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大孙九霞教授:旅游拯救民族与文化?
旅游拯救民族与文化?
编者按:经济学家将旅游当做一种提高经济收入的产业,社会学、人类学家则提醒人们警惕旅游,认为旅游导致了文化的商业化以及传统的丧失。孙九霞教授在分析拯救传统文化方式面临的困境之后,提出旅游可作为一种拯救民族文化的新选择,不是最优但为适度。并进一步阐明:旅游实际上推动了民族文化的“自觉”和重构,呼吁为旅游目的地民族预留足够的发展和选择空间。
孙九霞(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的存续面临危机。有学者认为,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虚无(nothing)的消费方式正逐渐扩散到各个领域当中,且愈演愈烈。增长全球化影响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虚无地点”、“虚无产品”、“虚无人”、“虚无服务”等缺乏特色和实质性内容的消费形式无处不在。现代经济推动着全球化的持续发展,彻底冲破了传统文化的封闭性,打破了世界与地方的连接局限。

那么,在文化边界逐渐模糊的情况下,谁来保护日渐消失的民族文化?谁来强化日益淡漠的民族意识?谁来拯救日益消解的民族传统?
当下拯救民族文化的尝试
步履维艰
在探索拯救民族文化的道路上,各种组织和群体在进行着种种尝试。但从民族生态博物馆到文化遗产保护,再到文化的产业化等道路的选择并不乐观,要么走不下去,要么步履维艰。

民族生态博物馆是20世纪出现于欧洲的一种新文化遗产保护方式,其强调将文化遗产纳入到其生产者、所有者的生活整体当中予以保护,迥异于传统博物馆将文化遗产搬离原生地的封闭式保护。

20世纪末,我国在贵州、云南、广西的少数民族社区建立了一批民族生态博物馆以保护当地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而这些博物馆在实践中却因为缺少了当地民族的广泛参与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一些甚至陷入衰落。

世界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活动因为有政府部门的大力倡导而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际运作中往往停留在专家学者以及政府的倡导层面,民族成员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极为有限,因而也在走向博物馆化。

民族文化是活的生命存在,具有变动性和开放性,把文化当做固化的“遗产”来保护的强制性途径难以实现。文化产业化使很多空洞的文化符号不断地被生产和制造出来,尽管具有一定的市场意义,却扼杀了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和民族主体的现实选择性。虽然通过简化而获得了商业利益,通过媒体的宣传报道而获得了流传,但也因此失去了鲜活的民族生活作为支撑。

事实证明,形式上的民族文化拯救措施一般难以奏效。
旅游拯救民族文化
乃较优选择
旅游提供了一种拯救民族的选择。在“旅游救文化,文化救民族”的旨归中,旅游可以充当一条折中道路,不是最优化但为适度化的选择。

那些所谓先进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或现代化之后的一段时间,一直不遗余力地在环境保护上进行巨额投资和研发,最终的目的是回归其民族传统、民族文化、民族生态,乃至他们的信仰和认同。中国在当前似乎还看不到“举国之力保护文化”的曙光,因此为避免任由民族文化之舟驶向“虚无”,只有选择次优的道路——旅游。

全球化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交通发达、传媒遍及使旅游变得愈加方便。然而,全球化带来的同质性导致地方文化特色正逐渐丧失,旅游活动因注重异质性且重视“实在”(something),体现了“增长全球化”(grobalization)与全球本地化(glocalization)过程之间的辩证关系。在这种意义上,旅游与全球化是相生相伴的。

提及旅游,人们往往有一种本能的两极反应:有益?还是有害?

经济学家将旅游当做一种产业,认为旅游业为旅游目的地民族带来了经济收入的提高、就业机会的增加、经济结构的转化等积极影响。而社会学、人类学家们则本能地察觉到了旅游的消极作用,认为旅游导致了文化的商业化、传统的丧失、价值观的变迁。

就本质而言,民族经济与民族文化是相互嵌入的。文化的资本化、资源化、经济化不仅是文化的经济价值转化,还是文化的民族性凸显。看待旅游效应时应采取多元视角,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文化效益,关注与旅游相伴而来的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冲击,保护当地的文化与生态。

旅游对民族文化的消极影响究竟有多大?毫无疑问,部分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后出现了过度商业化现象,文化的真实性面临丧失的危险。人们对于物质利益的追求变得强烈,旅游带来的经济利益左右了他们的某些思想观念,和谐的民族关系因利益纠纷而增加了不和谐的音符。对于目的地消极影响有一定的判断,是一种积极的前瞻眼光,但应避免夸大旅游对民族文化的消极影响。

