足时,应特别注意补给足量的花粉。我们的做法是,在蜂群缺粉时采用饲科粉(等次较低的蜂花粉或蜂花粉加工中筛出的花粉末)制成花粉饼置于框粱上饲喂。每次饲喂的量一般以蜂群能在2—3天食完为度。



4、保持蜂群旺盛的繁殖力


除了上述采用优质蜂王、采取有利中蜂维持强群的饲养方式和保持充足的饲料外,保持蜂群旺盛的繁殖力也是维持中蜂强群的关键措施之一。为保持蜂群的繁殖力旺盛,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4.1奖励饲喂:繁殖期采用浓度约为30%的糖浆,于每日傍晚,连续不断的对蜂群施以持久的奖励饲喂,可以有效地激励蜂群培育蜂子。

4.2适时扩大蜂巢:要根据蜂群、蜜粉源和天气情况,适时加^ 空脾或巢础扩大蜂巢。扩大蜂巢时,能造脾的蜂群,应尽可能采用础框让蜂群造脾扩巢。一般地,在新造的脾产满卵后即可再插础框造脾扩巢。在扩巢时要注意保持蜂群密集,一般以插入空脾或础框后蜂脾比例1:0.8 1为度,早春相对较密集更有利蜂群保温。

4.3加强蜂群保温:采用双群夹箱饲养可以使蜂群互相取暖,但除此以外,在早春繁殖期天气较冷。气温尚不稳定,为防止蜂群因冷空气侵袭紧缩蜂团导致蜂子受冻伤亡,这个时期还应采取其他措施对蜂群进行保温。简单的做法是,在箱内隔板外填充成束稻草至箱内一半高度。

4,4防止与解除分蜂热:中蜂好分蜂,是中蜂难于强群饲养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中蜂强群饲养中,除了采用优质蜂王、适时扩大蜂巢增加育子外,还可以采取以下行之有效的常规措施:

4.4.1结合换王,在分蜂期采用王台或新王换掉老王。

4.4.2在蜂群繁殖中期以后,要注意缓解箱内拥挤状况,对于继箱饲养的蜂群要及时提脾上继箱,对于非继箱饲养的双王群,可采取在巢箱上加平面隔王板和空继箱的办法增加蜂巢空间,让多余的工蜂能在增加了的空间结团散热。

4.4.3在蜂群繁殖中后期,要每隔5天彻底检查蜂群毁除王台一次。此外,当采用FWF型中蜂箱继箱饲养中蜂时,可以通过生产蜂王浆来解除分蜂热。



5、综合防治病虫窨


综台防治病虫害是中蜂强群饲养的保证。目前,主要威胁中蜂强群饲养的病虫害有囊状幼虫病、欧洲幼虫腐臭病和巢虫。对于这些病虫害,应采取综台肪治措施,如采用抗病蜂种、在饲养管理中保持蜂群密集,注意蜂群保温和巢内肪温排湿,以及在蜂群的饲料中加入适当的药物进行预肪等。防治中蜂欧洲幼虫腐臭瘸的药物常用的有青霉素(针剂)、土霉素和四环素等。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的药物常用的有病毒灵。另外。青霉素(针剂)、土霉素和四环紊这些抗菌素对病毒病虽不能直接起治疗作用,但用于治疗囊状幼虫病能起到促进蜜蜂清理病虫的作用。采用药物治疗幼虫病,药量通常接1个成年人每次用药量相当于20足框蜂每次的用药量。施药一般通过饲喂的方式进行,但青霉素(针剂)也可采取喷雾的方式施药治疗。对于中蜂囊状幼虫病的治疗当病情较严重时应采取扣王断子的措施,结合药物治疗,这样效果较好。对于巢虫,通过保持蜂群密集相当重要。密集后的蜂群护脾能力提高,巢虫难于侵扰。

此外,应尽可能采用新脾和经常清理箱底可以有效减少巢虫危害。

文献仅供参考学习!如有不正确请纠正与补充!

【如果有价值,请点

并转发,就是最好的评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繁期间核群的使用
中蜂养殖,发现飞逃前兆,如何解决?我告诉你,堵不如疏
养蜂心得综述(网上摘录)
蜜蜂的育种与繁殖
《养蜂十大误区》
【新提醒】中蜂活框养殖的创新(继箱养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