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医院里的残酷:从中产到无产,只需要28天


健康饮水(公众号:syqk68)

拿身体赌明天
没有人输得起
有人说,癌症也好,猝死也好,都离我们太过遥远。
可谁又能算得准,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
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死于心脏性猝死的人数接近55万;
平均每天有上千人因为各种原因猝死,这就意味着每过一分钟就有一个人倒下。
加班、熬夜,从疲劳到癌症只需4步:轻度疲劳,深度疲劳,脏器变异,诱发癌变。
长时间作息紊乱,致使身体功能异常是癌症的最大诱因。
心存侥幸,可能付出的就是生命的代价。
其实死亡就是一瞬间的事,在生命面前,年轻与否,真的不值一提。
几个月前的世界杯,湖南28岁的杨先生,从开赛当天就守在电视机前,边喝啤酒边看球,一直到凌晨三点才去睡觉。
第二天下午,他上班仅1小时,突然晕倒,送院后抢救无效,不幸离开人世。
24岁的快递小哥,为了多挣钱贴补家用,不分昼夜长期熬夜工作,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最后在电梯内猝死;
清华大学计算机硕士张斌被发现猝死在马桶上,当天凌晨1点,他还发出了最后一封工作邮件。
之前还有一个新闻,24岁的年轻人,月入五万,每天工作到凌晨三点,最后换来的却是“胃癌晚期”的病历单。
诸如此类的事情数不胜数,而这所有的事件,都在告诉我们:“别不把身体当回事。”
如果生命到此为止,你是不是没有任何遗憾?
你听闻某个朋友得了癌症的消息,难过之余,开始有点担心自己;
你总说你没空健身,你不知道要在医院排队要花更多时间;
你常常自嘲连体检的钱都没有,你不知道ICU病房,可以迅速榨干整个家庭的积蓄;
......
掏空一个中产家庭
只需要一场流感

曾在朋友圈刷屏的《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两万多字长文,密密麻麻的记述了在岳父患上流感后,直接导致的一个中产家庭的动荡。

文章内容过于真实,引燃了中产人群的集体焦虑。

作者是个在北京生活,事业有成的中年人。有房有车有投资,手头还有几十万流动资金,放之全国,都是稳稳的中产之家。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家底还算殷实的家庭,一场流感竟让它变得风雨飘摇。

文章中,作者的岳父患了流感,老人家觉得没什么,小病小痛小感冒,挺挺就能过去。结果没想到,病情到后来越来越严重,老人住进了ICU。

进ICU不仅意味着病情严重,对于家属来说,ICU还意味着天价支出。
“ICU的费用,大概每日8000-20000元”
“不行就要上人工肺,人工肺开机费6万元,随后每天2万元起。”
“人到了这个时候,前半辈子赚钱的重要性就出来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者估算了家里所有的理财、股票卖掉,再加上岳父岳母留下来养老的钱,理想情况下能撑30-40天。
至于40天以后呢?
“如果在ICU要呆很长时间,只能卖掉北京的房子。”至于房子卖了,老婆孩子怎么办?住哪里?完全不敢深想。
60%的人在生命的最后28天,只花光60%的积蓄,放在这家人身上,都显得像是上天恩赐的幸运。
为人子女,在这种力尤未尽之时,几乎不可能选择放弃治疗。但ICU的持续治疗同样让人深感绝望,因为可能要支出的开销,是个无底洞。
作者也清楚的知道这一切:”如果钱花光,女儿、夫人、岳母和我自己以后就扛不住任何的冲击,再有人生病,ICU的门都进不去。”
不要把健康
寄托于医院
医院本是救死扶伤的地方,但有时也可能变成谋财害命的场所。

有有心人作过这样的统计:

1976年哥伦比亚的堡高塔市的医生罢工52天,出现了一个被称为”不寻常的副作用”:当地死亡率下降了35%。
同年,在美国洛杉矶,当医生对医疗事故保险涨价不满而罢工示威时,全市病人死亡率下降了18%。
1973年,以色列全国医生大罢工,为期一个月,根据耶路撒冷埋葬协会的统计本月的全国死亡人数下降了50%。
十年后,1983年,以色列医生再次举行全国总罢工,长达85天,过后,耶路撒冷埋葬协会又做了一次统计,在这85天中,全国死亡率下降了50%。
一位叫波美特拉博士对80年代西方国家医生罢工与死亡率下降的调查指出:死亡率的下降与罢工日期的长短成正比。如:
加拿大曼尼托巴省的医生罢工2周,死亡率下降为20%.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医生罢工3周,死亡率下降为30%.
也就是说,西医的医生罢工时间越长,全国的死亡率越低。
在当下,过度医疗已成热门话题,很多人都有切身的深刻体会,成为社会一大公害。所谓的过度医疗,是指在治疗过程中,不恰当、不规范甚至不道德,脱离病人病情实际而进行的检查、治疗等医疗行为。简单说,过度医疗是超过疾病实际需求的诊断和治疗的行为。
有专家指出,过度医疗犹如一个“无底洞”,吞噬了有限的医疗资源,给国家、社会和患者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无形中抵消了医保增加给百姓带来的实惠。
人死了,药还堆积如山。个别医生明知患者是癌症晚期,根本没有治疗价值,仍在拼命开药。
命运不能轻易被他人掌控,关键时刻要自己作主。
很多人总是等住进医院才想起说:
“以后,再也不熬夜了,也要好好吃饭。”
拿身体赌明天,我们真的输不起。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东西丧失之后才会发现它的价值,青春和健康。
但青春逝去,未见得活力不在,睿智不在,优雅不在。
而失去健康,即使青春犹在,年轻于你何用,财富于你何用,时间于你何用。
多爱自己一点,少熬点夜,多喝点水,早一点睡,好好活着,健康大于一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医前以为只有癌症治不好,学医后发现感冒都治不好”
有病是否要去医院(二)
因为医生要度假,13岁女孩死在了当地最好的医院!更离谱的是,事后医生居然升职了
从1918大流感看关键节点后,接下来这段时间,要做什么准备?
无效的医疗(下)
如何看待“医生一罢工,全国死亡率下降50%”这一说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