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论语.卫灵公》治国之道

【12】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lù),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颜回(即颜渊)问孔子,怎么去治理一个国家?这里孔子告诉他一个基本的框架:第一是“行夏之时”,这是中国最早的历法,即现在的农历,可以很好指导农业生产,把这个确定之后,百姓们的基本工作生产的秩序也就确定了;第二是“乘殷之辂”,这是交通发展的问题,到了商朝才开始有“辂”就是大车(应该是几匹马拉的车),周朝也有车,朱熹说因为周朝的车有些奢侈了,所以孔子提出来,乘坐商朝的辂。不过这里面应该是强调发展交通的问题,提高交通核运输的效率;第三是“服周之冕”,这是强调要采用周礼,规范祭祀或者朝廷的礼仪规范。第四是“乐则韶舞”,用高雅、健康的音乐来教化百姓。

并且强调了“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一定要取消郑国的音乐,因为这种音乐容易扰人心智,而且远离那些巧言善辩、心怀叵测的人,这些人太危险了。

【13】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其实人生跟走迷宫差不多,如果不知道最终的目标和方向,见到路就拐弯,那么最后很容易迷失自己,走进死胡同或者碰壁、跌到,如果能够看的长远,知道取舍,就不会被眼前的利益所诱惑,也就能避免很多陷阱,哪怕跟孔子似的遭遇那么多的磨难,在陈地绝粮七日,依然可以讲诵、弦歌不断,宋国司马桓魋的兵马已经把树木都砍倒了,他依然可以自信地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见《述而篇.第二十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颜渊问为邦(15-11)
安德义《论语解读·卫灵公第十五·11》 - 经典导读 - 国学频道 - 钟鸣网 - 汇集海内外的信息综合门户网站平...
《论语》第283讲 卫灵公第十五 第10节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没有那么难
【经典品读】放郑声,远佞人
论语连载(164)《述而篇》第14章,“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