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愿你内心永远住着一个爱玩的小孩

天使在线:

只想让每个孩子可以成为TA自己 


我家爱玩的小超人


我们都知道玩是小孩的天性。每当看见小孩如痴如醉地玩耍、和别的小孩办家家、像大人一样社交……我们都会莫名感动。


这些年我们从各教育平台也逐渐认识到玩耍的重要性,知道会玩的小孩更有创造力,更会社交,情绪更稳定。但是等孩子一入小学,我们还是不自觉地挤压孩子玩耍的时间,希望花更多时间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趁早学英语,打好数学基础,还要尝试各种兴趣班,不试怎知道他们有哪些特长呢。


我们在内心并不认为玩耍可以帮助小孩获得重要的学习能力、抗挫能力,以及帮助孩子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成功。这不怪我们。技能的学习往往有具体的方案,只要老师家长安排合理,很快就可以见效,也能让我们感到心安。而玩的好处很难评估,我们不敢赔上小孩的未来啊。


但其实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研究向我们展示了玩耍对小孩的未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爱玩的小孩身心更健康,更有创造力,学习成绩更好,长大后更容易拥有一个丰富圆满的人生。缺乏玩耍的小孩长大后不仅仅是缺乏创造力等等,他们的身体和心理更容易出现问题。本文试从三个方面讨论玩耍:

1. 玩的本质是什么,玩在各个年龄阶段有什么特点。

2. 用对比实验阐述玩的好处。

3.大人如何帮助小孩尽情地玩耍。


1

玩的本质是什么,玩在各个年龄阶段有什么特点


对小孩来说,玩即是学习。这两者是没有区别的。小孩的发展有其科学内在规律:他们与生俱来地渴望成长学习,本能不断地学习新技能。大人只要给予些许帮助,他们就可以以自己的步调,不厌其烦地在玩耍中学习。


Joan在文中举例说一个叫Ivana的四岁小女孩用了一个周末学会了系鞋带。她假装要去参加一个生日派对,所以要准备生日礼物,于是不停地学习打蝴蝶结,终于学会了。


这让我想起女儿三岁多学英语字母的经历。当时我们刚到加拿大,她完全不懂英语。我无意中给她读了一本Thomas' ABC Book,她对字母产生了兴趣,就每天开始在学校自发练习写字母,一开始总是写她记得的几个大写字母,后来越写越多,竟然很快学会了26个大写字母。后来老师跟我说,看到我女儿在学校里很喜欢写字母,就给了她大写字母的模板,她每天都会练习很久。她学会写大写字母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写自己的名字。


接着她又开始自学小写字母。她有时会问我一个小写字母怎么写,但如果我试图教她的话,她就会生气。有趣的是,她会开始用小写字母替代她名字里的大写字母,所以那段时间她的签名是大小写混血的。两个月后她终于学会了26个字母的大小写,之后她再也没有练习过字母了。


女儿画的字母与涂鸦


刚去加拿大时,女儿性格内向,运动能力大大落后于同龄小孩。我想了很多办法,希望加强她的运动能力,可是一直不见效。回国前的那个夏天,她刚满五岁,放学后我经常带她去操场玩,她看见她的好朋友吊monkey bar,她也很想吊。于是开始了她的自发学习过程。每天去接她放学时她都要求去操场练习,周末也要求我带她去各大场地练习,经常一练几个小时。终于从弱女子练成了女汉子。


女儿还自学了爬杆子,这大大刺激了她的好朋友,后来好几次,我看见他在操场上默默练习爬杆子。她的好朋友是赛车小能手,经常在家附近的自行车练习场磨练车技,女儿刚骑车时不肯卸下学习轮,可是看见好朋友在坡上驰骋,而她的学习轮总是陷在沙尘里无法移动时,她果断要求去掉学习轮。每天傍晚我洗碗时,她骑在自行车上,在客厅里一边用脚在地上趴,一边说:“我什么时候才能像XX那样会骑自行车。”


这样练习了一段时间,以及在她爸爸的适当帮助下她就学会了。自行车练习场分为儿童练习场和大人练习场两个部分,每当有大人在练习时,他们小朋友眼里全是惊奇地驻足观望,内心的向往可想而知了,这就说明好的环境自带感染力。有时我想如果我们没有回国的话,想必女儿也已经在下图的儿童练习场自由驰骋了。就算将来不能练成下面图中年轻人的神技,但骑车在野外穿梭应该不成问题。他们就是这样良性环境下互相学习与竞争的。


