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言的从贵

语言的从贵

语言从众从贵。从众者多,所谓语言环境者也。从贵者也有,即腔调跟着有地位者走。东晋时期,衣冠南渡,王谢堂前,对于这批乌衣贵胄,建康百姓仰慕之,尊崇之,与之交谈,无不鹦舌之。而这批南迁者,虽为少数,却自以为是先进文化的持有者,是中原文明的践行者,倨傲孤高,因循守制,岂可从蛮!久而久之,百姓之间交谈,也改变了声韵。迁至闽粤的一支也然,以少迎多,扭转大局,至今那里的人仍鄙视南腔北调,岸称自己是河洛腔。明初大迁徙,洪洞大槐树迁走的百姓不在少数,至山东,遂操莒调,至河南,遂操汴调,至河北,遂操直调,未见乾坤逆转者也。何以然?皆下层百姓,为尽快融入所在地主流,巴不得速速易口。清初湖广填四川,填入者在数量上远超土人,但填入者皆操蜀音,原因同前。


满清入主中原后,以征服者的霸气骄矜天下,从剃发到旗服,从称谓到语音,皆顽存了下来。清初京城实施满汉分居,内城由皇亲贵族及其家眷奴隶和八旗兵居住,而原先居住在京的汉人则被迫迁外城。内外城方言有很大区别。乾隆之后满汉分居政策松动,汉人如蚁附膻,学步效颦,开始拼命模仿满人,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腔调遂变。入声遂失,凡入声之字皆转入平、上、去三音,声韵调失去了中古音类的许多区别。据夏仁虎《旧京琐记》:“京师人海,各方人士杂处,其间言庞语杂,然亦各有界限。旗下话、土话、官话,久习者一闻而辨之。亦间搀入满、蒙语,如看曰‘把合’(靠),役曰‘苏拉’,官曰‘章京’(读如音),主管曰‘侉兰’,大皆沿用满语,习久乃常用之。”


皇上以及王公、八旗搭这样的腔调,使各地来京做官的大臣开始从贵,大臣如此,小吏德草,官腔影响学腔,从官从学,百姓则向来敬重精英。纵有反清复明铮铮之士不识时务,率有旧章,斥之为满洲腔,“胡言胡语的京腔”,也是杯水车薪,惘然徒劳,根本无法臂挡之。童年赵元任居保定时,与保姆周妈学了满口的京腔,家里人笑道:“你怎么说起老妈子的话来了? ”这么一笑竟把他的京腔给笑了回去。后来,雍正颁诏,开始推广京话。据俞正燮《癸巳存稿》载:“雍正六年,奉旨以福建、广东人多不谙官话,著地方官训导,廷臣议以八年为限。举人生员巩监童生不谙官话者不准送试。”上谕颁布后,闽粤二省各郡县即普遍建立正音书院,教授官话,凡走读书、考试、当官之路者,均须操得官话。甚至一度规定,不会官话的童生,不得考取秀才。刘半农曾侃侃曰:“白话文是以国语为标准,国语即是北京话。”章太炎听后哈哈大笑道:“你知不知道北京话是什么话?”刘不假思索道:“是中国明清以来,京城里人所说的话。”章质问道:“明朝的话你有什么考据?”刘无词以对。章师即以明朝音韵,背诵了十几句文天祥的《正气歌》,其发音与京腔迥异,又道:“现在的国语,严格地说来,含有十分之几是满洲人的音韵,好多字音都不是汉人所有。”此番话说出,刘半农更呆住了好久,说不出一句话来应付。


梁启超文章了得,光绪帝慕名召见,但两人根本无法畅谈,一口粤腔粤韵,不堪入耳,光绪扫兴之余,赏了个六品衔了事。为此梁启超痛下决心习官话,幸亏夫人李惠仙久居京城,国语流利,梁也日日苦练,官话终于有板有眼。孙中山先生以革命者自居,“致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年”,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为奋斗目标,自然与之形同水火,势不两立,但他却也认同了官话,且以演讲著称天下,为此四方俊杰,慷慨蹈难,屡起屡踬,再接再厉,清廷震惧,帝制告终。


国外也有类似现象。英语有牛津腔,即刻板保守上流社会拿捏的所谓纯正腔调,下层民众则使用充满俚俗的伦敦腔。贵族以选举为目的,偶操此音,竟被认为是亲民,可见其隔阂,也说明贵族形态在此遗存之完整。这种少数人使用的语言能够经久不息的关键,就在于其贵族标签,全世界从贵士人,也以学得一口标准牛津腔为荣。


语言从贵,不过因人而贵之另一种表现而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上朝要自带翻译?明清皇帝上朝时说的是北京话还是满语?
汉殇(一、胡言的汉语)
北京话与普通话的区别
汉语的五次转折
为何哈尔滨人能讲一口纯正普通话
【汉语】普通话是被胡化的汉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