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华典故: 言必信,行必果

"言必信,行必果"出自《论语·子路》。

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路问孔子:"什么是真正的'"孔子说:能够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奉命出使到其它国家而不辜负君王的使命,这样的人可以被称作""

子路又问:"那次一等的呢?"孔子答道:"宗族中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乡里的人称赞他尊敬长辈。这样的人也可以算作'"

子路再次问:"那再次一等的呢?"孔子答道:"言必信,行必果。但他们不分是非而只是坚决贯彻自己的言行,属于小人。但也可以算次一等的'了。"

子路又问:"现在的执政者,你看怎么样?"孔子答道:"都是些器量狭小的卑贱小人,怎么算得上'呢!"

从孔子的回答可知,孔子心目中的""分为三等,一等是能报效国家的"",二等是能齐家的"",三等是那些"言必信,行必果"""。只是第三等的""因为有时不分是非,而过于坚持自己的言行,也遭到了孔子的批评。

"言必信,行必果"就是从这个故事而来,并流传了千百年,意思是说出话来一定要算数,行动起来一定要果断、坚决。

引申来说,一个政府如果无法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谎言遍地,其离覆亡的下场也就不远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论语13.20
【微也足道】孔子并不赞同“言必信,行必果”吗?
言必信,行必果 摘自《论语·子路篇》 解释:说话一定要诚信,做事一定要坚定果断有结果。
视频 | 子贡的算计:孔子眼中“士”的几重境界
【《论语》整本书阅读】 杨甜悦:言必信,行必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