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看百年来小学第一课学啥(组图)

新学期在即,小儿郎们又要开始背着书包上学堂了。虽然对于孩子们来说,快乐的暑假远比严肃的课堂充满乐趣,不过,新课本、新知识、新文具,还有新的学年,也有不小的吸引力和新鲜感,足够让他们感到兴奋。

 

在辽宁省朝阳市凌源,有一位名叫王金星的警官,他每天用来摆弄课本的时间比上学的孩子还要多。他家的书架上、电脑桌上、地板上,堆着一摞一摞的课本。不过,这些课本可不是用来给他上课学习用的,而是他花费了10多年的时间一点一点收集起来的珍藏品。

 

凌源有个专门收藏教材的人

 

王金星在凌源第二监狱工作,业余时间酷爱藏书,藏品主要是民国以前的书,最特别的是,他淘书的主要目标是老教材。

 


清朝光绪年间《最新初等小学用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第一课学八个大字"天地日月、山水土木",第二课则是"父母子女、井户田宅"

 


民国时期的理科课本讲的不是现在所谓的"理科"课程,而是自然知识,入门第一课的内容是"春之庭院"

 

在王金星的收藏中,年代最早的是清朝道光年间的一套课本,名为《花样集》;还有 100多年前由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它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以法令形式公布的并在全国推行的现代学校教育体制章程。其他还有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地理教科书、清朝女子教科书、清朝蒙学教科书、南洋公学课本以及清末满蒙汉合璧的教科书。民国时期的教材,他收藏有全套课本,包括国文、修身、历史、地理、理科、新手工、图画、音乐、体育等,门类十分齐全。民国时期的,还收藏了黄埔军校的课本和少数民族的课本。另外,伪满时期的课本也有。还有专门针对农民和妇女识字扫盲而编写的课本。

 

不同时期的入学第一课

 

众所周知,现在的小学一年级课本,语文第一课是学习"aoe",数学第一课是学习"11=? "。但是,鲜有人知,生活在清朝的孩子们上学第一天都学些什么,民国的小学生听的第一课是什么,而旧时专门给女孩子看的课本又教了些什么呢?教育的内容可以反映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民生状态,看旧时的课本,就如同在看旧时的人情风貌,若与今天稍加对比,更显出其中的趣味来。

 

王金星收藏的清朝光绪年间《最新初等小学用国文教科书》一套共10本,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图文并茂,相当于现在的语文。记者翻看后发现,课本印刷相当精美,里边的插图十分丰富,甚至还有彩色的图片。第一册第一课要学的是八个大字"天地日月、山水土木",第二课学的则是"父母子女、井户田宅"。另一套同样由商务印书馆发行的小学国文教材,是民国期间当时教育部审定的《初等小学校新国文》,这套教材在第一课之前特别注明:"国民学校不分男女,本书兼收女子材料,以便男女共学之用。 "其中,第一课要学习的是一个""字,课文还配有插图,画的是一家老少7口人。这套国文教材所选用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有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等诸多领域的文章。

 

宣统元年出版的《初等小学用女子修身教科书》是教育女子德行的教材,王金星说,就相当于现在的思想品德课。从目录看来,课文包括"戒妒忌、廉洁、婉顺、节俭、衣饰"等内容。每一课都讲述一位古代人物的事迹,比如第一课讲了班昭,第八课讲了欧阳修的母亲郑氏。另外,民国时期的理科课本讲的可不是现在所谓的"理科"课程,而是自然知识,比如动植物,山林草木等,入门第一课的内容是"春之庭院"

 

王金星的收藏不仅包括初等教育,还有高等教育阶段的教材。 1896年创建于上海的南洋公学,与北洋大学堂同为中国近代史上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最早的大学。王金星收藏了南洋公学的《普通初等教科书》、《初等地理教科书》等多种教材。其中,《普通初等教科书》于光绪三十八年出版,由蔡元培作序,一套共4本。第一课便是"问人类何由而生"。而《初等地理教科书》是我国最早的地理教科书,由中国地理学先驱张相文所编著,第一课讲解的是有关指南针的知识。

 

如果把每个时期的教材摆放在一起,稍加研究,便会发现它们背后所代表的不同时代背景,同时也可以看出中国教育的发展状况。王金星的收藏给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样本,也给历史留下了珍贵的存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开学啦 | 一起来看看百年教材里的《开学第一课》吧
小学课本百年记忆:那些课本明星你还记得吗
老课本:民国初小国文教科书
[转载]近现代小学课本(二)
百年前的民国初等小学《新国文》教科书欣赏
民国小学用课本《新国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