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青出于蓝而能否胜于蓝,是什么因素决定的?

在绝大多数父母眼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都是件好事。无论长辈的才能是有意传授还是无心传承,当这些才华在下一代身上展现出更加夺目的色彩的时候,我们总是会毫不吝啬赞美之词。

要说到家族传承,史家很难跳过。中国古代收获赞誉最多的司马迁,就是典型的子承父业还青出于蓝的例子。

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提到了自己的身世。他一路往回追溯,最终把自己的血脉定格在重黎氏身上。根据《尚书》记载,重黎氏承担着类似史官的工作。在司马迁眼中,家族作为史学传承者的起点,就在重黎氏。而重黎氏传着传着,就到了司马家这一阶段。

虽然后来司马家在朝为官者,多是做些与史学无关的工作,作为家族文化传承的史学研究方法还在,史官的职业道德还在,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就是深刻的践行者。

汉武帝建元至元封年间,司马谈成为汉武帝的太史令。作为汉初著名学者,司马谈通晓道家、法家、儒家、名家、墨家和阴阳家学说。现存的《论六家要旨》,就是司马谈广博学识的证明。从这本书中,我们可能感受到司马谈兼容并包而又崇尚道家的学术倾向,也能感受到他明晰的思路和批判精神。而这些治学思想,尤其是兼容并包和批判精神,在司马迁的鸿篇巨著——《史记》中都有所体现。

而司马谈早年就立志写出一部优秀的史书,担任太史令期间也收集了大量资料。只是司马谈不幸身染重病离世。在他弥留之际,他仍对他的理想念念不忘,告诉司马迁一定要完成他的遗愿。

正是出生在这样一个史学世家,拥有这么一位博学而热爱历史的父亲,司马迁从小就收到史学的熏陶,最终在父亲的叮嘱和自己的决定之下,让编纂史书成为自己的终生事业。

太史公司马迁的史学成就,时至今日,放眼全球也是无可比拟的。他也许在将来不是人类历史上最优秀的史学家,也是近乎完美的完成父亲遗愿,比司马谈更耀眼的太史公。

而中国古代不仅在学术界有家族传承,中国古代最突出的家族传承,大概就是皇位传承。

庄襄王没能统一六国,但他的儿子带领秦国统一了天下;汉文帝和汉景帝联手创造“文景之治”,而汉景帝之子汉文帝塑造了大汉最辉煌的岁月;康熙和雍正辛辛苦苦为清朝打下基础,而雍正之子乾隆也把大清带到了巅峰。除了这些在帝业上大有作为的,南唐后主李煜也是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角色。

李煜政绩如何,在此不谈。但他在文学上的成就,远比自己的父亲李璟高的多。

现存有幅名画,叫《韩熙载夜宴图》,其中的韩熙载,就是南唐皇帝李璟的宠臣。之所以宠,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韩熙载和李璟在文学上聊的到一起去。李璟有不低的文学修养,其所作的《摊破浣溪沙(二首)》,也是此词牌的典范。但相比于李煜的文学成就,李璟就显得“一般般”了。

李煜精通诗词、书画、佛学和金石。在中学课本,李煜都占了不小的分量。他的词作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开创了新风格,即清新流丽有婉曲深致。

其实谈子承父业,离不开家庭环境的影响。青出于蓝而能否胜于蓝,要看下一代的悟性和保持不断学习的心态,也要看上一代的引导。以史为鉴,父母的美好期望要实现,归根到底也要靠孩子的努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国有部伟大著作,连伟人都爱不释手,传千年仍不衰还将一直流传
奇葩司马迁:史学巨匠居然生卒年不详
为什么说司马迁的《史记》为中国史学开创出一个全新的时代?
在条件落后信息堵塞的古代,司马迁是怎样完成《史记》的?
【中文·学术】杨海峥:《史记》学的形成和流变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历史学家,这十位你都认识吗?看完我默默收藏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