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虚与空:山本昌男的启示




□ 徐淳刚 | 文



如果能握住一张照片在我们手里,就能握住一份记忆在我们手里。

——山本昌男



山本昌男(Masao Yamamoto ,1957— ),日本摄影家,1980年代崛起于摄影界,1990年代开始在国外展览并获得世界性声誉。他的照片尺寸极小,形同俳句,构图空灵,以小见大,而且模糊了摄影和绘画的界限。通常,他会把照片做旧做暗,甚至看不清楚,故意撕开照片,在照片上画画,染上颜色或茶水,作品富有极深的禅意和东方哲学的神髓。


日常生活的细部,是山本昌男专注的题材,于是风景也获得了一种恒久的日常性。从细微处入手,从而获得一种摄影的有与无,看与非看。“ 我活着,每一天,感受着所有的细节和琐碎,并且尝试将它们置于欣赏的位置。也许这就是我生活的美学,摄影是我生命基本元素,和吃饭睡觉一样,因此这种美学也作用于我的摄影。尽管我不认为这是任何的某种'哲学',通过寻找美,产生了生活里的乐趣。在某种程度上升华为值得向你自己和观众呈现的东西。”


就摄影的实质而言,山本昌男专注于世界和事物的抽象或虚与空,尽管这种虚空无法说出,需要你去用心体会。当世界越来越喧嚣,越来越沉重,世人执着于华丽的“有”,一些卓越的艺术家却更在意“无”,寻求存在的轻逸和空灵,于是人的精神获得一种轻逸的升华。


山本昌男的摄影美学,带给我们这样的启示:


1.摄影和绘画的关系。摄影可以和绘画无关,同样可以紧密相连,重要的是通过摄影你想表达什么。摄影是绘画(图像)之子,弑父情节和恋母情节都毫无必要,简单地谈“摄影应该抛弃绘画”或者“摄影离不开绘画”都没有意义,这只能是个人的选择,和摄影发展本身无关。


2.摄影和文化的关系。日本摄影界无论森山大道、荒木经惟还是山本昌男,他们都沉浸于自身所处的文化,从自身文化和自我的生活出发,找到自己的摄影形式,形成自己的美学符号,从而获得了国际声誉。认真说来,这些人都“假装”不学无术,但你若知道荒木和日本性文化及捆绑艺术的关系,森山和日本文学的关系,山本昌男和俳句的关系,你就会明白他们都是真正在开拓日本文化。山本昌男的摄影受到日本俳句文化极深的影响,他说:“俳句用简洁的表达方式却让我们感受到世界的辽阔无垠。他最喜欢的俳句是日本名僧良宽的遗偈:“清澈里与外,红叶满长天。”这也同样可以概括他的摄影,为什么世界上那么多人很喜欢。反观中国摄影界,中国摄影在世界上的地位很低,为什么?原因很复杂,其中之一是,从最早推崇布列松式的纪实摄影,到今天的泛艺术、泛观念摄影,从自身文化出发去思考、去摄影的人太少,很多纪实、艺术摄影只是皮毛,根本不及国外几十年前的东西。文化需要反思,找到自我是一个极困难的过程,否则要么崇洋媚外,要么故步自封。


3.摄影和艺术的关系。在中国,老一代摄影人因条件所限,凭经验拍照(很纪实);更年轻的摄影人因打开了视野,凭观念拍照(很艺术)。而摄影本身,需要你的生活经验,也需要观念。纪实就是纪实,艺术就是艺术,这是很糟糕的摄影理念。山本昌男的摄影似乎并不将自己局限于纪实或艺术之内。最好的摄影应当是超越的,开放性的,有灵性,有想像。


4.摄影的“大”和“小”。山本昌男的照片尺寸都非常小,半个巴掌大,可以握在手里,展览时也是这样的尺寸,甚至更小,在墙面上形成简洁的布置或装置。他说:“越小的东西,越能让人感受到生命力。”“如果能握住一张照片在我们手里,就能握住一份记忆在我们手里。”他也没有拍摄宏大的主题、名人、历史等等,全部都是日常细节、细微风景,这是值得思考的。森山大道也只拍街景。小的题材一旦获得了独特的、强有力的表现形式,同样可以成为卓越的艺术。这是诗歌,哲学,同样也是摄影。





徐淳刚 | 编译·撰文

世界摄影·原创译介|微信ID:xu-chun-gang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本昌南—他的作品,要走得很近才能看清楚
泛黄的俳句,定格的促音丨影像
如何拍出一张价值上千或上万照片的秘密,都在这里了!
摄影的困扰
摄影与绘画融合的艺术追求 —— 关于刘卫兵纪实摄影的绘画与艺术特色(组图)
禅意的东方美学,日本摄影大师山本昌男的作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