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玩手机游戏的危害,手机


这张图就是用手机的孩子和不用孩子手机大脑活动图的区别,这张图后面有一个非常痛心的真相,家长不知道这两张图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我管理过美国的一个私立学校,亲自看到灰谷精英家长的家庭教育,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他们都完全不让孩子接触手机,乔布斯甚至为了孩子家里没有WIFI,精英们他们自己设计手机,平板电脑,但是他们从来不让自己的孩子玩手机,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些鬼谷精英比任何人都清楚,手机和手机应用就是为了让你沉迷而设计的,你以为沉迷手机只是伤眼睛,影响孩子的学习吗?其实真相是令人痛心的,人类大脑在儿童期就完成了98%的发育,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要在能看得见摸得到的现实世界中主动的去玩去学,所以家长觉得孩子吵闹,把手机给孩子,孩子就安静了,这样家长轻松了,但却影响了孩子大脑的发育,这就是典型的折断孩子的翅膀,还怪他不会飞!

点评

手机上的很多应用 ,都是为了让人沉迷而设计的, 尤其是手机游戏和短视频 ,那是一群掌握着高科技, 掌握着心理学、医学的 ,所谓的高科技的人才, 利用大数据来给你推送你所感兴趣的,诱惑你 ,他们深知人性的弱点,能让你沉迷而不可自拔, 他将盗取你的时间、健康、 金钱和生命!

和丁红雨老师聊天探讨游戏:

丁老师好!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进行思维的碰撞 !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式,所以我今天特意把你昨天给我的语音认真听了 对下面这些问题我们进行很认真的讨论,有句话叫 君子和而不同 ,我们之间完全可以做得到,但是和家长沟通 以及我们在教育当中处理实际问题的时候 是需要策略的,因为 第一 我们不一定100%的完全正确 第2个家长有他认识高度的局限,很多时候我们必须采取相对折中的办法 减少矛盾冲突 让家长愿意跟着我们一起走 让孩子也能在逐步提升和变化的过程当中呢 使家长信任我 将来认同我们,最后才能够完全言听计从,托付给我们。一个人打破自己的信念系统 和突破 认自己的认知局限 是一件非常痛苦和不容易的事情,所以很多时候 不能以我们的认知高度 来对待家长要求家长。

 游戏这个问题,他有两方面,第一个游戏的设计,本身就是商家专门研究的,使人上瘾的,依赖的这样的一种程序。 有专家说,他是精神鸦片,我觉得有一定的道理,我们不能完全否定这个说法,现在的商人如果不是因为法律,造食品的时候恨不得添加毒品,让你重复消费,让你依赖,游戏虽然不能说他没有一点好处,但是游戏的成瘾和依赖,以及浪费时间,足以否定它所带来的好处,除非是我们专门为学习,为提高技能,为提高能力而专门开发的学习型游戏,我觉得游戏应当远离,就好像远离毒品一样。

有读书音乐,琴棋书画这些能真正提升幸福度,提升人体内啡肽的这些活动,我们什么不做呢?

关于游戏的第二个问题是,孩子游戏的背后有亲子关系的缺失,内在价值感的缺失以及没有培养出真正的爱好和兴趣三方面的综合问题,尤其是最后一个用更好的兴趣和爱好来替代他,让他的生活有意义,有价值不至于无所事事,这才是最简单最好的办法,孩子的确需要自律,需要自我拒绝诱惑的能力,但是我们不要高估了,人都是经不住诱惑的,包括我们成年人,君子不离于围墙之下,就代表着不良的嗜好,我们不是非要掉进坑了,再爬出来,最好是不掉下去,当然,这有点理想化,对孩子来说呢,我们应当用一些小坑,让他栽跟头,吃点亏,学会反观自照和自我反省的能力,但毒品不好,总不能让她吸毒上瘾再再调来培养他拒绝诱惑的能力吧!当然,这么说不恰当,有点抬杠的味道,昨天你说的丁毅玩游戏的那个情况,所付出的代价,所等待的时间是99%的家长都难以承受和做不到的。

人生是需要体验,在错误中成长,但是更好的是提升自己的认知高度,从别人的错误吸取经验和教训,并不是每一个坑都要自己从挫折中吸取教训,付出很多不必要甚至无法挽回的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情感成本

我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喜欢,我不喜欢是一个人最大的无明,也是人痛苦的根源,也是一个人终身必须的,最需要进行修炼的课程,

佛家的修行为什么要成立僧团?为什么要以戒为师?我想在教育上这个理也是通的

,慈悲生祸害,方便出下流,孩子很多时候需要他律甚至严格的纪律和团体生活,才能训练出好的习惯,好的人格!

