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得到FM 16 给大壮的信

说来说去,真正有效的育儿经不过四个字——不厌其烦,两个字,耐心。

耐心,这是一种被低估的美德。

2016年我48岁,当上了爸爸,有天晚上睡不着,就写了第一封信《数学归纳法》。

这些信其实是一种单向的倾诉,陆陆续续写了一年多。

2019年5月,这本书出版,很多读者都是为人父母者,

有的是夜里照顾孩子喝夜奶,睡不着看看,有的是怀孕了,一边准备当爹当妈,一边看。

在给大壮写的这些信里,我时不时回溯自己的成长。

我觉得,育儿是我们继续成长的过程。

我们这代人都是在传统家庭不平等关系中长大,

一方面做传统的中式的子女,一方面却要做新式的开明的父母,

努力营造一个平等的亲子关系,这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

这本书2019年5月份出版,是苗炜给儿子大壮写的三十八封信,加上大壮妈妈写的序言,一共三十九封。

我看了一本书叫《由内而外的教养》,“得到”上也有解读

《由内而外的教养》提醒每一位父母,把自己成长的经历跟你的育儿过程对照一下,也许能发现很多问题。这本书,每天听本书已经为你解读,加入年度会员,听更多育儿好书。

其实说来说去,真正有效的育儿经不过四个字——不厌其烦,两个字,耐心。耐心,这是一种被低估的美德

聚斯金德教授出过一本书叫《三千万个词》,他说,到4岁时,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会比贫困家庭的孩子多听到3000万个词,智力发育更好。

聚斯金德教授的《父母的语言》苗炜老师已经解读,加入每天听本书会员,就能读到。

有一本育儿书叫《园丁与木匠》,是伯克利大学一位很棒的心理学家写的。我觉得其中的理念非常好

书中说,我们总像一个木匠对待木头那样对待孩子,总想把他打造成一把椅子或者一个凳子,其实,父母应该当园丁,给孩子一个好的环境,像料理一个花园,孩子如同花园中的花草,要任由他自在地成长,孩子的混乱和贪玩是正常状态,正是在混乱和玩耍之中,他迸发出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就是所谓“木匠与园丁”的理论。这本书,我在每天听本书里解读过,如果你感兴趣,你可以找来听一听。

还有一本育儿书叫《自我驱动型的孩子》,中文版翻译叫“自驱型成长”。

这本书上说,家长都希望孩子快乐,有成就。家长都不免有如下四个假定——第一,有一条成功之路,我们得确保孩子走在这条路上。

第二,赢家少,失败者众,要么进耶鲁哈佛,要么去麦当劳打工。

第三,督促孩子进步,他们才能成为成功的大人。要是我们的孩子不如别的孩子学的多,那就让他们多学点儿。

第四,世界太危险了,我们得时时监控孩子,别让他们受伤害,别做错误的决定。

《自驱型成长》每天听本书已经解读,欢迎加入会员,听更多育儿好书解读

我对育儿书里印象较深的三本,分别是《由内而外的教养》,《自我驱动型的孩子》,《园丁与木匠》,希望家长能找时间看一看。

我在每天听本书解读过《育儿经济学》,里面提到的一个词叫直升机父母,就是说家长像个直升机似的在孩子头上盘旋,帮助他应对各种问题。

书中的统计资料显示,西方家长每周陪伴孩子的时间,这些年都在增长。

加拿大母亲每周陪孩子22小时,父亲是12小时,美国母亲达到16小时,父亲是9小时,与上一代父母相比,荷兰父母每周花在育儿上的时间增加了4个小时,美国增加了6个小时。

另一个调查显示,受过大学教育的父母,跟那些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父母相比,他们每周会花更多的时间陪孩子。

从2003年到2006年,大学毕业的母亲,平均每周照料孩子的时间比高中毕业的母亲要多四个小时,接受过研究生教育的母亲每周要再多半个小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做父母必看的7本书,你的孩子会庆幸你读过
放弃教养,野蛮生长
荐读 | 园丁与木匠
孩子们陆续开学了,推荐你7本书帮助孩子自主学习
作为一个爸爸,在育儿方面你是园丁还是木匠?
合集推荐|112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