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信息化“最后一公里”难题的解决,取决于学校和老师



       一直以来,“信息化最后一公里”问题困扰着国内各学校。即使校园的信息化硬件水平再高,没有人使用,也只是一堆精美的高科技摆设。


       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完成规定学业后,无法很好地学以致用,因为所学知识和市场是脱节的;互联网的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问题,但是,由于其自身的“基因缺陷”,并不能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那么,如何实现信息技术和教育的真正融合,让教育信息化走完“最后一公里”?



  解决过程中的角色定位  


  “信息化最后一公里”的解决取决于教学一线教师。但有两个重要因素影响着他们水平的提升:环境和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一线教师要克服自身的职业倦怠感,有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欲望和兴趣,这是最重要的动力源。而为了让教师永葆这种昂扬向上的斗志,教育管理者要为他们提供适宜的成长环境,以灵活的管理方式和先进的教育装备不断引导他们完成对自身的突破。


  在这当中,校长扮演着关键角色,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校长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发展路径与奋斗目标,决定着一所学校的文化气质与成长基因。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的学校。一所好学校的工作氛围,可以激发起一线教师专业发展的热情,让他们的成长之路走得通畅。


  教师是重点、环境是基础、校长是激励,再加上专家的引领。只有这几方面因素形成合理贯通,“信息化最后一公里”的痼疾才有望被解决。校长可以决定信息化硬件的建设水平,而运行在其中的专业学科信息,则离不开作为学科牵头人的专家的工作了。


       如果“信息化最后一公里”是战场,那么一线教师就是冲锋陷阵的战士。为了让战士取得胜利,需要有人为他们制订定科学、精准的进攻计划,并为他们提供先进的武器和充足的弹药,而这正是专家分内的事情。



  消除“层级结构分工不明确”的干扰  


       互联网时代,信息是全方位的,专业热情被激发起来的教师可以学习的机会非常多。但是,目前教师在专业成长中会遇到一个困扰:在继续学习中会遇到“层级结构分工不明确”问题。


  网络时代,信息是平的。因此,很多过去由特定的人群完成的工作,现在可以由所有人来完成。例言之,基层教师最核心的工作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研究工作不是重点,即使有一些,也大都围绕着教学工作来进行;大学的教育研究者,主要是跟踪最新的科研进展或从事前沿领域研究,并发布最新的研究成果;而各地的教育学院,最了解教师的实际水平与需求,它起到了一个“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支架”的作用。


       但现在的问题在于:大学的教育研究者和研究机构可以越过教育学院直接向教师提供专业引导,而缺少了一道关键的、不可或缺的由教育学院的“转译”工序。这不仅没有给教师提供有效的“支架”,而且还会面对一堆新概念无所适从。


  这个问题的根源是: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投资和对一线教师培训的支持力度很大,从而吸引了来自大学的研究者。对此,有专家建议:欢迎大学的教育研究者深入一线,把自己的理论和成果进行验证,而不是对教师进行大规模的专业培训,从而影响到自己的专业研究。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发布指导和量规给教育学院,后者据此进行“再研究”并为基层教师提供“支架”。这是一种比较可取的为教师提供培训的模式。


  大学教授做研究,一是把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引进来,二是把从一线总结上来的经验提炼出用于指导实践的理论和模型。教育学院的作用就是将在理论和模型转换为可以具体落地实施的课程,以可以让一线教师快速接受的方式提供给他们。


       一线教师主要是在日常教学中应用这些实践课程,反思总结其中的利弊,提炼出问题,再从下而上的学习,最终解决问题。当然,这种层级分工不是绝对的。大学教授为了能够做理论研究,也必须到一线进行小规模的试点和观测等。教育学院教师在吸收了大学教授的理论、模型等工具后,根据对一线的了解,转换为一堂堂切实可行的课程,一线教师的研究也可能比一个大学教授还要实际和可信。但是术有专攻,人的精力有限,只有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每一个人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最大作用。


  因此,解决好“信息化一公里”问题,乃至今后对教师进行各种范围的培训,都需要教育界形成合力,明确分工,把“层级结构”运转得更好。


 

 绕不过去的“校际差别 


  目前,北京市中小学信息化水平的差距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信息化搞起来的学校之间硬件上并没有差别;另一种是,有部分学校还没有开展信息化的建设,这当然与前者是“有”“无”的差别。


  第一种情况仅表明其硬件的水平,并不代表信息化应用的水平。如怀柔某所“协同创新校”,一个年级只有一个班,全校不到200学生,但由于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加上校长非常重视和大力支持,该校信息化建设水平很高,其他教育装备也很先进,甚至有小型的天文台。但是,如果想在该校推进一些试验教学项目,却困难重重。其原因就是因为,教师的能动性没有被调动起来。


  因此,在硬件水平没有差别的情况下,有没有勇于创新、熟练使用信息化设备的人,就成为了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在经历了几年的硬件建设之后,培养人及建立一套好的激励机制,应该成为重中之重。

  

 小编有话说 


       北京的一些名校,就是纷纷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此为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及上升通道,大大推动了信息化思维方式的形成。对这些学校而言,信息化应用,已不再是需要掌握的新技能,而已成为了教学中得心应手的工具。因此,校园信息化,只是平等地为各个学校提供了一个工具,谁运用得好,谁就能脱颖而出。参观北京名校,看最新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学习名校办学特色及教学理念,尽在第四届中国国际智慧教育展览会(11月27—29日)。


本文部分观点来自北京教育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教育学院创客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于晓雅博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线教师谈:学校“领导”到底该管点啥?
学校的治理结构·读《学校如何运转》
校长的“特级”称号要货真价实
记者调查:如何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学校教学管理干部,是理所当然的一线教师,当有晋升职称的资格
“不折腾、不闹腾”,站稳讲台的校长,才是好校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