现在让孩子自己去管理好游戏这件事情 ,可能是不切实际的,我们可以相信 但是他们要付出昂贵的代价,所以我的观点是 如果真的想让他们 直面游戏 拒绝诱惑 必须采用 专业的模式 ,抽出一个假期或者两个礼拜三个礼拜甚至一个月 让他们玩个痛快,玩的时候一点限制都没有 ,但是停止一切家长的照顾,每天只供应白开水和馒头,然后让他们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总结,自己决定要不要继续玩下去。我们这样每天让他玩上一个小时两个小时 ,只会制造对游戏的稀缺,培养他们对游戏的依赖 ,增加很多家庭的矛盾。

你说我们对孩子有玩游戏承诺,我不知道当时规则是怎么制定的,有没有对孩子对等的要求 ,让孩子对我们也有承诺, 我们有没有提前设定好试行期限?

我们不能让他们用信用和承诺来绑架我们,当然我不知道具体的情况 ,昨天我妈说的那个情况 ,我给他的建议是 和你进行协商 ,然后和孩子推心置腹的谈谈,家长要谈感受 孩子要谈感受 最后共同商量出来一个 比较合适的方案。

我觉得跟孩子们先这样谈第1个 你们玩游戏现在已经让父母爷爷奶奶这么担心 这么忧虑, 我们怎么解决他们的担心和忧虑,丁老师需要你们的方案和帮助。我们是否可以试行一个方案 我们 两个礼拜不玩游戏 看不玩游戏 究竟有没有那么想象的那么痛苦,然后这两个礼拜的精心安排他们的活动和生活 让他们吃好玩好,让他们每人都找到自己喜欢的书,等到两个礼拜结束的时候呢, 给孩子们说 本来答应你们在礼拜天可以玩一天的 如果你们这一天同样不玩游戏, 我们出去玩 我们去图书馆,我们去旅游, 我们去吃大餐,能够坚持4个礼拜 再放假的时候 可以让你们玩游戏增加一倍甚至两倍的时间, 可不可以?

如果孩子们能做到 等到第4个礼拜的时候 第6个礼拜的时候我们要玩就让他玩4天 ,充足供应,但是照样,玩游戏 那就是白开水和馒头待遇。

或者玩游戏的时候呢 增加一个条件 就是 妈妈爷爷奶奶平时照顾你们很辛苦了 你们既然有时间玩游戏 这几天你们负责家里的全部家务做饭 这作为对等的交换条件。


昨天你说的 樊登读书会,樊登家的儿子,他那个情况是很有道理的 但是樊登的儿子和我们这些孩子不同 我们的孩子 他的信念系统 自我价值 以及 兴趣爱好的培养 估计都不能和人家比,你说家长有问题 这是100%对的, 包括张小阳他母亲的焦虑在小阳身上的投射以及 ,之前教育方式不当 都是现在这种状态的原因 再加上孩子天生的一些性格特点,

但是我想有些事情 我们可不可以反过来呢,我们把孩子当大人 ,把大人当小孩,你那边让孩子反过来去学会体谅、照顾、附和长辈,需要会哄长辈开心 ,解除他们的焦虑,孩子的能量感,他的地位,他们的智慧会马上被提升。这是一种反过来解决矛盾的方法,这个事情我有一定的经验

 刚我给你说那个就是王鸿燊和张小阳 回来了,给他商量 就是说现在爷爷奶奶妈妈非常焦虑 ,担心你们上瘾,影响你们的人生 ,我们为了证明我们玩游戏不会产生依赖 不会上瘾,我们是能拒绝诱惑,收放自如的, 我们从现在开始两个礼拜,手机游戏彻底不玩,甚至摸都不摸一下,让爷爷奶奶妈妈他们看到我们有志气,没能做到如果你们两个礼拜做到了,丁老师也认为你们非常了不起,到时候我们有奖励, 随后想玩游戏,丁老师再给你们争取机会。

给孩子承诺你一定要谨慎,要给他提对等的条件和约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预防孩子对手机游戏的沉迷?
10岁以下孩子沉迷手机,家长用这四步,不哭不闹就解决了
手机和游戏
我到底应不应该给孩子配手机?
孩子沉迷手机游戏怎么办?家长做到这些,让他学习玩耍两不误
孩子沉迷手机游戏,其实是父母的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