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才子们的“社死”现场

读唐代才子的故事,佩服他们的逼人才气,佩服他们于逆境之中依旧笔耕不辍的勇气。当然,许是文人的缘故,他们大多性格直率,敢于直言,并为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据理力争。正是因为如此,他们在波云诡谲的官场中走得步履维艰。
·孟浩然——一不小心,得罪皇帝
唐代著名的诗人,大都做过官。有诗写得好,官也做得大的,比如官至宰相的张九龄以及官至节度使的高适,再不济的,也能做些小县尉,像骆宾王、王昌龄等。但是,孟浩然似乎什么官都没当过。
论才气,孟浩然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论交友,他与李白、王维、张九龄等都有所结交。而他本人,也曾辗转各地,意欲为自己谋个一官半职。
公元733年,孟浩然游洞庭湖,并写了一首《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是孟浩然投赠给张九龄的干谒诗。干谒诗是为推销自己而写的一种诗,类似于现在的自荐信。古人做官,要么世袭,要么通过科举考试,要么需要位高权重、有点话语权人的推荐。孟浩然出生于襄阳城中一个薄有恒产的书香之家,世袭这条路不可能。他寄希望于科举考试,但应进士举不第,此路不通,只剩下第三条路了。
孟浩然的这首诗,就是通过描写烟波浩渺的洞庭湖风光,表达自己欲渡无舟楫的感慨以及临渊羡鱼的情怀,并委婉含蓄地希望能够得到张九龄的引荐、赏识和录用。
此时的张九龄已经被免去宰相,做了荆州刺史。孟浩然希望有朝一日他能重新被任用,顺便拉自己一把。唐朝的宰相都有几进几出的经历,张九龄也不例外,然而,此后张九龄再也没有回到宰相之位,孟浩然的希望也就落空了。
其实,在此之前孟浩然有个近距离接近唐玄宗的绝佳机会,只可惜因为一句诗让唐玄宗拂袖而去。
公元728年,三十九岁的孟浩然科举未中,但是得以与王维成为忘年之交。
据《唐才子传》记载,王维“待诏金銮”时,曾经私自邀请孟浩然到内署,恰好唐玄宗也来了。孟浩然害怕,便藏匿在床下,王维不敢隐瞒,便如实相告,唐玄宗便命令孟浩然出来拜见,并让他吟咏近来诗作。孟浩然便念了一首《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这首诗表达的是孟浩然怀才不遇的感慨与惆怅空虚之情,本身无所谓好坏,但是其中“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这句诗让玄宗很不舒服。
唐玄宗的当权生涯虽然没能善终,但是前半场也算是做了很多轰轰烈烈的大事,并开创了“开元盛世”。而孟浩然竟然说自己这般怀才不遇是明主的“抛弃”,这自然惹恼了玄宗,他当即脸色一沉,说了句“卿不求仕,朕何尝弃卿,奈何诬我!”
天子如此,王维自然也不好为其辩解,孟浩然也只能心中暗暗叫苦,于是,如此天赐良机,竟成了他的“社死”现场。
此后,孟浩然“放归襄阳。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之胜。”
·杜甫——不合时宜,据理力争
一般而言,杜甫在我们心目中总是一个满面沧桑,忧国忧民的诗人,但是年轻时的他,也是心高气盛,满腔抱负的。         
公元735年,杜甫曾去洛阳应进士,落第之后便北游齐、赵,经过泰山,便写下了《望岳》,其中不乏对泰山巍峨秀丽景色的描绘,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可谓是豪气冲天。
年轻之时的杜甫,也想当官。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这首诗中,其心迹略见一斑: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但是杜甫的科举之路并不顺利,据《唐才子传》中记载,杜甫“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三年,“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杜甫写了《三大礼赋》,玄宗读后大为惊奇,便让其进了集贤院。但直至安史之乱爆发,杜甫才当了一个负责看守兵甲器仗的八品小官。
后来,杜甫与房瑁结为布衣之交。房瑁身为一介文官,曾向玄宗提议,让诸皇子分镇天下,这让已经即位的唐肃宗很不满意,再加上他主动要求带兵出战,但是却接连吃了败仗。唐肃宗便以“琴客董延兰之故罢相”。
董延兰是房瑁手下的琴师,因为收受了贿赂,房瑁便要承担“管教不严”的责任,被罢了宰相。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其实就是唐肃宗找了个理由,想要治房瑁的罪,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但是杜甫许是救友心切,硬是剑走偏锋,不合时宜地上奏折,他说:
“罪细不宜免大臣。”
唐肃宗自然是勃然大怒,“诏三司杂问”。后来,宰相张镐提醒唐肃宗:“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唐肃宗才作了罢。
直率正义,敢于冒死直谏,固然勇气可嘉。但是,官场的政治斗争,岂能如此简单?
