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未必是“彼此相爱”,而是……


01


我后台曾有一位妈妈问:


现在文章都说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父母彼此相爱,可是单亲家庭怎么办?我也想有个好婚姻啊,可是孩子爸爸不负责任还有暴力倾向,我只能和他离婚。现在我没办法给孩子这样的礼物,我想还有很多人和我情况差不多,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这段留言让我思考了很久,我没有直接回答她的问题,而是给她讲了个故事。

 

我认识一位心理学老师,她在全世界各地讲课,很多上过她课程的人都喜欢她。


她积极乐观,和她聊天总让人愉快,而且她说出来的话也常让人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我认识她不久,曾对她说:


你孩子和丈夫真幸运,有你这样的妈妈和妻子,应该每天都很幸福吧?

 

她说:


我的孩子我不知道,我们从来没有说过这些。至于我丈夫,我想他不会觉得和我在一起幸福,否则十多年前我们就不会离婚了。

 

那时我才知道,原来她已经离婚了这么多年。

 


她和前夫是学生时代的恋人。

那时有很多人追求她,可她偏偏钟情于她前夫。


不仅仅是钟情,简直就是疯狂迷恋,他的缺点在她眼里都是优点——

他的粗鲁在她眼里是男子汉气概,他的不负责任在她眼里是风流潇洒,他的莽撞在她眼里是勇敢,他的冲动在她眼里是直爽……

 

即便周围的朋友、家人一再提醒她,她也不以为然。

恋爱时她的所有开心和痛苦基本上都和他相关。

他对她甜言蜜语的时候,她就觉得很幸福;

他和她吵架或者表现出想要分手的样子,她就痛不欲生。

 

甚至在和她确定了恋爱关系以后,他还会和别的女人打情骂俏。

但她觉得,一定是自己给他的关心不够,一定是自己还不够完美,他才会被别人吸引,所以她要更美丽,更性感,更温柔……

 


结婚后,他时常失业,人生观很消极,总是将所有的不幸都怪到别人身上。

渐渐地还染上了酗酒的习惯,经常白天就把自己喝得醉醺醺的。


他们的婚姻充满了争吵,甚至还有暴力。

他们那时已经有了两个孩子,她有时要打两份工才能支撑一家人的生活。


她终于不得不开始“面对事实”,逼迫自己要支撑起家庭。

当然,那是她对前夫还抱有很多“幻想”。

 

后来她获得了一家心理学机构的工作,利用工作之余她还参加了一些老师的公益讲座,也就是那时她开始接触到心理学。


通过好几年的学习,她有了很大改变。

不仅渐渐看清了自己身上的问题,家庭中的问题,还在不断完善自己,挑战曾经不敢挑战的领域,挖掘自己的潜力。



回忆起那段时光,她说:


我也邀请他和我一起改变,可是他不接受。

甚至在我工作压力很大的时候,认为我有婚外情。

 

虽然她和前夫冲突不断,却一直没勇气面对自己的婚姻问题,所以两人糟糕的的婚姻一直继续着。 

 

她努力了很多年,从一个小助理成为了一个受欢迎的讲师,她的前夫还一直没有稳定工作,仍然酗酒。

唯一的改变就是对她越来越“没有安全感”,对她和别的男性的关系总是“疑神疑鬼”,严重影响到她的工作。

 

她终于离婚了,独自抚养一对儿女。

 

我问她:


难道不担心家庭破碎会给孩子带来伤害吗?

 

她说一开始担心过,可后来她越来越清楚,对孩子影响最大的并不是父母婚姻形式还存在,而是孩子抚养者本身的心理状态是否良好,给与孩子的养育是否恰当。

 

她的两个孩子现在都已经结婚,大女儿也有了自己的孩子。

他们的生活都不错。

 


她还告诉我,在美国有很多单亲妈妈,她们独自抚养出来的孩子确实也有不成材的,但有些也很优秀,比如美国前总统奥巴马。

他的整个人生,父亲几乎就是缺席状态。

 

还有现任总统特朗普的女儿伊万卡,她父母婚姻也破裂了,她不是也很优秀吗?

 

她还反问我:


难道中国没有一些例子能够让你想起,父母婚姻看似幸福,但是养育出了“问题小孩”吗?

 

我想了想,当然有。

比如李天一。

 


02


离婚对孩子是不是一定有坏的影响?

