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企业追求的不应该是利润最大化,而应该是幸福最大化

  卢俊卿

  从传统的经济学意义上讲,企业仅仅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单位,利润最大化是其关注的首要目标,企业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生存的初始动力,企业应该尽可能地去实现利润。然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首要目标的观念越来越受到质疑。任何一个企业,对于自己的员工、客户、股东以及推进整个社会的有序发展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认为,企业要实现这些责任,应该以追求幸福最大化为目标,而不是利润最大化。

  一、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经营的根本目标吗?

  企业在创建之初,总是会千方百计地追求利润,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作为企业经营的根本目标来推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然而,任何企业当它经历了有小到大的发展阶段,走上了有序经营的轨道之后,企业家都会想如何实现企业的基业长青。不过我们纵观整个世界,上百年的企业并不多,在中国更是如此,能存在三五年的企业已经算是不错,更稀有十余年上百年的企业了。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这些企业依然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的根本目标,而忽视了利润以外的、对企业来说更为重要的追求。

  让我们用数据说话吧。闻名世界的政策咨询公司兰德公司对500年长寿公司进行了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长寿企业都树立了超越利润的社会目标,在长寿企业的价值观中,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共同的价值高于个人的价值,客户价值和社会价值高于企业的生产价值和利润价值。一个卓越的公司,虽然利润是它的'血',现金流是它的'水',这些对于企业的生存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些绝不是企业真正追求的目标。

  现实中,大多数企业家和经营管理者都将企业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经营的根本目标,于是就出现了众多令我们胆寒的社会危机。为了满足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很多企业大量制造假冒伪劣商品,甚至在百姓的食物、医药上大做利润文章;为了满足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很多企业尽量减少环保净化的投入,全然不考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了满足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一些企业抛弃诚信,拖欠工人工资,不顾员工身心健康......

  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过程中,也带来一系列的企业内部危机。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大型规模的企业轰然倒塌,利润乐观的企业员工频频跳槽,技术领先的企业半路夭折,管理规范的企业陷入困境的......还有那些积劳成疾、英年早逝的企业家,那些心理压抑、轻视生命的企业员工,以及越来越尖锐的雇主与雇员的矛盾......

  所有这些都在告诉我们,要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利润最大化绝不是经营的根本目标。一味地追求利润最大化,带来的将是企业的消亡,以及对社会的贻害无穷。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就曾说,企业的最终目标是成为社会的有效部分,为社会提供产品和价值,而不是单纯地追求利润。

  二、一种全新的企业模式--社会企业

  除了利润之外,企业应该有更高的追求和目标。我们欣喜地看到,有很多企业以及企业家已经在践行着这一理念,为了利润之外的目标而付出不懈的努力。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里氏8级强震。这次的地震给全国人民造成了极大的伤痛,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作为国民经济细胞的企业纷纷慷慨解囊,捐资献物,还有众多的企业家也纷纷伸出援手,让我们看看以下的数据。

  中国饮料企业灌装王老吉单笔捐款1亿元,中国建设银行捐款6473万,中国银行6400万,金都集团1500万,碧桂园1300万,广汽集团2103 万......港澳台企业中,台塑集团捐款1个亿,台湾长荣7000万,润泰集团5500万......外资企业中,三星集团捐款3000万,益海嘉里 2000万,印度尼西亚金光2000万......再看看那些出资捐款的企业家,李嘉诚以基金会的名义共认捐1亿3000万,邵逸夫捐款1亿元,黄志源 2100万,段永平2000万,朱树豪1900万......