说白了,论写诗,杜甫绝对是把好手,但是论做官,他的确差了点火候。
但,这也比贾岛好很多。
·贾岛——就是这么拽
提到贾岛,我们总会想起这样两句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这两句诗我构思三年才得来,一读起来禁不住两行热泪流出来”。贾岛三十岁之前参加过多次科举考试,但是都未中举,被逼无奈,只得出家为僧。他写诗精于雕琢,喜写荒凉、枯寂之境,多有凄苦情味,是唐代苦吟诗人的典型,被称为“诗奴”。
也许是贾岛早年家境贫寒,出家多年,性格孤僻;也许他这个人将所有的精力都用于“推敲”诗句了,无暇念及世故人情,因而导致他在为人处世各方面总是显得情商特别不在线。
有这么一个故事:
据《唐才子传》记载,贾岛“居京三十年,屡试不中连败文场,囊箧空甚,遂为浮屠”。有一段时间,他寄宿在长安城的一座寺庙里。巧的是,碰上了唐宣宗微服私访。
话说唐宣宗这个人,非常喜欢微服私访,体察民情。有一次,他经过一个尼姑庵,见里面的尼姑们浓妆艳抹,非常不高兴,回去之后就下旨,要求严肃处理道观之中的不正之风。
彼时,贾岛正在吟诗,唐宣宗很感兴趣,便走上前去,翻看贾岛放在桌案上诗卷。贾岛不认识他,便很不满地抢过诗卷,还非常无礼地对他说:“你这个家伙,哪里懂得这个!”唐宣宗自是非常恼火,但又不好发作,只好神色平静地离开。
据史料记载,唐宣帝“外晦而内朗,严重寡言,视瞻特异。幼时宫中以为不慧”,但即便如此,贾岛此番言行,也多有不妥。
当然,这个故事的真实性还有待考证,但是,贾岛的性情略见一斑。
不光是这个故事,在《太平广记》中,对贾岛也有这么一段记载:
“又尝遇武宗皇帝于定水精舍,岛尤肆侮慢,上讶之。他日有中旨,令与一官谪去,特授长江县尉,稍迁普州司仓而终。”
在定水精舍,他对唐武宗十分轻慢放肆。事后,被皇帝降职为长江县尉,后又改任普州司仓,最后死在任职所。
·结语
初读这些故事,觉得特别好笑,再度细品,总觉得一股悲凉在心间。所谓“性格即命运”,性格尚且难以改变,命运就更难以把握了。
然而,千人千面,若是每个人活着,都为了迎合,世界就少了很多种色彩。正因为每个人的个性不同,才有了如此缤纷的世界。
恃才放旷,是一种人生;
虚怀若谷,是一种人生。
刚毅耿直,是一种人生;
圆滑世故,也是一种人生。
恃才放旷的人,也许并不是不懂虚怀若谷;而圆滑世故的人,也不是不懂刚毅耿直。
某种意义上说,性格无所谓好坏,人生无所谓优劣。
每个人都是一束独一无二的烟火,所散出的光芒也都会令群星黯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明主”弃浩然
诗中旨格
孟浩然从床底钻出来献了这首诗,皇帝听完拂袖而去,宰相吓得不轻
李白,看到这样的孟浩然,你还爱他吗?
观塘习律57 鸟宿池边树落叶满长安 贾岛因两次交通事故暴得大名
这100首五律全是精品,只为懂诗的人而整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