练习爬杆子


看,有人表演飞车神技


这几件事给我的触动极深。作为一个观察者,我看到女儿在自发学习过程中呈现出了一种如痴如醉的状态。这种状态正是心理学家Mihaly Csikszentmihalyi所谓的“心流”(flow)。他认为任何人感受到心流时,都是处在学习和创造力的最佳状态。


Joan认为通过玩耍培养起来对学习的热爱可以持续一生。大人往往认为小孩需要大人来教,而忽略了小孩内在的驱动力。如果小孩不是发自内心地想学,很可能会觉得学习是个枯燥的过程。而自发的学习更有目的性,更投入,学习效果更惊人。



儿童幼年时是通过内驱动和模仿大人来学习的。但是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两岁半之前,小孩玩耍的内容主要是模仿日常生活的真实场景。可是两岁半、三岁开始,她们具备了想象力这时简单的一件物品可以变成游戏道具。碗可以变成一艘船,棍子可以是钓鱼竿等等。他们玩得不亦乐乎,同样的东西可以变幻成无穷无尽的道具。四岁的小孩玩起来更有主题。他们喜欢在“房子”里玩,房子里堆满了东西也不以为意。


玩家家,声称他们是两只蚊子


五岁小孩和三四岁小孩相比,通常他们事先就已经想好了要玩什么。很多妈妈说他们的小孩早上一醒来就已经想好了今天要在学校玩什么。虽然同一个主题会反复出现,但是会不断加入新的东西。六岁开始,小孩可以不需要游戏道具就可以展开游戏了。他们可以在脑海里浮现出清晰的图像,用语言就可以假设游戏的过程。也是这个时候开始,他们可以说:“只要我闭上眼睛,就可以随时看到奶奶了。”


两个海盗和他们满载而归的海盗船


所有这些阶段,小孩可以是自己玩,也可以和别人一起玩。


一岁时,通常是独自玩。两岁时和同伴一起玩,但通常是各玩各的。三四岁时小孩开始有了真正的玩伴,他们喜欢一起玩,但分开后不会想念对方。只有一个例外是,如果父母是朋友,小孩经常在一起玩,这样的小孩会像家人一样,对对方产生重要影响。五六岁小孩的社交完全不一样。他们开始交朋友,和朋友有了更深的连结。他们会在家里谈论自己的朋友,会想念朋友,放学后也想和他们一起玩。所以这个阶段有时也被称为“第一青春期”。如果大班和一年级时,小孩因为学习而错过了很多和同伴玩耍的时间,可能对他们日后的社交有深远的影响。


丢衣服游戏,后来来了几个大小孩,被他们感染,没衣服可丢,就脱了鞋子,丢鞋子


2

玩耍的好处


1970年代德国展开过一项研究,比较了50所以玩为导向的幼儿园和50所以学习为导向的幼儿园。等到四年级时,以玩为主的小孩在身体、情感、社交和智力发展方面都超过了以学为主的小孩。北弗洛伦达大学的Rebecca Marcon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以玩为主的小孩比以学为主的小孩在四年级的时候学习成绩更好。这一结果在低收入家庭的小孩中更明显。从此,德国幼儿园回到以玩为主的轨道上,至今仍是。


过家家


以色列心理学家Sara Smilansky在1970和80年代展开了一项开拓性的研究。她研究了“扮演游戏和社交型扮演游戏对3至6岁小孩认知和社会情感发展的重要性”。她发现认知类的创造性活动会带来如下好处:表达能力更好,词汇更丰富,语言理解能力更强,语言水平更高,解决问题的办法更好,更有好奇心,更能接纳别人的观点,智力更高,更好的合作,攻击性更低,参与更多团体活动。


社交型扮演游戏有如下好处:和同伴玩得更多,更能接纳别人的观点,更有同理心,对冲动行为更有控制力,更好的预测别人的喜好和需要,更好的调节情绪和社交,更有创造性,更有想象力,专注的时间更长,更专注,完成更多的交流任务。


Smilansky总结道,社交型扮演游戏能够促进小孩情感、社交和智力的发展,从而影响他们将来学业的成功。


想象对学习功课很重要。历史、地理、文学等都需要假想。那些抽象的概念也需要想象。如果小孩在上一年级没有很多玩耍和想象的机会,学习会是一件枯燥的事。


发现一只蚯蚓


写到这里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加拿大的小学在四年级之前都是没有家庭作业的。原来他们的教育决策是建立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的。