事实上,无论旅游是有益还是有害,对目的地民族而言都是不可避免的,如同全球化一样,是旅游目的地民族避不开的宿命。民族主体所能做的是在参与过程中理性梳理出旅游对于民族的拯救作用,在适度商业化过程中强化民族文化、唤醒民族意识。
旅游推动民族重构
由“自在”走向“自觉”
旅游对民族重构起着重要作用。民族文化和族群认同不是与生俱来的,也并非一成不变的, 它的存在和发展是一个不断建构和重构的过程。

在我国的居民消费能力和休闲欲望共同增长的趋势下,旅游、旅行成为人们愈来愈浓厚的消费需求和生活方式。民族作为旅游中被展示的对象,面临着对自身的不断认知和重新界定、对游客期望和其他外界要求的回应等种种民族重构问题。

在转型期、工业化、都市化、乡土性等多种阶段并存的社会,对于少数民族而言,民族的重构不可避免,但旅游发展对重构的推动作用与民族成员内心的发展需要不谋而合,旅游因此成为族群重构的重要力量——族群主体从未像现在这样热衷于挖掘自己的历史、表述自己的文化、正视自己的与众不同,也从未想到祖先流传下来的文化居然可以如此“值钱”。

民族重构既包括对民族文化的重构,也包括对民族意识和认同的重构。民族文化的旅游开发促使人们主动、积极地审视和阅读自己的文化,修正和重构自身的文化价值取向。民族歌舞、民族节日等重新在民间流传,富有地方特色的工艺品开始复兴,虽然民族成员展示民族文化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谋利,但在客观上却起到了恢复传统、维系传统的作用。人们为应对旅游的冲击,会形成一些新的传统,拓展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在与游客的接触中,民族成员对于自己的文化有了清楚认知,民族文化由“自在”状态转为“自觉”状态。

旅游推动了民族间的交往,并通过“旅游者的凝视”让当地民族看到自身文化的价值,守住已经被洪流般现代化和全球化切割得支离破碎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旅游的适度开发与互动
有利于传统文化保护
整体来看,旅游的适度开发与有效控制,将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

参与旅游可以强化民族成员的自我意识,增强民族认同感,促进传统文化的延续。这与麦基恩(Mckean)“旅游业实际上可能强化了保护、改善和创新某些传统的过程”的看法是一致的。

通常,对于旅游消极作用的认识被放大,认为目的地居民对本地文化传统会怀疑及反叛,使当地文化模式出现裂变。其实,旅游者对异域文化所表现出的浓厚兴趣促使当地民族有意识地挖掘自身旅游资源的文化价值,传统文化实际上得到了一定的保护。

团队旅游对当地民族的破坏并不大,在游客退去时,民族生活回归到宁静状态,这给人们留下了心理上休整和恢复的时空,许多民族文化真谛是脚步匆匆的游客们所了解不到也影响甚微的。而尊重文化的散客对于民族而言,其数量不多,且散客与当地人的交往是亲和的、平等的,他们与当地民族间发生更多的是积极的互动关系。

旅游给民族教育提供了有活力和秩序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当地居民与游客、政府、开发商、NGO等多元群体互动,健全的民族、充满创造性的民族正在成长起来,他们的成长才是一切“增长”和“发展”的目标,也是对民族文化和民族本身的拯救。
研究旅游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应尊重传统和价值观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在研究旅游影响时,学者应该持怎样的立场?

尽管有学者批判旅游者带给目的地民族压力,因生活于同样的社会而基本能够理解这群人。但他们有着更加尖锐的观点:

目的地民族这么有价值的传统,怎么能够变迁!
现代化的产品是属于喧嚣都市的,怎么可以出现在宁静的乡村!
那些商业观念是属于发达地区汉族人的,你们这些纯朴的民族怎么可以言商!

这是典型的二元价值观:一部分人在旁边站着、看着、要求着;另一部分人遵从还要迎合,遵从外人的观感和俯视的目光,迎合观者的价值观和体验需求。

许多研究者将自己的价值观、自己的好恶投射到旅游对文化、对民族的影响上来,认为民族文化不能改变、不该展现。实际上,民族文化不能是为了满足他者、外人的需要,它首先应该是属于当地民族自己的。对于各个民族而言,越让他们发展,越让他们参与,他们越会选择属于自己的传统。否则,因为宣扬、隔离,传统的流失、支离破碎就越厉害,民族对自己的定位与前景就越是手足无措、进退失据。

在旅游开发中,应为当地民族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和选择空间,外来者在任何时候都只是拯救民族的辅助力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传统音乐的保护问题
世纪之问:苗族的未来在何方?
顶级“阳谋”?蒙古国全面恢复蒙文和内蒙接轨!对我国有何影响?
文化旅游策划的创新思路
客观辩证看待旅游开发与地域文化保护
谈古论今话湖南-14 靖州飞山旅游风景区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