 

记得曾看过心理学家Robert E. Emery一本叫做《孩子以及离婚的真相》这本书,书中说:


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父母离婚会对他们造成压力。


孩子需要多长时间去适应生活的变化,取决于父母多久可以对这段婚姻释怀,以及父母离婚造成的混乱有多严重。


那些能够很好处理离婚的父母,孩子也能尽快适应父母婚姻破碎的状况。

 

为什么有人童年幸福,成年后的人生没过好,有人童年不幸,却能逆袭?

如果父母的婚姻状况并不是最关键的点,什么才是?

  

心理学家发现,面对人生不幸、挫折、创伤,那些能够迅速恢复的人具备一种能力——复原力

 

这种能力,可以让一个人很快接受事实,适应环境,能够利用现有的资源化解危机。

 

那是什么让一个人发展出了良好的“复原力”呢?

社会支持系统

 

美国国家儿童发展科学委员会一项报告显示,如果孩子和养育他的成年人有着一段坚实稳定的互动关系,他们就容易从伤害事件中尽快恢复

 

很多人可能都有过这种体验,如果至亲之人去世,身边还有其他人安慰、关怀,这个人能较快从伤痛中走出来;

面对情感困境,比如离婚,如果身边有朋友关心和鼓励,伤心或许也不会那么剧烈,并且能很快走向新生活。

 

一个人面对逆境和不顺的复原力,由这个人的社会支持系统决定。

当一个人拥有一段或几段有支持力、有回应的社会关系,再配合一定的处理困境的能力,他就能迅速从逆境中走出来,快速适应环境。

 

所以,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未必是彼此相爱,而是能不能和孩子建立一段温暖有爱的关系



03

 

没有人在任何方面都能做到完美,婚姻只是人生的一个方面。

虽然有人在这方面有过不顺的经历,那也是很多原因造成的,但至少父母能给孩子传递一个信息:


我不和你爸爸/妈妈一起生活了,但是这并不损害我对你的爱。

 

除了父母本人和孩子发展出一段良好的亲子关系,孩子与家庭外某人良好、稳定的关系,也可以提高孩子应对压力的能力。

这个人可以是任何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老师或者一个亲密的伙伴。

 

复原力可以重塑、加强,任何时候开始培养都不晚。

关键是,你能不能和孩子建立一段坚固有爱的关系,让他们知道,这个世界上一定会有一个人爱他,理解他,支持他,愿意倾听他的心事。



写完这篇文章,想给大家推荐几本小书,让父母和孩子心的距离更靠近。

第一本是日本绘画大师宫西达也的绘本《最喜欢妈妈》


这是一本用孩子眼睛看妈妈的绘本,用温馨的瞬间,拉近孩子和妈妈的距离,很适合妈妈和孩子一起阅读。



如果你喜欢这本绘本

可以点击查看详情


第二套是《我和妈妈》+《我和爸爸》。

这套绘本由日本绘本大师宫本忠夫创作, 是每个家庭都不应该错过的温情绘本。


《我和妈妈》是小熊和熊妈妈的对话,他一会儿乖,一会儿又不乖,就像每个孩子平常生活中和妈相处一样。


某些时候孩子好可爱,某些时候孩子又变得很可恶,好与坏的标准在哪里?好与坏的标准是可以随时改变,因为,妈妈爱着孩子。


《我和爸爸》,爸爸的眼睛里,闪着所有关于孩子的回忆,孩子的眼睛里,也回应着所有关于爸爸的点滴。我们眼中都有彼此,因为我爱你!

如果你喜欢这本绘本

可以点击查看详情


这两套暖心绘本,可以常常给孩子读,尤其是在爸爸妈妈严厉训斥过孩子以后,它们能够用来修复亲子关系。


温馨提示:小楼老师小程序中30元以下的产品没有包邮,如果您购买的产品超过了30元还有邮费,麻烦您联系我们客服申请退邮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曙光:我对江珊的爱,不会因为婚姻结束而走掉
“母亲出轨,父亲家暴”:前夫一句话道出不幸真相……
你在婚姻里犯的错,都会由孩子买单
23岁结婚,24岁生子,25岁离婚,看看这个女孩的感悟吧
婚内出轨,对孩子最大的伤害是什么?
单亲妈妈,一个伟大而隐秘的群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