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艺术创作 不可一味取悦观众


马克宣参与设计的动画片《哪吒闹海》。

“我对动画是很敬畏的。40多年了,还是很敬畏。做不好、不能承受的东西宁可不做;做些马马虎虎的东西更觉得对不起它,是一种亵渎。”  ——马克宣

水墨动画片《山水情》

水墨动画片《山水情》

水墨动画片《山水情》

水墨动画片《山水情》

中国动画辉煌年代的创造者和见证人之一马克宣先生逝世,生前教诲:

本版文字:李文

4月6日,中国动画辉煌年代的创造者和见证人之一,原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导演马克宣先生因肺癌在上海逝世,享年76岁。消息一出,众多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20世纪60~90年代经典动画片中成长起来的国人,又一次悲哭失声,为那些有灵魂的动画作品,为自己的童年记忆,为那个时代大师们不计成本传承、教化的中国心。记者采访马克宣先生人生最后十年一起工作的学生、同事,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数字艺术系欧衡老师。听欧衡哽咽中讲述的先生生前点滴故事,令人动容。

见证“中国动画 学派”历史的人

马克宣先生原籍广东潮阳,生于上海。1959年,马克宣作为一名刚从美术院校毕业的学生,走进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大门,正赶上上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中国动画片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中心,探索“民族风格之路”的黄金时代。在那个计划经济时代,特伟、严定宪、阿达、周克勤、周善春等老一辈动画艺术家云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他们不计成本,不为谋利,只为纯粹艺术创作,探索用各种中华民族的艺术方式进行动画电影创新的道路。

1956年到1986年,中国有31部作品在全世界各类电影节上获奖46次。从而获得了“中国动画学派”的世界美誉。在这一时期,马克宣在制片厂先后担任动画设计、美术设计、导演,参与了30余部美术片的创作。跟着中国动画的发展,跟着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兴衰走过了40多年,见证中国动画学派的发端和成熟过程。从早期参与《小蝌蚪找妈妈》、《牧笛》、《大闹天宫》等动画片的动画设计,到30年后,以导演之一的身份参与水墨动画《山水情》的创作,将中国水墨动画片推向了巅峰,马克宣先生的艺术思想逐步走向成熟,也逐渐形成自己的讽刺漫画式风格。他与阿达联合导演的《超级肥皂》与《新装的门铃》一改多年的古典风格,把目光转向现代题材。他们把动画视作投枪和匕首,击向社会的时弊。

《十二只蚊子和五个人》形成的鲜明讽刺风格

1992年,马克宣独立执导的漫画短片《十二只蚊子和五个人》成为他自己艺术精神的集中体现。短片讲十二只蚊子咬五个人的故事。在一个抽象的背景、抽象的时间里,十二只蚊子轮番叮咬一个人,12÷1=12。第一个人被咬了12个包后,就去拉来了第二个人,12÷2=6,平均每人被咬6个包,这样吃的苦减少了。接着拉进第三、第四个人。当拉进第五个人时,12÷5=? 蚊子无法平均分配。于是第五个人就啪啪两声打死了两只蚊子,10÷5=2。十只蚊子对五个人,皆大欢喜。可是第五个人拍蚊子的劲头来了,又拍死了两只,8÷5=?又变得无法平均。于是其他四个人在一气之下把第五个人扔了出去,8÷4=2。四个人为承担的公平合理和自己的聪明才智而沾沾自喜。影片在浅层面上反映了人的一个普遍心理:至少我倒霉时别人也要在倒霉。对人类心理惰性、人性的泯灭有了非常深刻的批判。马克宣采用了更抽象化、符号化的表现方法以及细节简化、背景淡化的技法来增强其艺术效果。整部影片没有音乐、没有语言,有的只是实际上并不存在而专为夸张荒诞的行为和心理刻画的特殊声效。

辗转流徙寻求动画的发展前景

随着计划经济时代的结束,整个社会大环境的改变,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原有的一套生存模式被推向市场化,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以后悲剧性的跌倒和衰落过程。在这一时期,马克宣和其他老一辈艺术家一样,转而到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寻求中国动画的发展机会。因为广东这一时期有更多的动画加工企业。在晚年,马克宣选择了回归校园,为中国的动画产业培养后继人才。从吉林艺术学院到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数字艺术系,再到下属的无锡产学研基地,一路的迁徙辗转并没有磨灭马克宣先生对动画的爱。

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数字艺术系欧衡老师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哽咽着说:“去年,马老师就感觉不适。但当时正赶上毕业季,一心在学生身上的他,忽略了去医院多做检查。等到在上海发现,已经是晚期。”

修改学生论文,批注写满纸

2004年,刚到北京大学执教的马克宣先生,开始对当时正在学院读研的欧衡等同学的毕业创作进行指导。毕业后,欧衡留校,担任了马克宣的助理。2012年,欧衡到无锡产学研基地任教,2013年马克宣老师前往无锡任教。十年相处时光,点滴事情多到无法回忆。讲到先生晚年的育人,欧衡说:“先生是我见过的最敬业的人。他工作态度非常严谨,对学生的指导不遗余力,呕心沥血。当年我们小组毕业创作,谈修改意见时,他能谈到晚上十一二点。每个学生的毕业论文,几万字,每一稿他都逐字看。学生拿回来时,单是批注,就会让论文的字数增加一倍,连标点的用法,马老师都会认真更正。他把绝大部分的时间给了学生。他跟师母两人相知相伴一生,辗转全国,生活俭朴。马老师经常在学校饭堂吃饭,现在想想觉得特别心酸。”

在工作态度之外,让欧衡受教最深的,是马克宣先生对艺术家社会责任感的重视。“他在很多场合都强调创作者的社会责任感,不要一味取悦、娱乐观众。在修改我们的毕业作品时,他就一路指导我们把故事讲得更有意义,而不是看着好玩而已。他经常教导我们要观察这个社会,分析它,关怀它。不能太过注重经济效益,忽视了社会的、文化的精神。他还鼓励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多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在欧衡看来,时下的很多国产动画,不管市场好坏,最大的问题就是失去了那个时代创作的动画作品所具备的灵魂。“应该寻求市场和艺术的并存道路。像加拿大,政府文化机构就会有意投资一些独立电影人,他们的作品也许不合大众市场口味,但却有很强的精神价值,这是政府层面应该加以推动和保护的文化价值观。”欧衡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纪念动画大师马克宣(动画作品集)
他走了,带走了我们整个童年
动画导演马克宣逝世 曾主创《大闹天宫》《三个和尚》等
他“带走”了水墨动画
原上海美影厂导演马克宣去世
特伟 | 为中国动画而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