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认识中药:补药之长——黄芪

传统中医药在我国用于治病救人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经过不断总结,实践,再总结,在实践,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救死扶伤不计其数,发挥了其难以磨灭的重要作用,而一代代延续到今天,绝不能因为现代科学因为尚不能完全研究透彻其丰富内涵和神奇功效的情况下就妄加否定。而今人熟悉西药远胜于中药,连一些很常见的中药都不能叫上名字来,这是在不能不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缺失。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一味中药叫做黄芪,相信对中药有一点点了解的人就会很熟悉它,作为中医里面补气药中最常用的一味药,名医李时珍称之为“补药之长”。其药用历史已经有两千多了,《神农本草经》评之为上品。

中药故事

黄芪名字的由来颇有一段值得称道的故事,相传古代有一位乐善好施的老人,叫做戴参,他精于医术,尤其擅长针灸之术,平时周围贫苦百姓请他看病,他就把平时自己上山采摘的草药送与他们,分文不取,所以很受大家爱戴,因为老人形体消瘦,颜面蛋黄,人们尊称他为“黄耆”(音同黄芪,耆为老者之意)一日上山采药的时候,正碰到一个孩,贪玩不注意,竟然挂在了悬崖峭壁上的一棵树枝上,眼看树枝摇摇欲坠,老人家不顾自己年迈体衰,竟然徒手攀爬悬崖,将小孩托举上了地面,而自己却因体力耗尽,跌落悬崖。老人去世三年后,墓边生长出一种高大的绿植,羽状复叶,人们把它的根采来入药,有补中益气,止汗利水之功,至此以后,就把这味中草药称为“黄芪”。

形态特征及分布

黄芪有13-27片长5-10厘米的羽状复叶,叶柄长0.5-1厘米;叶片上面为绿色,较为光滑几近无毛,下面附有白色柔毛。花序稍密,有10-20朵花。黄芪性喜凉爽,耐寒耐旱,怕热怕涝,适宜土层深厚的沙壤土种植,强盐碱地不宜种植。土层薄,根多横生,分支多,呈''鸡爪形'',这种土质下的黄芪药性质量比较差。另外,种植黄芪时不宜与马铃薯、胡麻轮作。可以入药的黄芪一般为三年生,第一年它只长茎叶,不开花,第二年才开花结实产籽,等到第三年才可以收获,现在很多人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往往会依靠多用化肥促进生长,当年就采摘,这种黄芪看起来个头大,其实药效很差,另外黄芪也不是长的越久越好,一般来说,三年以上不收,它的根茎容易木质化,就是长成木头了,药效会急剧流失,还会长出黑芯。

中药里面有一个专门的术语叫做“道地药材”,它是指在某一特定地区上长出的药材,相比较而言有比其它产地更好的品质药效,关于黄芪产地的记载,最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名医别录》里,“黄芪生蜀郡山谷”,当时名人陶弘景说“第一出陇西(现今甘肃东南)”,及至唐代,宁夏,陕西地区黄芪药效更好,而蜀汉之地,已经不再采用了,转至宋代,黄芪多采自陕西和陕西,黄芪产地以甘肃,比至清代以及现在,《植物实名图考》认为,“黄芪有数种,山西、蒙古者最佳”,这也和现在的黄芪主产区一致。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后,在第二届世界黄芪论坛上,将甘肃定西的黄芪认证为“地道黄芪”。

黄芪的主要价值

黄芪在传统中医四气五味的分类中,性甘,微温,入肺、脾、肝、肾经,故有黄芪补一身之气一说,用来补益脾气,可用于脾气虚弱,体困疲乏,不思饮食等症,用于补肺气,则多于咳嗽气短,呼吸急促无力,咳痰清晰而声音低懒,医书上记载,有固表止汗,利水消肿,补气行血,通痹生肌的功效,有些人不管冷热,天气一变化就感冒,这种症状在中医里称为“表不固”,即可用黄芪来固表,所以经常感冒的人,适合喝一些黄芪水作日常保健用。还有一点要说的是,人参也是补气的良药,但人参偏重于大补,能回阳救逆,多用于急症重症,而黄芪适合日常补益,体衰日久的人。

现在医学研究中,意大利在对黄芪的研究和应用上走在世界前列,研究表明:

1.黄芪富含的黄芪多糖有减毒的作用,并对造血和免疫系统有保护作用,能促进人体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减少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2.黄芪能够预防肝糖原的减少,促进肝脏蛋白更新,回升肝脏血清总蛋白,尤其是对于慢性乙肝病人,可以帮助气恢复和提高免疫功能。

3.黄芪对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通过直接作用外周血管,血压太高可以降压,血压太低可以使其上升,并保持稳定。

另外,黄芪在抗肿瘤,强心,调节血糖,抗疲劳,增强免疫力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

鉴别标准

市场上的黄芪种类非常多,因为缺乏监管,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这里就教给大家一些简单的鉴别方法。通常而言,质量以茎条粗,皱纹少,断面色成黄白,粉性足,有甜味者为佳。和大部分药材一样,黄芪也分野生品和栽培品,近年来由于人们的过度采挖,野生黄芪已经濒临灭绝,现在已经列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而栽培黄芪现在以山西浑源所产最为出色,而且用药发现,其药用功效甚至好于野生的。

具体区分黄芪的好坏方法,首先看颜色,好的那种颜色是微黄,色泽均匀,有的黄有的白的那种,通常是黄芪还没完全成熟就采摘下来,然后用硫熏过,这样既看起来好看,有可以防止腐烂变质,但对人体有害,第二点,因为黄芪含有一定糖分,所以在存储的过程中,少量变质是正常的,变质太多的质量肯定不会好的了,那种放很久都不变质的,则很可能是熏过硫的,第三点,好黄芪应该不干不湿,抓一把攥紧,会团在一起不会碎,松开手自然松散。有这三个方法基本上就可以鉴别黄芪的好坏了。

食膳药方

黄芪三皮饮

【处方】冬瓜皮 茯苓皮 黄芪各30克 生姜皮10克 大枣5枚 白糖适量

【制法】将以上各味加水500克,煮取300克,去渣,加白糖适量。

【功能主治】补气,利湿,行水,消肿,健脾。

药膳

【主要原料】:黄芪100克,银耳、鸡、调料适量。

【制作方法】:银耳泡发洗净,黄芪洗净,鸡退毛除去内脏。将鸡、银耳、黄芪同锅炖透喝汤。

【作用】:益气血,填精髓,补气升阳,固表止汗。适用于久病体虚、气血双虚的贫血、乏力、自汗者。

【评注】:黄芪鸡肉配伍能健脾胃,益气血,是补虚止汗的良方。感冒发热,外邪未尽者忌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种中药被称为“补药之长”,女吃补血,男吃补气,主任医师竭力推荐
黄芪和它们一起吃,药效可发挥到极致!(只有10%的人知道)
一种中药被称为“补药之长”,女吃助补气血,男吃补气、精力充沛
三皮讲中药之黄芪
黄茋降尿酸
女人吃什么补气血?女人气血不足、容易累喝有机黄芪精有用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