  试问,如果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根本目标,那么企业和企业家为何要捐款?捐款是没有任何的利润回报,这与利润最大化显然是背道而驰的。也许会有这样的质疑,捐款是为了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最终还是为了追逐利益。但是在这次捐款中,有很多中小企业甚至捐出了近一半资产,很多个人捐款不留姓名,这些捐赠绝对不是为了利润。

  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兴起了一种全新的企业模式--社会企业。社会企业不同于传统的企业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是兼顾了社会利益与经济利益,其核心是创造社会价值。社会企业依然采用市场机制,自主运行,但是追求利润不是这类企业的主要目的,甚至对于有些社会企业来说,追求利润根本就是不目的,而只是一种维持自身运作的手段。郑卫宁先生在深圳创建的残友集团(深圳市残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典范。

  郑卫宁先生于1999年在自己家中创建了残友集团。从五名残障人士、一台计算机的打字复印小作坊,不依靠任何外来资金援助,自我运营发展,至2009年成为包括一家慈善基金会、四家非营利机构、十五家高科技福利企业、近千名残疾人集中稳定就业的大规模集团机构。

  残友集团奉行'积极执着,创造价值'的口号,以积极开拓的精神力量,执着于坚定的信念与梦想,创造于自己、于他人、于集体、于伙伴、于社会、于历史持续增长的良好价值。

  对于残友集团来说,利润最大化绝对不是其目标,如果有人还对此持怀疑态度,那么当其创始人、董事长郑卫宁宣布去世之后捐赠其全部财产以回馈社会时,这些质疑就全被打破。残友集团是一个以帮助残疾人实现自我价值和创造社会价值的企业,追求利润绝不是其最终目的。

  类似的企业还有很多,他们不是以追求利润为最终目的,却发展得更加稳健。

  三、企业根本目标是追求幸福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不是企业的根本目标,那么企业的根本目标是什么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首先了解企业的四大责任。我认为,企业四大责任是:为员工创造幸福,为客户创造价值,为股东创造回报,为社会创造福祉。细细分析,这四大责任归根到底还是为了两个字,那就是幸福。幸福是人们追求的起点,同时也是人们追求的终点。员工是为幸福而工作的,企业是因满足员工幸福感而存在的。所以,企业的根本目标应该是追求幸福最大化,而不是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是幸福最大化的物质基础,幸福最大化是利润最大化的根本保障。两者相辅相成,对立统一。

  关于这个理念,韩国SK集团就非常明确。SK集团是韩国第三大企业,主要以能源化工、信息通信为两大主力产业,在韩国石油化工和移动通信两大领域排行第一。它的经营理念是'幸福最大化',而不是'赢利最大化'。让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拥有幸福感,感受快乐,获得成长,并对未来充满希望。SK集团秉承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财富,在经营过程中十分重视员工的个人发展。在他们的办公区,到处都有篮球场、高尔夫球场、健身房等人性化的设施。集团甚至还专门雇人帮员工停车,不但使员工节约了时间,还得到了尊敬,心情愉悦。SK集团特有的'幸福文化'吸引了众多优秀人才的加盟。

  企业的幸福最大化有很多内涵,其中最核心的就是要不断满足员工(包括老板)的幸福需要。当员工关于幸福的需要得到满足之时,他们就能在工作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并不断寻求自身的成长,同时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员工获得了幸福最大化带动的将是为客户带来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为股东创造高额的回报,为社会创造最大的福祉。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也会很顺利地创造利润,实现幸福最大化与利润最大化的统一。

  需要提醒的是,要真正实现企业的幸福最大化,并不是一件易事,只是依靠喊口号是断然不行的。企业要真正实现幸福最大化,必须全力着手幸福企业的建设,从企业的愿景、企业经营的哲学、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等入手,转变企业的核心经营理念和管理理念。当然,最重要的是,企业应该进行建设幸福企业的五项修炼,即快乐工作,共同富裕,共同发展,受人尊敬和健康长寿,全方位地把企业打造成一个员工满意、客户满意、股东满意、社会满意的幸福企业。

  商海沉浮,即使企业面临困境,我都希望企业家们能时刻铭记我们为什么而出发--不是为利润,而是为幸福。只要企业能够时刻以追求幸福最大化为根本目标,就一定可以克服困难,走出逆境,踏上永续经营的道路,建成一个健康长寿的幸福企业。

 责任编辑: 申燕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追问企业存在的终极价值
商业文明的回归,从员工开始
如何打造幸福企业
管理的本质是创造幸福!
宋志平:义利相兼,从企业价值到社会价值
企业家的“钱规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