3

大人如何帮助小孩尽情玩耍


上下学路上的小水坑给了女儿很多乐趣


Joan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小孩:


(1)发自内心地欣赏小孩玩耍的状态,以及他们在玩耍时表现出的独特个性。给他们传递一个信息:玩是好事。


(2)给他们玩耍的时间和空间。


给他们创造一个好的环境。什么样的环境是好的呢?环境已简单舒适为宜,每样东西都有自己的地方。不要有太多的刺激,和眼花缭乱的感觉,富有美感尤为适宜。小孩可以在里面尽情玩耍,玩完之后又可以很快地把东西还原。


至于玩具,各种各样的天然材料,如羊毛、棉、麻、丝,木头、金属,给我们的环境增添了生气,对小孩的感官有良性的刺激。他们很快就会发现不同的东西有不同的触感,不同的质量等等。简单的材料反而更能激发想象力。比方说,一块简单的布可以当成披风,袍子,也可以当成房子的屋顶和墙壁。


4岁生日,热衷于捡树枝(女儿的幼儿园)


用树枝做装饰


(3)大人的模范作用


前文提到过小孩是通过内驱动和模仿来学习的。小孩好动,但有时注意力很难集中。大人做事时的目的性让他们着迷。所以大人每天花一定的时间在小孩面前从事有目的的体力劳动很重要。从事这些活动时要有一个愉快的心情,这样可以吸引小孩加入。幼儿园的老师也可以每天花时间和小孩一起整理教室,做一些烹饪、缝纫、园艺之类的工作。小孩模仿老师的愿望很强烈,愿意在老师身边跟着做很长的时间,这样小孩在学习新技能时,还加深了和老师的连结。


(4)干预的艺术


大人要善于观察,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干预,什么时候应该让小孩自己解决。如果一个小孩试图伤害自己或别人,或者破坏东西时,大人可以直接干预。有时只需要把小孩的注意力引开就好了。对于五岁以下的小孩,可以多使用“我们”。比方说“我们不拿别人的玩具。我们不打人。”等等。而对六岁的小孩我们可以以平静的语气,更直接地告诉她“不可以”,并给予清晰的指示。


孩子在玩沙,后面她的朋友在画画


读了Joan的文章,我深深庆幸女儿在加拿大的幼儿园就是一个以自由玩耍为主的幼儿园。也有集体活动,每天不管刮风下雨下雪都要组织户外活动,去附近的小树林探险,去池塘边看鱼。上面这张图就是女儿在幼儿园里玩耍的场景。她在玩沙,她的两个好朋友在她身后画画。其中一个本来不太画画的,受了朋友的影响与感染,突然兴致高昂、大画特画起来,短时间画技大增,以至于老师问他妈妈是不是他家有人从事艺术。


这张画标志了他画画的转折时刻。此前他的画几乎没有给人留下印象


“妈妈看,我是骑士。”


4

后记


为了写这篇文章,我回顾了女儿两年的幼儿园生活,重温了很多老照片。这两年的生活可以用两个词总结:“自然”和“朋友”。


每当她身处自然,与朋友愉快地玩耍时,我总是看得入迷,我为她的状态发自内心的欢喜。我忘了她是那个给我添乱的小孩,我也不再是那个乱发脾气的妈妈。


另外给我留下深深印象的是,小孩在玩耍时,除亲密合作外,也会互相竞争,互相学习。他们在操场上看大朋友表演各种技能,心生向往,默默磨练技艺,然后终于成为小小孩崇拜的对象。


我希望这段愉快的玩耍经验是她生命中不可磨灭的美好记忆。我希望她记住那些如痴如醉的时刻,那些和朋友良性互动的时刻,在将来的学习生活中,她能够找到当初的状态。


编者按:本文根据Joan Almon对玩耍的研究型论文和编者自己的经验编撰而成。

注:本文图片均来自小编的私人图片。

参考文章:

Joan Almon The Vital Role of Play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Stuart Brown Play: how it shapes the brain, opens the imagination, and invigorates the soul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Flow


父母如何更具体和详细地了解孩子在每个发育阶段的需求,科学陪伴孩子更好地通过玩耍得以充足地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宝宝四岁却没读幼儿园,母亲的解释,让众人很无语!
​ word把大写字母变小写
26个英文字母怎么记得牢,幼儿园英语基础教材
幼儿园识字教师备课教案
分享 | 学会这8招,英文字母难不倒你家小孩!
英语大写字母用法歌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